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6.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7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史学家冯天瑜作序,读江城武汉,览百年风华。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共享遗产”的角度着手,以历史演进与思潮发展为经,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为纬,对武汉百年的城市规划与发展进行梳理,描绘出这座荆楚名城的历史品格。
白云千载,晴川历历,过去种种滚滚逝去,未来种种汹涌而至,这座刻录历史的英雄城市依然年轻活力,并且仍在承载与见证新时代中国人的智慧、坚韧与拼搏。
阅读武汉、记录武汉,为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曲折辉煌的一百年提供了一个层次丰富的侧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自序
- 第一章 理解武汉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书写武汉历史
-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武汉三镇
- 第二节 从汉口开埠到武昌首义
- 第三节 革命中心、临时首都与文化名城
- 第四节 共和国的工业重镇
- 第二章 规划武汉 近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 第一节 从租界规划到“一五”计划:近现代武汉的规划与建设方略
- 晚清时期武汉的规划
- 民国时期武汉的规划
-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的规划
- 第二节 武汉的近现代转型与中西文化交流
- 西风东渐——传教士来汉与城市转型发展
- 师夷长技——洋务派的城市改造
- 新旧交融——城市建设与城市转型
- 第三节 武汉的近现代转型与三镇融合发展
- 围——城墙、堤防与城市边界的变迁
- 合——桥梁、道路与城市缝合
- 聚——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 第三章 营造武汉 武汉近代著名事务所、建筑师及营造厂
- 第一节 武汉近代著名事务所
- 第二节 武汉近代著名建筑师
- 第三节 武汉近代著名营造厂
- 第四章 武汉“共享遗产” 从“西风东渐”到“中西合璧”
-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装饰艺术:武汉近代金融与公司建筑
- 武汉近代银行及洋行的发展
- 武汉近代银行建筑
- 武汉近代洋行建筑
- 第二节 从“学宫”到“殿堂”:武汉近现代文化教育建筑
- 武汉近代文化教育建筑发展概况
- 武汉近现代教会学校建筑
- 武汉近现代非教会学校建筑
- 第三节 家宅、里分与公寓:武汉近代居住建筑
- 大人物与小人物——社会转型中的武汉住宅
- 武汉近代公馆建筑
- 武汉近代里分建筑
- 武汉近代公寓建筑
- 第四节 传播与融合:武汉近代宗教建筑
- 圣堂与圣徒:有神自远方来,和而不同
- 武汉近代教堂建筑
- 武汉近代佛寺建筑
- 第五章 武汉“共享遗产” 从“师夷长技”到跨越发展
- 第一节 从“汉阳铁厂”到“红房子”:武汉近现代工业遗产
- 武汉近现代工业的发展
- 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工业遗产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工业遗产
- 第二节 从江汉关到武汉剧院:武汉近现代公共建筑
- 武汉近现代公共事业的发展
- 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公共建筑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公共建筑
- 第三节 跑马场、健身所与体育馆:武汉近现代体育建筑
- 武汉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
- 晚清民国时期的武汉体育建筑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体育建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