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讨明清以来中国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著作。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实地调研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江南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问题,尤其就中国江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深度的解释。

全书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展和完善了“农业内卷化”这一核心观点,揭示了江南小农家庭从明清到改革开放前“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内在机理,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去内卷化”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总序
  •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新版合序
  • 中西方学术的异同
  • 两本专著的经验基础
  • 规模化资本主义农业模式之不适用于中国
  • 贫农经济的形成
  •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演变
  • 中文版序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经典理论:斯密和马克思
  • 中国的学术研究
  • 两个现代派别:恰亚诺夫和舒尔茨
  • 对舒尔茨与恰亚诺夫学说的反思
  • 没有发展的增长
  • 内卷型商品化
  • 帝国主义与农村内卷化
  • 集体制下的内卷化
  • 改革时期
  • 第一编 1949年以前
  •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历史地理
  • 吴越模式
  • 吴越国以后的衰败
  • 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中的政权、士绅和农民
  • 两种生态系统的比较
  • 第三章 商品化与家庭生产
  • 棉花与棉布
  • 桑蚕与丝绸
  • 粮食作物
  • 城市化
  • 小农家庭生产
  • 长江三角洲
  • 阶级与性别产生的多样化
  • 华北平原与长江三角洲之比较
  • 第四章 商品化与经营式农业
  • 长江三角洲的经营式农业
  • 经营式农业衰落的原因
  • 华北的经营式农业
  • 商品化进程的矛盾作用
  • 家庭式农业与经营式农业之对照
  • 社会分化模式的对照
  • 第五章 商品化与内卷型增长
  • 蚕丝
  • 棉花
  • 内卷型的乡村工业化
  • 豆饼肥料
  • 商品经济的结构
  • 第六章 农民与市场
  • 20世纪小农的市场行为
  • 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 农民市场行为的社会内容
  • 小贸易市场
  • 土地市场
  • 信贷市场
  • 劳动力市场
  • 市场与发展
  • 第七章 帝国主义、城市发展与农村内卷化
  • 长江三角洲城镇的兴衰
  •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
  • 桑蚕业
  • 稻米
  • 内卷型增长
  • 内卷化与农业现代化
  • 新的剥削形式
  • 商人的作用
  • 农村生活水平
  • 农村内卷化和城市发展
  • 第八章 两种类型的村社
  • 居住形态
  • 社会活动圈
  • 村庄的政治组织
  • 土地占有形态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 土地所有的稳定性
  • 生态系统,多种经营和稳定性
  • 变化对内卷化
  • 第二编 1949年以后
  • 第九章 旧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造
  • 土地改革
  • 土地改革的作用
  • 三定政策
  • 集体化
  • 党政权力机构
  • 管理权与分配权
  • 党政国家权力的局限性
  • 新的政治经济体制
  • 1978年后的变化
  • 第十章 集体、家庭与副业生产
  • 内卷化的倾向
  • 劳动力核算
  • 集体制下的副业
  • 农业劳动力的紧缩
  • 新经济结构中的家庭生产
  • 家庭生产对集体生产
  • 第十一章 农业的增长与发展
  • 集体化时期
  • 农业变化的动力
  • 没有发展的增长
  • 解散农业集体制时期
  • 松江在全国的意义
  • 第十二章 乡村工业化
  • 华阳桥公社的工业增长
  • 建筑与运输
  • 资本和工资开支
  • 从全国看华阳桥
  • 集体企业对个体企业
  • 从比较角度看华阳桥
  • 第十三章 乡村发展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二元对立
  • 政治理论的作用
  • 工作动机与农业生产
  • “大跃进”时期(1958—1960)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 “毛主义”的作物选择
  • 八十年代的改革
  • 过去的集体制与今日的改革之对照
  • 第十四章 半农半工的村庄
  • 没有城市化的乡村工业化
  • 乡村就业的等级
  • “走后门”
  • 城乡差别
  • 村庄和家庭的内部分层
  • 第三编 结语
  • 第十五章 一个总结
  • 内卷型商品化的市场结构
  • 国际资本主义与内卷化的小农经济
  • 商人的作用
  • 1850年以后的商品化
  • 商品化与村社
  • 集体制下的内卷化
  • 乡村工业化与经济多样化
  • 家庭农业的复归
  • 村庄与国家政权
  • 从全国看长江三角洲模式
  • 第十六章 几点思考
  • 中国的人口密度
  • 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
  • 中国历史上的城乡关系
  • 附录
  • 附录A 长江三角洲8个村庄的社会经济轮廓
  • 附录B 长江三角洲的人口与耕地面积
  • 附录C 明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镇市的形成与演变
  • 附录D 华阳桥种籽场大队的农业外就业(1950—1985)
  • 附录E 华阳桥公社以及中国乡村总产值构成的变化
  • 附录F 集体、联户和个体企业的收入
  • 引用资料
  • 访问座谈
  • 约谈村民
  • 引用书刊目录
  •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
  • 规范认识的危机
  • 一、中国的学术研究
  • 二、西方的学术研究
  • 三、两个理论
  • 四、一个规范认识
  • 五、多重悖论现象
  • 没有发展的商品化
  • 其他的悖论现象
  • 当代史
  • 引用书刊目录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