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9.5
豆瓣评分
不可朗读
语音朗读
117千字
字数
2018-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聆听梵高想要传达给世人却从未能亲口说出的话,走进伟大艺术家从未被尘世击垮的美好心灵。
内容简介
从近千封书信精心挑选150多封,撷取梵高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片段。撷取梵高对艺术、文学的独特见解,配以信中提到的画作及书信原稿作参照。向所有热爱梵高的人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这里,梵高没有被生活琐事所侵扰,没有精神的痛苦与压力。在这里,梵高只属于绘画,属于艺术,属于那片金黄的麦田与飞过群鸦的天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Part One 1875—1881
-
Part Two 1882
-
Part Three 1883
-
Part Four 1884—1887
-
Part Five 1888
-
Part Six 1889
-
Part Seven 1890
-
附录1 参考文献
-
附录2 艺术图片版权声明
展开全部
播种与收割:在艺术与人性的麦田
没有比凡∙高《星月夜》更美丽的星空:苍穹在燃烧,宛如哲人所述的永恒火焰,星月在流动、旋转、奔泻中燃烧并耳语。 一个 “世上的旅客”,来自荷兰的原野,穿越伦敦、巴黎、阿尔勒,陨落在人性的麦田;饱含激情与大爱,却永远游离在世俗的规则之外;饱蘸生命的颜料作画,可世界始终对他说 “不”;但他的麦田温暖如阳光,沧桑不渝,最终点燃永恒的火焰。文森特∙威廉∙凡∙高逝世 131 周年之际,推荐这本书。 凡・高画作中不朽的主题 “麦田”,灵感源自神圣的故乡 —— 生命中最深沉的幸福源泉。“对于我,生活会继续在孤独中逝去。“那些我最依属的人,我只能远远依稀辨明,就像凭着盲目的理由,透过玻璃的棱镜。“丧失、贫穷、疾病、衰老、发疯以及永远的流放……“年复一年,我们经受着这一切,我们因而必须盼望。” 没人能听懂凡・高的话及其复调,除非是他的知音。 生存还是毁灭?麦田是生命和生存的象征,而凡・高自始至终站在土地和麦田一边。“对于痛苦本身,我们知道得很少。我们最好去看麦田,即便是画中的麦田也行。” 人及人性的最高表现不在别处,在麦田,跟麦田一样永远生长,永远燃烧。凡・高先知般预见了工业化的危害,就此自觉于绘画的使命,历经流放,他终于成就了创造性的艺术表现。 尼德兰黑土上的麦田,童年故乡津德尔特金光灿灿的麦田,日后伦敦郊外、巴黎蒙马特尔高地附近、法国南方阿尔勒骄阳下的麦田,以及最后,欧韦那块高地附近围护着另外两块肃穆墓碑的大片麦田…… 凡・高是麦田的人,他的生命和画作中没有幽灵。终其一生,文森特的生命都像他那一头红发,也像他画作中的麦田、丝柏、向日葵、橄榄树、星空、鸢尾花…… 在挣动,在扭腾,在旋转,在燃烧。 麦田之爱是自然与生命之爱的象征。 麦田之爱是故土之爱。 《播种者》,播种生命和期盼。 《收割者》,那是死神的隐喻。“我在与画布搏斗,在这次生病之前几天,我开始画一幅《收割者》;这幅画整个是黄色调,颜料涂抹得那么厚,但主题仍然简练、单纯,令人愉快。那是一个轮廓模糊的人物,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魔鬼般地战斗在麦田的热浪中间。我在这收割者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形象,人是他所要收割的麦子。因而,这收割者(如果你愿意这样看)与我过去试图表达的播种者正好相反。只是,在这死神身上没有悲哀的味道,他在大白天干自己的活儿,太阳用它纯金的光芒普照万物。”—— 文森特・凡・高 另,译名用梵高还是凡・高。个人认为凡・高为佳。“梵”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关于古印度的梵语、梵文;关于佛教的梵刹。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个地名 —— 梵净山。由此可见,这个字的使用范围比较窄。
梵高手稿
这是一位画家,多么重要的精神食粮。六百多封手稿,支撑他画完了一生,可能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大部分都是灰色的,但他抓住了那束照亮他的光亮,他爱画画胜过爱他自己,可以说是,画画就是他的生命意义,我想那副《星夜》,是他想给自己的世界,留下的一副星空。那,我们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和孤独起舞
孤独是梵高一生的必修课,也可以说是自我的一种选择,和孤独起舞,颜料是他最忠实的朋友,陪伴着他走过一生,《向日葵》是火热的陪伴;《星空》是无声的陪伴,每一幅画都是一种诉说。书中有很多梵高的手稿和高清图片,慢慢欣赏吧。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