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透过海德格尔解读康德,探讨大师时间学说的思想进路。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海德格尔与康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

全书围绕“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时间论题,来探讨海德格尔对康德时间学说所作的现象学解释如何影响其前后期思想的转型和思想的展开。一方面呈现前期海德格尔以《康德书》为核心而对康德哲学尤其是康德的时间学说展开的现象学解释的具体思路和步骤;另一方面评估海德格尔的这种工作对他思想发生转向的影响。

本书对补充和推进国内学界研究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前后期思想转型以及康德哲学本身及其影响都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言
  • 导论
  • 0.1 海德格尔与卡西尔的达沃斯论辩
  • 0.1.1 卡西尔的思想背景与新康德主义的衰落
  • 0.1.2 海德格尔的思想背景与达沃斯论辩
  • 0.2 海德格尔的康德解读概况
  • 0.2.1 达沃斯论坛之外的海德格尔、卡西尔与新康德主义
  • 0.2.2 海德格尔的哲学突破与《存在与时间》
  • 0.2.3 海德格尔的康德解读概况
  • 0.3 本研究的问题来源
  • 0.3.1 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在其思想中的位置
  • 0.3.2 形而上学、基始存在论与存在论题
  • 0.3.3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解释学与存在论历史的解构
  • 0.3.4 《存在与时间》与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现象学解释之间的解释学循环
  • 0.4 研究现状
  • 第1章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与基始存在论视野中的康德哲学
  • 1.1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
  • 1.1.1 《存在与时间》中对“现象学”含义的说明
  • 1.1.2 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解释学改造
  • 1.1.3 现象学的解释学视域中的胡塞尔现象学
  • 1.1.4 现象学方法的三重环节
  • 1.2 存在论差异、存在建制与时间性
  • 1.2.1 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
  • 1.2.2 此在存在的生存论建制:在—世界—之中—存在
  • 1.2.3 此在的生存论建构:操心与时间性
  • 1.2.4 时间性、历史性与存在论历史的解构
  • 1.3 基始存在论视野中的康德哲学
  • 1.3.1 存在论历史的解构与对康德哲学的现象学解释
  • 1.3.2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形而上学奠基
  • 1.3.3 康德的超越论题与主体的主体性
  • 第2章 存在论视域中的主体性:此在的有限性与存在论知识二要素
  • 2.1 人类此在的有限性与有限性直观
  • 2.1.1 主体的主体性与人的有限性
  • 2.1.2 神的源始的直观与人的派生的直观
  • 2.1.3 有限直观的两种类型:经验性的直观与纯直观
  • 2.2 现象学视域中的作为纯粹直观形式的时间和空间
  • 2.2.1 作为纯直观的空间与时间
  • 2.2.2 作为纯粹直观形式的时间与空间
  • 2.2.3 时间之于空间具有优先地位
  • 2.3 作为存在论知识之二元素的纯粹直观与纯粹思维之本质统一性
  • 2.3.1 作为知识的另一组成要素的纯粹思维
  • 2.3.2 纯粹思维与纯粹直观在纯粹综合之中的本质统一
  • 2.3.3 纯粹综合之可能性的依据——超越论演绎
  • 第3章 超越论演绎、图式与时间
  • 3.1 超越论演绎与超越之可能性问题
  • 3.1.1 海德格尔对康德先验演绎的超越论解读
  • 3.1.2 超越论演绎的两条道路以超越论想象力为结构性中点
  • 3.1.3 勾连纯粹直观形式与纯粹概念的纯粹图式具有重要地位
  • 3.2 成象活动与图像、图式和式—像
  • 3.2.1 图像和图式在感性化活动中成象(bilden)
  • 3.2.2 作为成象活动结果之一的图像及其不同类型
  • 3.2.3 图像、图式与式—像之间的关系
  • 3.2.4 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中的图式与时间
  • 第4章 超越论的想象力、时间性与康德的退缩
  • 4.1 超越论想象力的核心功能是为形而上学奠基
  • 4.1.1 超越论想象力形象出超越
  • 4.1.2 超越论想象力是纯粹直观与纯粹思维的“根柢”
  • 4.1.3 超越论想象力作为“根柢”的作用
  • 4.2 超越论想象力形成源生性的时间
  • 4.2.1 超越论想象力产生了作为现在序列的时间
  • 4.2.2 三重纯粹综合展示了超越论想象力之为源生性的时间
  • 4.2.3 时间与“我思”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关联
  • 4.2.4 康德在超越论想象力这道“深渊”面前退缩了
  • 第5章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时间
  • 5.1 海德格尔现象学视角中的康德哲学的不足
  • 5.1.1 康德没有从存在论层面追问“我思”
  • 5.1.2 康德没有从存在论层面追索“世界”
  • 5.1.3 康德没有把握到此在的“超越”是向“在—世界—之中—存在”的超越
  • 5.1.4 康德时间观中的关键性缺陷
  • 5.2 从康德的时间学说走向《存在与时间》之路
  • 5.2.1 从认识论的“超越”走向存在论的“超越”
  • 5.2.2 超越与主体之主体性以及主体之有限性
  • 5.2.3 走向此在的超越论建制:在—世界—之中—存在
  • 5.2.4 从康德的时间学说走向“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时间
  • 第6章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现象学解释与他的思想转向之路
  • 6.1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现象学解释中的“得”与“失”
  • 6.2 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与他的思想转向之路
  • 6.2.1 海德格尔在《康德书》中遭遇的困难
  • 6.2.2 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之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九州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管的中央一级综合性出版机构,以服务对台工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宗旨。 自1993年成立以来,出版了大批优秀图书,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多年来,我社在两岸图书出版交流、涉台出版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出版了大量涉台主题图书、精品学术图书,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深受两岸读者关注,为两岸出版行业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