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7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唯物主义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发展历程,服务于国家法治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框架,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价值,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概括指出了每一阶段法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特别是通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揭示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发展始终的规律性特征,以服务于国家法治建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自序
- 绪论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的重大意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的方法借鉴
- (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 (二)造成上述观点对立的原因
- (三)本书运用的研究方法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的概念定位
- (一)法制
- (二)法制思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的文献梳理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宏观研究
- (二)关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法制思想的研究
- (三)关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法制思想的研究
- (四)关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法制思想的研究
- (五)关于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研究
-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渊源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历史分期
-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中共法制思想(1949—1978):毛泽东法制思想阶段
- 二 改革开放后的中共法制思想(1978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阶段
- 三 毛泽东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局限
- 四 毛泽东法制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奠基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奠基时期的背景分析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奠基时期的国际背景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奠基时期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在奠基时期的基本内容
- 一 确立法制建设在党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二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问题
- 三 初步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设想
- 第三节 奠基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历史贡献
- 一 解决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 二 厘清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 三 回答了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
- 四 化解了“一国”条件下不同法统间不相容的难题
- 五 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法的本质
-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初步发展(1992—2002)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初步发展时期的背景分析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初步发展时期的国际背景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初步发展时期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在初步发展时期的基本内容
- 一 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 二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 三 提出“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
- 第三节 初步发展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历史贡献
- 一 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思想飞跃
- 二 推动中国法制建设走向现代化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法制化
- 四 为推动人权保障法制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 五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 六 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机制
- 七 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路
-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2002—2012)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进一步发展时期的背景分析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国际背景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在进一步发展时期的基本内容
- 一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域下,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二 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
- 三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第三节 进一步发展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历史贡献
- 一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观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走向现代化
- 二 和谐社会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价值目标
- 三 依法执政思想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法制关系的理论
- 四 以法律体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 五 促进中国人权保障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最新发展(2012年至今)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最新发展时期的背景分析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最新发展时期的国际背景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最新发展时期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在最新发展时期的基本内容
- 一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中国法治建设
- 二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三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 四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 第三节 最新发展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突出贡献
- 一 指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方向
- 二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历史任务
- 三 回答了党如何领导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
- 四 全方位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
- 五 完善了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六 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形成发展之历史进程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 (一)立足本国国情、吸收借鉴各种法治文明的思想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独具特色的根本方法论
- (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切身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永葆本色的根本价值观
- (三)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关键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具体方法
- (四)全面深入推动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持续前进的动力机制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形成发展之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才能永葆生机
- (二)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才能更加丰富和完善
- (三)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法治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未来发展
- (一)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法制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家权力监督体系的设计及运行问题
-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制度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