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国传奇女作家柯莱特访谈录,全面回顾柯莱特一生的创作与生活,情欲和她的演艺事业。

内容简介

柯莱特,作家、记者、戏剧演员,龚古尔文学奖首位女性评委,“了不起的女神”(波伏娃),“世界上最自由的女性”,77岁那年,在家中接受法国国家广播电台采访。面对记者的步步紧逼,她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用她独有的语言谈论克罗蒂娜的诞生、母亲的离去、母猫的忠诚、创作与现实的边界……

访谈内容跨越柯莱特的整个创作生涯,呈现出一个和她的作品一样————“其光芒不被任何文学批评的解释所束缚”————不被任何阐释和误解束缚的柯莱特。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露天广场中的对话
  • 世界上最自由的女性
  • 爱的季节
  • 心灵的倾诉
  • 一 “我要在这本书上署名!”
  • 一份订单
  • 署名维利
  • 销毁笔记本!
  • 谎言组成的开场白
  • 女孩和男孩
  • 文学圈子里的波希米亚人
  • 一只安哥拉猫
  • 一个小女人
  • 维利先生的报复
  • 我的志向:音乐
  • 一部预言性小说
  • 一次美好的相遇
  • “我逃离”
  • 明妮
  • “它将被签上我的大名!”
  • 幽居
  • 第一部哑剧
  • 谎言作为一种职责
  • 我希望他们喜欢我
  • 二 “谢里的诞生并非偶然……”
  • 纯粹?我的运气
  • 讽刺的纯粹!
  • 亲爱的艺术家!
  • 谢里必须死
  • 一场辩护
  • 解药
  • 对缺失的恐惧
  • 他有可能会过季
  • 一个少年
  • 配得上这个秘密
  • 我的藏书
  • 伟大爱情的绽放
  • 三 “的确,是爱情驱使的……”
  • 一次决定性的爱情
  • 渴望与茜多重逢
  • 凌晨四点……
  • 我不喜欢幸福
  • 童年之秘
  • 我父亲不想当向导
  • 形容词太多了!
  • 蔑视死亡
  • 我不配参与政治
  • 享乐之主
  • 孤独
  • “花花公子”
  • 五十四年的友谊
  • 母猫
  • 作为“主宰”的母猫
  • 这个人是一只公猫
  • 《二重奏》中的缺陷
  • 嫉妒:一座监狱?
  • 我最喜欢的小说
  • 朱莉能不能成为克罗蒂娜?
  • “马”这个物种
  • 黑色孪生女
  • 四 “我不喜欢揉皱自己的记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窥探者的秘密心语

    很多时候,读者都是先读到作品,被内容所打动,于是,会去寻找作者的传记来阅读,希望从中找到创作的来源,就像钱钟书老先生打趣的说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而我却冒冒失失的闯入了《我的真相 — 柯莱特访谈录》。我根本不知道柯莱特究竟为何人,写过什么有趣,好玩,伟大的作品。就在芸芸众书中看了一眼它,就为它付出了所有。其实选择的理由是它比较薄,只有 185 页(得到读书电子版),似乎会轻而易举的读完。但是我错了,这本书内容并不晦涩,读起来也不沉重,但是却一点也不好读。为什么,因为柯莱特的生活,怎么说,不循规蹈矩,颠荡起伏,和世俗的价值观非常不一致,简直是有点匪夷所思,加上外国人一长串的人名,让我觉得脑袋要爆炸。有意思的是我却有点喜欢,因为不走寻常路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而我这种循规蹈矩却有点叛逆的人也需要在现实生活之外寻找一点精神上的探索,去发掘和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给自己像盒子一样的生活添上一些点缀,而却不会改变任何现实,岂不妙哉。好吧,我们再来说说柯莱特的人生的奇妙之处,倘若作为中国人,我觉得她的人生经历可能无法实现,中国太保守,太过于正统,尤其是那个时代。但是对于浪漫的法国,似乎就有了土壤,法国人的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情妇文化也是有传统的,但是就是在浪漫文艺的法国,柯莱特都算的上离经叛道。所以在前言中就有人称赞她是最自由的人。自由这个词看似简单,任性,无拘无束,但是这个词的背后是实现个体承受集体的压力而去实现自我的过程,自由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简直是普通人无法负担的奢侈品。而柯莱特把自由的奢侈品玩出了花,就像背着爱马仕逛菜市场,里面插满了大葱。当一众贵妇看到惊掉下巴的时候,她却轻飘飘的说,包不就是用来装东西的么?装什么不是装呢。是的,人生本不是就是用来经历的么,怎么样都是一种生活,越是惊世骇俗也许就是越值得。我只是做个白日梦想想,而她是把它过成了生活本身。更为有趣的事她还是个作家,于是把她的生活或真或假的写到了书里,变成了故事。在本书中有一些文字颇为精妙,撷一段来瞧瞧;“亚历山大・阿尔努提到她 “感官的可靠性”:“谁能比柯莱特更善于自然地、本能地、肉感地谈论植物呢?…… 她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天赋,能够在文字中重新创造生命和它温和的悸动,花楸的滋味,小苹果般粉嫩,比欧楂更加细腻,风信子是地下水的友邻,它蓝色的天真宣告着报春花和小喇叭水仙花的绽放……” 春这个字有各种各样的含义,而这一段的描写这么的春意盎然,如果不怀好意的去想象,也有一番不同的滋味。柯莱特就是这样的直接了当,当她是一个 18 岁的少女,就会向一个大她 18 岁的老男人主动进攻,就像著名的法国电影中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恋爱,坏男人和不太纯真的小女孩从此开始的组合,而这个坏男人利用自己出版人的权利让小女孩进行写作,柯莱特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从此一飞冲天。倘若是个作家可能她还不至于这么惊世骇俗,她去演戏,演哑剧,对,就和她的书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暧昧,她的演艺生涯中也充满了擦边的颜色,用我们当下时髦现实打比方,就是那个时代的疯马秀。韩国女团的 lisa 因为出演疯马秀似乎被封杀,而在那个时代的柯莱特也被世俗鞭挞,但是她似乎并没有什么内心的斗争,她享受这种快乐,并从这种惊世骇俗中寻找到同类人,从而更加坚持自己的理想。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离婚后曾在一次访谈节目里,直言:“这段婚姻里始终有三个人,实在是太挤了。” 但是对于柯莱特而言,三人行是一件有点美妙的事情,就是丈夫的情人也可以是自己的知己,情人。三个人水乳交融。法国总统娶了比自己大 24 岁的老婆,中国人觉得匪夷所思,对于同是法国人的柯莱特来讲,这太小儿科了,过于长情。她结了三次婚,老男人,小男人,她都不放过去尝试,男人腻了,和女人暧昧。在她身体里一定藏着一条双头蛇,可以变来变去,切换自由。我大胆的想象一下,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双头蛇,只是当我们长大,其中一条就被另一条杀死了,柯莱特的双头蛇都活着,活的想当精彩,吐着红灿灿的舌头,把一切流言蜚语都嚼碎,变成她的美食。行文至此,我不知道我对此书的描述是否有吸引力,但是,我还是有些遗憾的说,由于我对柯莱特一无所知,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作品,当这本《对谈录》中出现大篇的关于对她的作品的讨论,我都是陌生无聊的。而且当记者热切的从她的作品中提取人物和情节和柯莱特讨论时,不知道为什么,我都感觉到了她的无奈。也许,创作之后的作品已经属于每一个读者,她们对于书中的内容和人物已经和自己的想象进行了链接,这些内容和人物已经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者。当一个读者将她的理解和作者对谈时,期望得到作者的热切回应,可能希望会落空。柯莱特的回答很多时候比她的描写要干瘪很多。根本无法从对谈中学习到写作的技巧。也许她的写作技巧一般人根本无法去借鉴,因为她用现实的生活去体会,再加上想象。而不是循规蹈矩的作家,列好大纲和框架,然后用搜集的素材和自己的想象进行编制。我想未来的某一天,我会遇上柯莱特的某部作品(她有 70 部作品),我会想起这本书,想到这篇读书笔记,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又是一种什么想法。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