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
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可以通俗地称为“西学东渐”过程,大致经历了从传统科技转变为近现代科技的历史时期,或者说经历了两波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第一波我们简称为“西学东渐”,这个历史时期又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阶段;其二,清代中叶的“西学东源”阶段。
第一卷着力讲述和分析的,就是上述两个阶段发生的人和事,试图表明: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确实为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带来了可能性,曾经颇有生气,却在清代中叶最终破灭。
康乾盛世时不但在文化上排斥西方天主教,而且在科学上贬低和排斥西方学术思想。吊诡的是,乾嘉学派在经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并且遵循康熙帝圣旨般的论断,对西方传教士传播进来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历算、舆地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特殊的阐释,竟然得出西学东源的结论。
而“西学东渐”逐渐变为“西学东源”的过程,由“渐”而至“源”,恰好折射出这一波西学东渐逐渐衰亡的关键。实是无奈,乾嘉学派努力考证并恢复传统的科技体制和规范,结果是学术上成就卓著,却没有缩短中国与西方科技的差距,反而使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可能夭折。总之,在西学东渐第一波,中国失去了通过吸纳西方的近现代科技来实现科技转型的可能。
而西学东渐第二波,我们简称为“师夷长技”。这个历史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晚清阶段和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的民国阶段;为清晰起见,两阶段均可再一分为二,共分为晚清前期、清末时期、袁世凯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西学东渐第一波之所以历经17世纪的一度生机勃勃,至18世纪所谓康乾盛世,反而走向式微,根本原因乃是大一统皇朝看似强大和稳定后,为保统治阶级和上层士绅的自身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走老路。他们看不到或者害怕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害怕体制和意识形态出现一丝缺口,科技领域也概莫能外,最终以西学东源结束了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第一波和第二波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前者的主体盲目自大,以治经学的路子对待传教士引进的西方科技,得出西学东源的结论,百年之后又恢复原来的科技模式,科技转型终告失败;后者的主体自觉技不如人,通过输入、仿造、译介、留学、引进科学符号和方法、办现代教育、设研究院所等举措,锲而不舍,愈挫愈坚,不耻于以对手为师,努力学他人之长,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进行了移植,并从原有的科技模式中走了出来。
西学东渐第二波的巨大成绩在于基本实现了中国科技的近现代转型,回首这百孔千疮的100年,在持续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居然做到了这一点,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目录
- 西学东渐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西学东渐何谓?此书何为?
- 1.西学东渐的旨意
- 2.写作本书的初衷
- 二、本书的结构和内容
- 1.本书的结构设计
- 2.各章的内容提要
- 三、西学东渐与转型之殇
- 1.16世纪末: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
- 2.17世纪:西学东渐与中国科技转型的可能
- 3.18世纪到19世纪初:西学东渐式微与转型之殇
- 第一章 1583年的中国科学技术
- 一、晚明社会历史状况
- 1.专制帝国的黄昏
- 2.不平衡经济的困境
- 3.理学和心学的衰落
- 4.科举教育体制对科学的忽略
- 5.小说与奢靡的文化生活
- 二、科技大家的中土特点
- 1.航海家:郑和
- 2.医药学家:李时珍
- 3.音律学家:朱载堉
- 4.舆地学家:徐霞客
- 5.工程技术学家:宋应星
- 三、晚明科技发展态势
- 1.历算和声学
- 2.方志和地理
- 3.工程和建筑
- 4.医学和药学
- 5.水利和航运
- 6.农学和其他
- 7.科技呈现下行趋势
- 第二章 耶稣会士背后的欧洲科学与技术
- 一、耶稣会建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 1.宗教改革与耶稣会的建立
- 2.文艺复兴后期耶稣会的教育事业
- 3.地理大发现与耶稣会的海外传教
- 二、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学术
- 1.阿拉伯人对欧洲学术的贡献
- 2.教会大学和教会学院
- 3.经院哲学与托马斯·阿奎那
- 4.经院哲学的衰落
- 三、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 1.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 2.走出中世纪的科学精神
- 3.从伽利略到牛顿
- 4.理性之所向披靡
- 四、欧洲殖民扩张的技术支撑
- 1.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作用
- 2.造船术及航海学
- 3.制图学及地理知识
- 4.历法、天文学及数学
- 5.机械计时器及精密仪器
- 6.16、17世纪的欧洲军事技术
- 第三章 西方科技缘何东传
- 一、耶稣会东来缘起
- 1.耶稣会的宗派和组织
- 2.耶稣会东传的酝酿和基础
- 3.沙勿略的入华尝试
- 4.天主教传华的路径演变
- 二、天主教士在中国传教诸时期
- 1.锲而不舍,一朝立足:1583—1601
- 2.反复较量,屡有斩获:1601—1722
- 3.持续禁教,扫地出门:1722—1838
- 三、传教的科技副产品
- 1.传教、贸易与科技移植
- 2.理念层面的西学东传
- 3.器物层面的西学东传
- 4.制度层面西学东传的滞后
- 四、西学东渐三部曲
- 1.客串中国,转型起步:16世纪末
- 2.合作引进,卓有成效:17世纪
- 3.逐渐式微,渐行渐远:18世纪到19世纪初
- 第四章 利玛窦和徐光启
- 一、利玛窦来华传奇
- 1.利玛窦来华前的历练
- 2.华南十二年的实践和开拓
- 3.北上十五年的挫折和成功
- 4.同时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群体
- 二、徐光启的入教、出仕和治学
- 1.出身平凡、屡试不中的大龄举人
- 2.仕途坎坷、大器晚成的暮年阁老
- 3.南京受洗入教的前前后后
- 4.西学与实学的双重造诣
- 三、利玛窦与徐光启的交游
- 1.利、徐之交游及其象征意义
- 2.丰硕之著译及其科学思想
- 3.移植传播与会通超胜的晚明群星
- 4.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 四、引进红夷大炮的故事
- 1.萨尔浒之战与红夷大炮的引进
- 2.宁远之战与红夷大炮初见成效
- 3.己巳之变与红夷大炮更进一步
- 4.吴桥兵变与红夷大炮技术转移
- 第五章 西学在动乱中的机遇
- 一、中土大变与西学
- 1.1644:一年之中的两次改朝换代
- 2.崇祯帝与西学
- 3.大顺朝与西学
- 4.满洲新贵与西学
- 二、明末的西学
- 1.南京教案:多重矛盾的较量
- 2.李之藻、李天经与《崇祯历书》的编纂
- 3.庞迪我、汤若望等继往开来
- 4.晚(南)明君臣向传教士求救
- 三、清初的西学
- 1.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 2.八旗与红夷大炮
- 3.汤若望和顺治帝
- 4.出掌钦天监的争议与历讼案
- 四、西方科技的有效传入
- 1.西方科技文献的移译和本土化科学的成长
- 2.历算、舆地、医学人才的大量引进
- 3.寻求政治庇护的科学
- 4.携西学东来的传教士觊觎体制缺口
- 第六章 康熙帝与西学
- 一、康熙时期的西欧科学
- 1.西欧科学进入“巨人”时代
- 2.英国皇家学会建立
- 3.天文学发生革命
- 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 二、康熙帝与西学的“蜜月”
- 1.康熙帝和南怀仁、徐日昇
- 2.历法、天文和《皇舆全图》的测绘
- 3.算学馆的成立和《数理精蕴》的编译
- 4.火器的制造和操练
- 三、酷爱科学的皇帝
- 1.白晋为帝赏识,随侍宫中
- 2.耶稣会士闵明我受帝之命出使俄罗斯
- 3.并行的本土化科学家王锡阐、梅文鼎
- 4.君临科学,不改传统范式
- 四、康熙晚期的西学
- 1.礼仪之争与耶稣会的没落
- 2.路易十四派来的传教士
- 3.可容西学,禁传宗教
- 4.近代科学转型可能的昙花一现
- 第七章 西学的式微
- 一、雍乾嘉三朝之渐趋保守
- 1.雍正朝:雷厉风行地禁教
- 2.乾隆朝:变换花样地禁教
- 3.嘉庆朝:严厉处置传教士
- 4.恢复大一统的皇权士绅社会
- 二、西洋传教士与东西文化传播
- 1.继耶稣会士之后东来的西洋传教士
- 2.突出代表:郎世宁、蒋友仁
- 3.主持天文历算的编修和边疆地图测绘
- 4.传教士的东学西传与马嘎尔尼使华
- 三、本土士绅的科学活动与西学
- 1.舆地学家顾祖禹与西学
- 2.一代儒宗钱大昕与西学
- 3.天算大家戴震与西学
- 4.后学中坚焦循、阮元与西学
- 四、汉学兴起与西学式微
- 1.清朝全盛期统治的闭锁性
- 2.乾嘉学派及其主要传承
- 3.汉学与西学的关联和区别
- 4.在传统典籍中寻找西学源头
- 第八章 对外封闭和文化专制
- 一、海禁政策、朝贡体制与科技传播
- 1.朝贡体制下的明代海禁政策
- 2.民间海外贸易与明末弛禁
- 3.清代海禁政策的变与不变
- 4.大航海时代的海禁
- 二、皇权统治与西学东渐的是是非非
- 1.从明至清皇权统治的强化
- 2.万历的一念之差与西学东渐的成败
- 3.耶稣会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
- 4.与同时期西方君权变化相比较
- 三、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抵制
- 1.保守的社会与封闭的心态
- 2.耶稣会士入华后引发的反教风波
- 3.抵制宗教与抵制科技合流
- 4.抵制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
- 四、文化专制与科技守拙
- 1.渐趋宽松的明代文化态势
- 2.文化、地域与西学
- 3.登峰造极的清代文化专制
- 4.西学东源与文化专制
- 尾声: 1840年中西科技的悬殊对比
- 一、19世纪初西方的变革态势
- 1.科学革命和思想革命
- 2.技术革新和工业革命
- 3.殖民扩张和社会转型
- 4.科学教育和科学共同体
- 二、中西科技的差距
- 1.数学和天文、历法
- 2.生物学(博物学)和医学
- 3.地理学和地质科学
- 4.冶金、煤炭和造船技术
- 5.兵器、火炮和军事技术
- 三、师夷长技是唯一选择
- 1.政治社会领域的落差
- 2.在中国本土移植西学的复杂机制
- 3.抱残守缺的落后心态
- 4.痛定思变:“师夷长技以制夷”
- 后记
- 师夷长技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师夷长技的解读
- 1.“师夷长技”为题的深意
- 2.本书主旨
- 二、本书的结构和内容
- 1.本书的结构
- 2.各章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内外交困方识技不如人
- 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双重冲击
- 1.两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痛识坚船利炮
- 2.太平天国之拜上帝教与西方之洋枪队
- 3.林则徐与无奈的历史转折点
- 4.战争改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 二、开始睁眼看世界
- 1.科技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2.魏源与《海国图志》
- 3.冯桂芬与《校邠庐抗议》
- 4.艰难的睁眼过程
- 三、统治阶级中的先觉者
- 1.力不从心的皇权统治
- 2.崛起于实务的地方重臣
- 3.中枢主持者奕和文祥
- 4.自强唯有师夷长技一途
- 四、克服阻力迭出卓见
- 1.郭嵩焘与《使西纪程》
- 2.黄遵宪与《日本国志》
- 3.郑观应与《盛世危言》
- 4.可笑可怜的螳臂当车者
- 第二章 开旁门、师夷技、办洋务
- 一、自强运动与科技转型
- 1.自强的呼声与新政的发轫
-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多重角色
- 3.赫德与总税务司署
- 4.近代首所新式学校:同文馆
- 二、前所未有的变通措施
- 1.江南制造局的多领域实践
- 2.近代海军的建立与北洋水师
- 3.在争议中起步的铁路和电报
- 4.军事科技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文教事业渐开新气象
- 1.容闳与幼童出洋留学
- 2.伟烈亚力与墨海书馆
- 3.傅兰雅与格致书院
- 4.转型期的中国近代科学家
- 四、教会活动与中国科技转型
- 1.传教事业的重启及其新特点
- 2.传教士与中国士民的互动
- 3.外来物事引导本土转型之一:学校
- 4.外来物事引导本土转型之二:医院
- 第三章 维新还是复旧
- 一、新政风雷
- 1.衰朽和新兴事物交织中的机会
- 2.中国台湾、朝鲜、越南事变
- 3.甲午战败,新政落幕
- 4.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对比
- 二、维新变法运动
- 1.康有为、梁启超和维新变法
- 2.兴建新学堂
- 3.建学会、办报刊
- 4.海关、邮政、兵工、实业
- 三、复旧势力的反弹
- 1.戊戌政变,守旧派大反扑
- 2.义和团,炮灰和祭品
- 3.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 4.签订《辛丑条约》,皇朝风雨飘摇
- 四、劫后余烬
- 1.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 2.袁世凯与编练新军
- 3.张之洞与体用之说
- 4.东南互保,朝廷空虚
- 第四章 废科举、兴学堂、启科学
- 一、重开新政、效仿日本
- 1.下诏变法,重开新政
- 2.东效日本,聘用日本教习
- 3.留日潮改变世风
- 4.日俄战争的深远影响
- 二、教育打头阵的改革
- 1.废科举、兴学堂
- 2.建立学部:教育转型成体制内要务
- 3.建立新军:武备学堂和军事制度改革
- 4.行政改革和财政改革
- 三、物竞天择,科技救国
- 1.严复与《天演论》
- 2.竞学自然科学,主张科技救国
- 3.建立商部:实业兴,人心变
- 4.竞逐实业:官僚、买办、士人企业家
- 四、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
- 1.立宪派抑或革命党
- 2.资政院、谘议局、自治会
- 3.皇族内阁,立宪流产
- 4.辛亥革命,清帝逊位
- 第五章 共和新肇,科教拓荒
- 一、民国肇始的科技和教育
- 1.袁世凯关于科教的理念和举措
- 2.孙中山的铁路和实业建设蓝图
- 3.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
- 4.壬子癸丑学制与科学教育
- 二、学什么?向谁学?
- 1.庚款留学与清华学校
- 2.引领新潮的北京大学
- 3.向左转的《新青年》
- 4.合流与分野的弄潮儿们
- 三、脱颖而出的地学和医学
- 1.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
- 2.丁文江与地质调查所
- 3.西医与中医之纷争
- 4.北京协和医学院初创始末
- 四、颇有成就的实业和铁路
- 1.科学救国与实业救国
- 2.民族工业与中国工程师学会
- 3.铁路的管理、建设与规划
- 4.南京:铁路枢纽城市的非典型案例
- 第六章 政局混乱、思想杂陈、百舸争流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矛盾局面
- 1.政治纷攘中的百家争鸣
-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夹缝中
- 3.杜威、罗素来华讲学
- 4.大批留学生归国成生力军
- 二、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 1.思想文化主流:德先生和赛先生
- 2.思想分野:科学与玄学、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
- 3.科学方法的宣传与普及
- 4.科学救国与实业兴邦
- 三、科教体制转换的五味杂陈
- 1.政府主导的科教新设置
- 2.教会学校和医院的扩展与改进
- 3.私立学校的兴起与海归办学
- 4.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 四、新的学说权威和规范
- 1.科学名词和规范的统一
- 2.琳琅满目的专业学会
- 3.清华国学院和五大导师
- 4.理工科优先:北洋大学和交通大学
- 第七章 体制化的南京十年
- 一、科学体制化的关键一步
- 1.南京国民政府:党国主导
- 2.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
- 3.傅斯年与史语所
- 4.资源委员会,专家治国
- 二、科教向世界看齐
- 1.从仿效日本到改采美制
- 2.教会学校世俗化
- 3.建立中小学国民教育体系
- 4.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 三、高等教育的成效和问题
- 1.大教育家:蒋梦麟、罗家伦、梅贻琦、张伯苓
- 2.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并行发展
- 3.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四川大学
- 4.党化教育的新问题
- 四、科技的奠基性成效
- 1.1928—1937年,所谓“黄金十年”
- 2.从传统营造到民国建筑
- 3.科技转型的成效和问题
- 4.本土科学大师的涌现
- 第八章 国难中的坚持
- 一、挫折和机遇
- 1.战争打断发展势头
- 2.同仇敌忾:工业内迁
- 3.科教向内地的扩散和传播
- 二、危机中的态势
- 1.香火不断,确保后继有人
- 2.争取国际支援
- 3.日本在东北的经营
- 4.沦陷区的教育和科研
- 三、大学凤凰涅槃
- 1.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 2.重庆:中央大学
- 3.遵义:浙江大学
- 4.李庄:同济大学
- 5.成都:华西协合大学
- 6.西安:西北联合大学
- 四、在隙缝中成长
- 1.科技发展的滞阻
- 2.高校在战时的损失
- 3.现代军备面临的双重冲击
- 4.远征军及其科技后盾
- 第九章 失望与期待
- 一、民主还是专制
- 1.抗战胜利,反独裁的民主浪潮
- 2.自由主义昙花一现
- 3.全国解放战争
- 二、知难而进的中国科技
- 1.国民政府的原子弹计划
- 2.三峡梦的初设计
- 3.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炉
- 4.科教事业:北京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复员与重建
- 三、基础与应用科学之态势
- 1.与传统断裂后实现转型的数学
- 2.物理学在中国的草创与发展
- 3.化学在民国的初创和奠基
- 4.转型后缓慢成长的天文学
- 5.现代地质学的崛起
- 6.生物学的转型和发展
- 7.现代医学的发展
- 8.现代技术和工程科学的初创
- 四、困境和期待
- 1.退守台湾的挣扎
- 2.留在大陆的期待
- 3.寄望于新中国
- 后记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