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封建王朝兴衰周期律研究”的最终成果。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社会自秦以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其间数十个王朝兴衰更迭,生命周期长短不一,但无一例外都经历了从建立、兴起、繁荣到衰落、灭亡的过程。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周期性兴衰问题,学者们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不同学科角度进行了大量探讨。

与多数研究着重从某一社会结构或其影响来探究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问题不同的是,本书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其中既有宏观理论分析,又有具体案例分析,广泛涉及制度变迁、利益集团、路径依赖、地方分权、儒学意识形态以及统治者偏好、有限理性等理论,立论深刻,给人以多方位的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1章 封建王朝兴衰的原因考察:制度变迁或制度锁定
  • 1.1 引言
  • 1.2 动力与原因:制度与制度变迁
  • 1.3 王朝兴衰: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 1.4 制度锁定与王朝衰落
  • 1.5 制度锁定打破与王朝灭亡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封建王朝的制度变迁:演进规律与影响机理
  • 2.1 引言
  • 2.2 中国封建王朝制度变迁的演进规律
  • 2.3 制度变迁影响王朝兴衰的机理分析
  • 2.4 制度变迁与王朝兴衰的实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度变迁方式选择与封建王朝衰亡:以秦朝为例
  • 3.1 引言
  • 3.2 制度变迁方式比较分析
  • 3.3 秦朝对激进式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 3.4 制度变迁方式选择失误与秦朝速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封建官僚利益集团的形成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官僚利益集团的初始形态:小集团
  • 4.3 官僚利益集团的扩展和强化
  • 4.4 官僚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益集团博弈与封建王朝的制度僵化
  • 5.1 引言
  • 5.2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利益集团的分类
  • 5.3 基本理论假设
  • 5.4 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僵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益集团行动逻辑与封建王朝的生命周期
  • 6.1 引言
  • 6.2 封建王朝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 6.3 利益集团的形成、分类及其行动逻辑
  • 6.4 利益集团影响王朝兴衰的渠道
  • 6.5 利益集团影响封建王朝兴衰的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统治者偏好、有限理性对封建王朝制度变迁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制度变迁、制度效率与王朝兴衰
  • 7.3 统治者偏好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7.4 统治者的有限理性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统治者心智成本、有限理性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8.1 引言
  • 8.2 有限理性与心智成本内涵界定
  • 8.3 构建包含有统治者心智成本的分析模型
  • 8.4 统治者心智成本对王朝周期性兴衰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路径依赖、制度变迁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9.1 引言
  • 9.2 意识形态刚性与路径依赖深化
  • 9.3 利益集团博弈与制度均衡锁定
  • 9.4 统治者有限理性与制度变迁困境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路径依赖、竞争约束与家天下体制的锁定
  • 10.1 引言
  • 10.2 家天下体制路径依赖的形成
  • 10.3 国家治理模式选择的动态博弈分析
  • 10.4 制度变革的一个简单博弈模型
  • 10.5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地方分权、道德风险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11.1 引言
  • 11.2 地方分权的特征与类型
  • 11.3 地方分权的史实描述与原因分析
  • 11.4 构建地方分权形成的道德风险模型
  • 11.5 地方分权形成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儒学意识形态、制度效应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12.1 引言
  • 12.2 理论构建:制度变迁的逻辑
  • 12.3 中国封建王朝儒学意识形态及其制度效应
  • 12.4 儒学意识形态对王朝周期性循环的促动机理
  • 12.5 儒学意识形态对王朝制度转型的抑制机理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包容性制度、攫取性制度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13.1 引言
  • 13.2 封建王朝初期实行包容性制度的原因
  • 13.3 封建王朝制度由包容性向攫取性的渐变
  • 13.4 封建王朝攫取性制度不断深化的原因
  • 13.5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制度变迁、制度供给不足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14.1 引言
  • 14.2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14.3 中国封建王朝制度变迁的典型特征
  • 14.4 中国封建王朝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 14.5 制度供给不足对封建王朝兴衰的影响
  • 14.6 本章小结
  • 第15章 制度效率、制度僵化与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
  • 15.1 引言
  • 15.2 制度效率、经济绩效与王朝兴衰
  • 15.3 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变迁特征
  • 15.4 利益集团、信息失真与制度僵化
  • 1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