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导读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4千字
字数
202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原创青少年生物学启蒙读物。
内容简介
为什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和自己的父母长得很像?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人类却怀着无限的好奇心,用两千年左右的时间开创了一门名为“遗传学”的学科,才真正在两根螺旋形的链条中找到了它的答案。有趣的是,关于遗传学的故事,是从我们碗里的大米饭开始的……
科学史是人类一步步认识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有关生命信息是如何传递下来的神奇密码,经过若干科学家猜测、尝试、钻研、实践,终于突破了重重困难,揭开了深藏在每个生命背后的神秘面纱。
本书中,你将和古今中外20余位科学家一起,以历史和科学的眼光,去重新看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个生命个体,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从而踏上延续生命的伟大阶梯,了解遗传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更深层次地认识生命、生物、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面的话:用好奇心探索生命的秘密
- 第一章 一万年前 虽然不懂遗传学,但是会应用
- 中国农业造福世界:一切从米饭开始
- 中国古代遗传学成就:养动物我们是专业的
- 古希腊神话:注定不平凡的孩子
- 第二章 古希腊时代小颗粒和遗传信息
- 希波克拉底的遗传学:我猜有些小颗粒
-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世界都是小颗粒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根本没什么颗粒
- 第三章 19世纪 达尔文需要你
- 达尔文的泛生论:小颗粒重出江湖
- 高尔顿与统计学:哥哥,你说得对
- 海克尔与遗传学:偶像,你说得对
- 第四章 19世纪种豌豆的人
- 孟德尔的角色:不懂生物学的生物学家
- 孟德尔的理论:藏在豌豆里的秘密
- 孟德尔的结局:被遗忘的人
- 第五章 19世纪小颗粒出现了
- 瓦尔特·弗莱明的新技术:给你点颜色看看
- 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要藕断丝连
- 化学的奥秘:生物学需要化学
- 米歇尔的探索:脓液里的宝藏
- 第六章 20世纪原来真的有小颗粒
- 又见孟德尔:被遗忘的人重出江湖
- 萨顿与波弗利的发现:遗传信息在哪里
- 贝特森与约翰森确定术语:我们终于有名字了
- 第七章 20世纪染色体就是那些小颗粒
- 摩尔根的故事:另类人物成长史
- 遗传学研究的前线:德国风格的美国大学
- 摩尔根的功劳:基因在染色体上
- 第八章 20世纪基因可以传递
- 格里菲斯的追问:基因可以传递吗
- 艾弗里的疑问:基因在DNA里吗
- 第九章 20世纪DNA的成分很重要
- 查伽夫的贡献:我弄清了DNA成分的比例
- 赫尔希和蔡斯的结论:基因在DNA里
- 第十章 20世纪 还有一步之遥
- 物理学家进军生物学:让人心灰意冷的战争
- 威尔金斯的功绩:我给DNA拍照片
- 富兰克林的突破:我拍的照片更清楚
- 第十一章 20世纪英雄所见略同
- 沃森的兴趣:我要追随前辈的脚步
- 沃森与克里克的友谊:理想让我们相遇
- 沃森和克里克的挫折:科研需要争分夺秒
- 第十二章 20世纪曲终人不见
- 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就:生命的螺旋阶梯
- 富兰克林的遗憾: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
- 沃森的错误:落寞的收场
- 克里克的进展:DNA的作用
- 后面的话:科学理念永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天天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是由中国最大的文学图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资组建的独立运作的出版社,成立于2009年8月9日。它的前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曾经以“哈利波特”、“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中国当代获奖儿童作家书系”等优秀图书放射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