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波兰作家、哲学家、控制论学者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半个世纪前写下的未来学论集、“硬科幻设定总集”、一生创作的母题“大全”。

内容简介

《技术大全》到底是什么?是以“全工程学”为主题的文明兴衰文集?是对人类过去与未来的控制论诠释?是透过建造者的眼睛看到的宇宙图景?是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双手的创造中与工程学相关的事儿?是对未来千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预测?是一组过于大胆,以至于很难宣称有什么扎实科学依据的假设?的确,每项都有一些吧。

《技术大全》是对阿奎那《神学大全》的戏仿和回应,出版于1964年,涉及演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克劳德·香农对信息理论的发展,艾伦·图灵在计算方面的成果,以及约翰·冯·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演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前言
  • 英译者序言
  • 第一章 困境
  • 第二章 两种演化
  • 相似
  • 差异
  • 第一因
  • 几个幼稚的问题
  • 第三章 宇宙中的文明
  • 问题的方程式
  • 方法的方程式
  • 宇宙文明统计学
  • 宇宙的灾难性理论
  • “奇迹”的元理论
  • 人类的独特性
  • 智能:偶然还是必然?
  • 假说
  • 宣誓分道扬镳
  • 未来展望
  • 第四章 智能电子学
  • 返回地球
  • 一颗兆字节炸弹
  • 大博弈
  • 科学神话
  • 智能放大器
  • 黑箱
  • 内稳态调节器的道德
  • 电子政治的危害
  • 控制论和社会学
  • 信仰和信息
  • 实验形而上学
  • 电子大脑的信仰
  • 机器中的“幽灵”
  • 信息带来的麻烦
  • 质疑与矛盾
  • 第五章 全知全能的绪论
  • 混沌之前
  • 混沌与秩序
  • 前有斯库拉巨岩,后有卡律布狄斯旋涡:进退两难
  • 设计者的沉默
  • 方法论的疯狂
  • 新的林奈:关于系统分类学
  • 模型和现实
  • 抄袭和创造
  • 关于模拟学
  • 第六章 幻影学
  • 幻影术的基础
  • 幻影机器
  • 外围和核心幻影术
  • 幻影术的限制
  • 大脑改造术
  • 遥感术和幻象术
  • 人格和信息
  • 第七章 创造世界
  • 信息种植
  • 语言学工程
  • 超越性工程
  • 宇宙创生工程
  • 第八章 演化的讽刺
  • 重构物种
  • 构建生命
  • 构建死亡
  • 构建意识
  • 基于错误的构造
  • 仿生学和生物控制论
  • 在设计者眼中
  • 构建人类
  • 赛博格化
  • 自主演化机器
  • 超感现象
  • 第九章 艺术与技术
  • 结论
  • 二十年后
  • 三十年后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技术

    精彩!但是大部分看不懂!惭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技术大全读后感

      一本书的结论部分某种程度上就是内容总结。因此,我在将我们人类未来灵知的责任转移到尚不存在的机器那如死物般的肩膀上时的急切态度,或许值得重新思量一番。有人会问,这是不是由作者本人都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某种挫败感 —— 由于历史或作者本人的局限,他参透科学及其未来 —— 引起的?于是乎,他似乎为名作《鸿篇》提供了一个新的 —— 或者说更现代 —— 的版本。《鸿篇》是智者拉蒙・柳利在很久以前,也就是 1300 年写下的作品,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曾对此大加嘲讽。暂且不说我能力不足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这本书与纯粹幻想的区别在于,它尝试为自己提出的假设理论奠定相当稳固的基础,同时也考虑到存在着的这些最为坚实的东西。这就是它为什么时时刻刻提到自然,因为这就是 “自动化心理预测器” 和 “智能设备” 所处的环境,以染色体为根基、大脑形态为树冠的巨型演化树。询问我们是否能够模仿那些预测器和智能设备,进而探索、付出努力是值得的,因为这基于理性。然而,当谈到设计程序的具体可能性,这又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 “设备” 早已存在,它们不仅通过了为期数十亿年的经验测试,而且做得相当好。但仍然存在如下的问题:我对非智能因果性 “染色体” 模型的态度优于智能因果性 “大脑” 模型。这个决定纯粹出于就物质和信息设计因素的考虑,因为当涉及容量、通量、微型化程度、材料节省、独立性、效率、稳定性、速度以及普遍性等时,染色体系统的表现超越了大脑系统,在上面提到的各个方面都将后者一一打败。它们还缺乏任何形式语言的局限,这表明在物质操控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什么复杂的语义或者心理属性问题。最后,我们还知道,分子水平上基因聚积之间出现直接对抗也是可能的,据说,这是根据环境状态优化其物质因果性的结果,可以通过受精的每一步行动来证明。受精也是一种 “分子决策” 行为,面对两个关于有机体未来状态可替代性 “假设” 之间的冲突,而两性配子正是这些假设的 “载体”。以相同方式重新组合一种预测物质元素的可能性并不是因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施加了某些其他过程,这些过程外在于个体发育过程,但却恰恰内置于染色体结构之中。除此之外,基因型的排他性和绝对性有助于预测问题,这对科学来说非常宝贵。而大脑缺乏任何这些设计特征。作为比基因型系统更加 “绝对封闭” 的大脑系统,它无法直接面对其全部信息内容(而染色体能够做到),其高度复杂的重要部分,却一直在处理和系统调控相关联的任务,因此无法投身于 “预测工作”。大脑似乎是 “被完成” 或者 “经测试的” 模型,或者是一种原型。如果它们要变成诱导形成完善版本的理论的装置,也许得使用一些选择性扩增手段,“只” 需要复现一下就好了。而将特化系统,比如染色体系统用于此任务,结果不仅会极其困难,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然而,通过每一个载体原子时间单位比特数来测量的话,“遗传设备” 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值得一试,而且不仅限于一代人。无论如何,怎样的技术专家能抵挡住这种诱惑?从氨基酸的二十个字母中,自然构建出一套 “纯粹” 语言,通过核苷酸音节的稍稍重排,表达出噬菌体、病毒、细菌、霸王龙、白蚁、蜂鸟、森林和国家等等,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即可。这种语言完全是非理论性的,但是它不仅仅能预测下至深海、上至高山的自然条件,同时还表明了光的量子特性、热力学、电化学、回声定位、流体静态学,以及许多我们尚未知晓的其他事物。它只在 “实践” 中表达,因为虽然它引出万物,但是它却对其一无所知,缺乏智慧的它要比拥有智慧的我们更具有创造力。染色体语言同样也不可靠,它挥霍无度地分配着对世界种种特性的综合声明,因为它理解世界的统计学属性,并以此为依据行动。它也不在乎任何单独声明。对它来说重要的是数十亿年的整体表达。要学习这种语言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它构建出哲学家这种人,而我们的语言只能构建各种哲学理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