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律师日记》呈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实践,揭示基层司法的困境和思考。
内容简介
《律师日记》以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M县为研究范本,在4年时间内,作者以律师身份参与了该地区诉讼、调解等多种形式的司法实践活动。本书试图通过日记的形式有机多维地呈现西部落后地区诉讼个案全貌和具体法律情境下人、事之间的真实关联,真实还原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较为突出的农民工、离婚、故意伤害、走私等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来龙去脉,捕捉包括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律师群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镜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律师的工作手札,本书还尝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司法的现实是什么样的?所遭遇的困境有哪些?基层(农村)治理法治化路径应当怎么走”等问题给出相应思考。本书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兼职律师。
目录
- 版权信息
- “法律实践研究丛书”总序
- 代序不一样的风景
- 导言
- 在M市办案的基本条件介绍
- 当事人vs.律师
- 法律“辅导课”
- 有关“饭局”
- “饭局”的用途
- 虚构的“饭局”
- 拒付顾问费
- “收礼”这件小事
- “临阵换将”
- 法律工作者[1]百态
- 法律工作者二三事
- 虎头蛇尾的人民调解
- 心不在焉与夸海口
- 游走乡村的“民间法师”
- “热心人”
- 边学边干
- 律师执业中的苦涩
- 风雪赶路人
- 残酷的淘汰
- 同行是冤家
- 大律师vs.小律师
- 做个有操守的法律工作者
- 市井烟火
- 清官难断的夫妻事
- “原罪”恐惧
- 离婚的“经济账”
- 分手协议
- 棒打鸳鸯
- “黑户”孩子
- 分手快乐
- 啼笑因缘
- 漫长的离婚
- 重男轻女
- 涉婚案件背后的两个问题
- 芸芸众生相
- 庭审“后援团”
- “急诊律师”
- 鸡飞蛋打
- “朋友圈”里的名誉侵权案
- 田地里的厮打
- 小状纸,大名堂
- 建筑农民工的恩怨
- “农民工讨薪”的异化
- 讨薪猫腻
- 讨要“欠薪”的诉讼马拉松
-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中的蹊跷
- 有益的调解
- “说书”的妇人
- “泼辣人妻”
- 高墙内外
- 犯罪中的“悲剧”
- 飞来横祸毁全家
- 一桩走私运输毒品案
- 家门不幸
- 姑嫂大战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家贼难防
- “遇见”看守所
- 有趣的陪聊
- 花季的眼泪
- 艰难的会见
- 弄人的造化
- 法官印象
- 立案庭的故事
- 一波三折
- 立案庭法官的郁闷
- 裁判中的民事法官
- “送达”中的智斗
- “良心”法官
- 有求必应的派出所
- 见证“人命”谈判
- 负责到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