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62千字
字数
2019-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在新闻伦理思想研究方面有一些新的见解。
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伦理思想的演进》为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结项为优秀的学术成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新闻伦理思想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填补了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中有关新闻伦理思想研究的空白,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而且对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书按照五个历史阶段进行叙述: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前27年、改革开放以来。每一章的内容包括特定历史时期的新闻事业概览、新闻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代表人物的新闻伦理思想、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伦理思想小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中国新闻伦理思想史研究的现状
- 二、中国新闻伦理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 三、中国新闻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内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新闻伦理思想(1840—1911年)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
- 一、西报东来及其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 二、晚清时期国人办报的历程
- 第二节 晚清新闻业存在的道德问题
- 一、报刊内容的低俗化
- 二、拿政府和富绅的津贴
- 三、虚假的新闻报道
- 四、夸大吹牛的商业广告
- 五、新闻评论中的人身攻击
- 第三节 晚清时期新闻伦理思想
- 一、早期维新派新闻伦理思想
- (一)王韬新闻伦理思想
- (二)何启、胡礼垣新闻伦理思想
- (三)郑观应新闻伦理思想
- 二、梁启超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应该具备“史家精神”
- (二)报馆从业者应具备职业责任感
- (三)记者应具有自由独立之道德
- (四)做健全舆论的向导
- (五)记者应具有正直的品格
- (六)以公心主持公道
- (七)记者要有真诚的德性
- 三、严复新闻伦理思想
- 四、汪康年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载贵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 (二)报人要具备公正的品质
- (三)记者要有“百訾不馁”“强御不避”的精神
- (四)要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己任
- 五、英敛之新闻伦理思想
-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
- (二)敢言的勇气与强烈的批判意识
- (三)超乎常人的见识和独立不倚的精神
- (四)以维护新闻真实为职志
- (五)注重自己的道德人格,避免低俗,拒绝贿赂
- 六、孙中山宣传伦理思想
- (一)个人的道德人格是国家与社会进步的基础
- (二)乐观精神与坚韧的毅力
- (三)报纸要主持公理,破除谣言
- (四)抱定真理,一往不渝
- (五)“至诚”的品德
- 七、章太炎新闻伦理思想
- (一)对道德的理解与阐释
- (二)新闻职业道德思想
- 第四节 中国最早的新闻道德规范:“各报馆公共章程”
- 一、《谨拟各报馆公共章程》的制定及其目的
- 二、《谨拟各报馆公共章程》的价值与局限
- 第五节 晚清时期中国新闻伦理思想小结
-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伦理思想(1912—1927年)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
- 二、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转化
- 三、新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道德问题
- 一、拿津贴风气盛行
- 二、报馆的相互倾轧
- 三、言论的敷衍塞责
- 四、虚假新闻泛滥
- 五、赌博、假药及黄色广告
- 六、黄色小报的流行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伦理思想
- 一、黄远生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要有独立自尊的人格
- (二)以公明之心,主持正论公理
- (三)关心时局和批判现实的责任意识
- (四)记者的职业修养与采写行为准则
- 二、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以“品性为第一要素”
- (二)记者要“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
- (三)“铁肩辣手”的责任意识与斗争精神
- (四)迎合而不盲从的受众观
- (五)正确处理新闻事业与经营的关系
- 三、徐宝璜新闻伦理思想
- (一)新闻纸的作用与记者的地位
- (二)记者应具的道德品性
- 四、林白水新闻伦理思想
- (一)为百姓办报、做革命宣传的办报动机
- (二)“说人话、说真话”的专业主义品格
- (三)记者要有敢于斗争的硬骨头精神
- (四)林白水新闻活动中的道德瑕疵
- 五、李大钊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要以促进国民精神解放为己任
- (二)对言论自由的向往与坚持
- (三)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与职业素养
- (四)新闻记者要有历史研究者的修养
- 六、陈独秀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的角色定位与办报的责任
- (二)对旧道德的批判与新道德的提倡
- (三)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与追求
- (四)对新闻界道德缺失现象的批判
- 七、瞿秋白新闻伦理思想
- (一)党报和党报工作者的职责:要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
- (二)党报工作者要坚持新闻客观性与立场性的统一
- (三)党报与党报记者要“脸向着群众”
- (四)党报工作者应有的品性与修养
- 第四节 威廉新闻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一、威廉与中国新闻界的交往
- 二、威廉新闻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伦理思想小结
- 一、从新闻专业角度论证记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二、肃清“有闻必录”的流毒,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更加深入
- 三、在记者应守之道德中,特别强调刚毅不屈的“大丈夫”品格
- 四、“史家精神”的进一步阐扬
- 五、中国共产党党报伦理观的阶级性和立场性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新闻伦理思想(1927—1949年)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新闻业的新变化
-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
- 二、共产党新闻事业
- 三、民营新闻事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新闻道德问题种种
- 一、失实新闻与虚假新闻
- (一)歪曲事实,公开造谣
- (二)宣传战绩,模糊夸大
- (三)典型报道,任意拔高
- (四)新闻报道中的“客里空”现象
- 二、新闻评论中的谩骂攻击
- 三、低级趣味的新闻和广播节目
- 四、形形色色的广告乱象
- 第三节 共产党人新闻伦理思想
- 一、毛泽东新闻伦理思想
- (一)办报的目的与任务:从宣传革命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 (二)党报工作者的“党性”修养
- (三)讲真话、重调查的工作作风
- (四)党报工作者要加强思想改造
- 二、张闻天新闻伦理思想
- (一)党报的性质与党报工作者的使命
- (二)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
- (三)党报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战斗性
- (四)克服“党八股”的文风
- (五)宣传鼓动工作者应有的品质和修养
- 三、博古新闻伦理思想
- (一)党报工作者要看重自己的责任
- (二)党报记者应具有的品质
- (三)党报记者的角色定位
- (四)如何维护新闻真实
- 四、陆定一新闻伦理思想
- (一)尊重事实,做彻底的唯物主义新闻工作者
- (二)培养为人民服务和力求真实的作风
- (三)记者要做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
- (四)记者的报道要体现党的政策
- 五、刘少奇新闻伦理思想
- (一)党报记者要充分认识职业的光荣与使命的崇高
- (二)党报记者的道德品质修养
- (三)党报记者要养成良好的作风
- 六、邹韬奋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的活动要有正确的动机
- (二)记者应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说话
- (三)培养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及德性
- (四)记者自身的道德人格修养
- 第四节 国民党代表性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一、叶楚伧新闻伦理思想
- (一)忠实是新闻记者唯一道德
- (二)新闻记者应尽的职责
- 二、程沧波新闻伦理思想
- (一)做一个自由独立的记者
- (二)记者不仅要拿笔杆子,还要拿算盘,用仪器
- (三)记者要敢于为政府辩护
- 三、马星野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的理想与方式要因时而变
- (二)记者担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 (三)记者要有不怕威胁、不为利诱的品格
- (四)记者要有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 第五节 民营报人及新闻学者新闻伦理思想
- 一、史量才新闻伦理思想
- (一)“为社会谋福利”的办报动机
- (二)人有人格,报有报格
- (三)独立自主经营,不接受任何津贴
- 二、戈公振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为争言论自由应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 (二)记者的天职是报道新闻、代表舆论
- (三)新闻记者应有的修养
- 三、成舍我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应该把做人放在首位
- (二)记者要着重培养自由独立的人格
- (三)报纸要以拥护公众利益为目标
- (四)记者要不畏强权、敢于维护社会正义
- (五)坚守新闻真实的信条
- (六)要有认真、廉洁、勤俭、勇敢的品德
- 四、张季鸾新闻伦理思想
- (一)记者要有独立办报的精神
- (二)报界应提倡自由与责任并重
- (三)办报要有“文人论政”的精神
- (四)记者应有公、诚、忠、勇的品质
- 五、胡政之新闻伦理思想
- (一)报道真确公正的新闻,铸造稳健切实的舆论
- (二)办报要有为公众谋利益的责任心
- (三)记者要有自由独立的精神
- (四)记者要具备史家品德
- (五)要热爱和忠诚于新闻事业,不断求得进步
- (六)记者要爱恕待人,谦虚谨慎
- 六、任白涛新闻伦理思想
- (一)新闻事业的地位决定记者必须尊重道德
- (二)正确处理新闻活动中的道德冲突
- (三)正确真实是新闻记者第一金科玉律
- (四)新闻业者应具备的品性修养
- (五)新闻记者失节的原因及改善新闻道德的办法
- 第六节 国民政府时期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 一、《会员信条》和《记者公约》
- (一)《会员信条》和《记者公约》的制定背景
- (二)对《会员信条》和《记者公约》的评价
- 二、《中国新闻记者信条》
- (一)《中国新闻记者信条》的产生及在台湾地区的影响
- (二)《中国新闻记者信条》的指导思想
- (三)《中国新闻记者信条》的内容与评价
- 第七节 国民政府时期新闻伦理思想小结
- 一、新闻伦理思想成果空前
- 二、国共两党新闻伦理思想各具特色
- 三、民营报人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伦理思想
- 四、制定了比较成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27年新闻伦理思想(1949—1976年)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27年的中国新闻事业
- 一、新闻事业由多元走向一元
- 二、“左”风劲吹:中国新闻事业的倒退
- 三、“文化大革命”:新闻界的灾难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27年新闻道德失范现象
- 一、报喜不报忧的片面报道
- 二、大放“卫星”的浮夸新闻
- 三、事实为政治服务的帮派新闻
- (一)媒体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二)狂热的造神运动和拔高的典型报道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27年新闻伦理思想
- 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
- 二、强调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 三、学会独立思考,成为观察家和批评家
- 四、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 五、培养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品质
- 六、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与探讨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27年新闻伦理思想小结
- 一、新闻管理体制与新闻伦理观念的冲突
- 二、对延安时期新闻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新闻伦理政治化与新闻专业精神的弱化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伦理思想(1978—2012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事业
- 一、新闻战线的拨乱反正
- 二、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与新闻业务的改进
- (一)引入信息观念,回归新闻本位
- (二)受众意识、服务意识增强
-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舆论监督
- 三、新闻体制的改革与传媒产业的发展
- 四、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与新媒体的出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新闻伦理失范现象
- 一、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
- (一)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 (二)缺乏常识,漏洞百出
- (三)捕风捉影,道听途说
- (四)发挥想象,添枝加叶
- (五)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 (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七)信源不实,隐匿实情
- (八)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 二、有偿新闻屡禁不止
- 三、迎合媚俗的新闻低俗化现象
- 四、不同类型的新闻侵权行为
- 五、见利忘义的不良广告
- 六、网络伦理的缺失
- (一)网络谣言
- (二)网络暴力
- (三)网络色情、凶杀新闻
- (四)网络新闻侵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新闻伦理思想
- 一、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 三、自觉维护新闻真实
- (一)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客观
- (二)反对形式主义,重视调查研究
-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 六、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 七、新闻记者的品性修养
- (一)清正廉洁,严于律己
- (二)勤勉进取,敬业奉献
- (三)真诚友爱,团结协作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 一、新闻道德规范制定与修订的过程
- 二、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特点
- 三、中外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异同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新闻伦理思想小结
- 一、新闻伦理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突出的成绩
-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是我国新闻伦理的主导思想
- 三、不同类型的媒体和新闻机构都制定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 四、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得到应有的肯定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著作
- 二、译著
- 三、主要报刊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