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3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国产业发展新任务: 高质量、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
内容简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我国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书从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国际经验借鉴和推动产业政策转型五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推动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方向路径、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和政策保障等问题,并就重大技术发展、产业新增长点方向研判、创新网络建设、“双创”升级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实体经济发展、流通创新等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专门分析论述,为相关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践提供了思路和具体路径。
目录
- 目录
- 第一篇 创新驱动篇
- 第一章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现实特征与政策建议
- 一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
- 二 从影响因素看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现状与阶段特征
- 三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四 促进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 第二章 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与“十三五”方向前瞻
- 一 产业新增长点分析的“六因素模型”
- 二 “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
- 三 基于“六因素模型”的“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方向前瞻
- 四 结论和建议
- 第三章 寻找新动力:战略思路与可行路径
- 一 动力转换时期的中国经济呼唤创新动力
- 二 “十三五”时期培育创新动力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三 “十三五”时期培育创新动力的战略思路
- 四 “十三五”时期加快培育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 第四章 重大技术选择:到底哪些技术事关我国未来发展
- 一 重大技术的内涵和特征
- 二 国内外重大技术选择方法与实践
- 三 我国重大技术选择原则与方法
- 四 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技术选择
- 五 结论与若干技术经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创新网络建设:缘起、路径与模式
- 一 研究缘起与框架安排
- 二 创新网络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 三 主要发达国家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经验
- 四 我国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 五 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中国模式与路径选择
- 六 政策措施建议
- 第六章 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趋势特征、实现路径与推进方略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创新创业升级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 三 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面临的现实难题
- 四 实现创新创业升级发展的主要路径
- 五 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的具体建议
- 第二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篇
- 第七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演进与主要着力点
- 一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内涵界定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政策演进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
- 四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关系
- 五 结论与建议:供需双侧发力,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第八章 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
- 一 准确把握开放高效创新体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关联
- 二 客观认识当前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瓶颈障碍
- 三 厘清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
- 四 夯实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基石与措施建议
- 第九章 去产能的国际经验与策略
- 一 供给侧的政策创新
- 二 需求侧的政策创新
- 三 若干启示与经验借鉴
- 第十章 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关键点和难点
- 一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变化及其影响
- 二 我国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关键点和难点分析
- 三 降低我国低制造业成本的对策建议
- 第三篇 开放合作篇
- 第十一章 以我为主的产业体系构建与中国产业升级
- 一 引言
- 二 以我为主的产业体系构建需要五大支柱
- 三 以我为主的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基础条件
- 四 加快构建以我为主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
- 第十二章 比较优势动态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兼论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
- 一 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并发生重要变化
- 二 我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十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方略
- 一 全球产业格局调整对我国产业体系的影响
- 二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位与目标
- 三 具体路径和策略
- 第四篇 国际经验篇
- 第十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研究——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例
- 一 美国:“新经济”的鼻祖,创新创业的天堂
- 二 德国:制造业强国和工业4.0的先驱
- 三 日本和韩国:信息经济战略再升级
- 四 几点启示与结论
- 第十五章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一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内涵、机理及主要表现
- 二 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政策选择
- 三 经验总结和启示
- 第十六章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经验与启示
- 一 德国发展不同阶段中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 德国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经验
- 三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几点启示
- 第十七章 韩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历程与经验——兼论与中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比较
- 一 韩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历程与主要做法
- 二 中国案例比较:中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新情况与新特征
- 三 研究结论与主要启示
- 第五篇 产业政策篇
- 第十八章 产业政策是舶来品:不同类型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经验与启示
- 一 领先型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经验与特点
- 二 赶超型国家产业政策转型的经验与特点
- 三 对我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启示与建议
- 第十九章 产业政策将走向何方?——新时期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
- 一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构建市场友好型(增进型)政府
- 二 推进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是相机抉择,打好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组合拳
- 三 推进产业政策转型要创新实施工具和手段
- 四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要打破政策制定“黑箱”,完善从政策制定到退出全流程治理
- 第二十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如何转型:BOM框架与对策建议
- 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
-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的主要难点
- 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建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