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全新视角的盛世启示录。以经济学思维和数据分析方法,透视盛世的缔造密码。

内容简介

盛世的缔造不在一朝一夕。汉帝国最低调的盛世“昭宣中兴”,开始于汉景帝的文治武功;唐帝国的巅峰“开元之治”,肇始于武则天的官职改革;而朱元璋的制度创新与吏治实践,奠定了明帝国的骄傲“永乐盛世”。

本书作者李晓鹏,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新进入中华两千年帝制历史。制度的破旧立新、机构的创新设置、困境的有效应对,共同缔造了汉、唐、明的盛世。一代代帝王总结前朝治乱得失,创新性地探索与变革,使帝国的内政、经济、社会有序运转,传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中华文明如何在诸多古文明中脱颖而出,传承至今?帝制制度如何一步步确立,又在文明传承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帝制时代的治乱得失留下了哪些治理经验?本书以全新视角,总结出与众不同的盛世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农耕中国:从汉武帝的反击说起
  • 第一章 由文明诞生至大唐盛世 帝国制度逐步确立
  • 一、大河文明:农耕帝国起源之谜
  • 二、天佑中华:华夏文明的特殊之处
  • 三、帝制时代:郡县制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 四、秦亡汉兴:汉武帝的“反‘封建’”斗争
  • 五、魏晋风度:门阀政治的终极产物
  • 六、佛教西来:魏太武帝和周武帝对佛教的世俗化改造
  • 七、杨坚复辟:中央集权的回归
  • 八、科举革命:走向鼎盛的帝国
  • 第二章 由大唐盛世至元朝灭亡 无法摆脱的兴衰宿命?
  • 一、盛极而衰:中华帝国无法突破的300年大限
  • 二、黄巢起义:藩镇的崛起与关中地区的兴衰
  • 三、苟且偷生:“杯酒释兵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 四、大元进士:在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中抉择的汉民族精英
  • 第三章 吏治之思 朱元璋反腐的历史逻辑
  • 一、另类“暴君”:不被理解的朱元璋
  • 二、反腐风暴:布衣天子的心路历程
  • 三、官不聊生:明初官员的工资水平分析
  • 四、山头之争:立国初期的权力斗争
  • 五、丞相造反:“胡惟庸谋反案”
  • 六、孤注一掷:胡惟庸造反的真伪与可行性
  • 七、血流成河:朱元璋的艰难选择
  • 第四章 大明盛世 明初的制度设计
  • 一、监察独立:设立锦衣卫制度的意义
  • 二、《逆臣录》:蓝玉谋反的证据与动机
  • 三、反腐疑云:诛杀功臣还是反腐倡廉?
  • 四、分权而治:亲王、文臣、武将的分工与制衡
  • 五、创立东厂:特务机构还是监察机构?
  • 六、“洪武之治”:朱元璋的反腐败失败了吗?
  • 七、远迈汉唐: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疆域的扩张
  • 八、天子戍边:“土木堡之变”与定都北京的战略意义
  • 第五章 “成化中兴” 帝国制度的有效运行
  • 一、烽烟四起:成化初年的国家乱局
  • 二、荆襄平乱:少年皇帝的铁血政策
  • 三、编户齐民:军事镇压之后的社会治理
  • 四、政通人和:古代专制政府存在的价值
  • 五、专家治国:科举考试和人才历练制度
  • 六、储君之路:明朝的太子培养制度
  • 七、鸟尽弓藏:韩雍致仕与两广治理
  • 第六章 太监汪直 盛世的危机初露端倪
  • 一、贪腐黑幕:死在西厂大牢里的建宁卫指挥使
  • 二、弹劾西厂:内阁与六部九卿的强烈抗议
  • 三、反戈一击:被妖言击落的帝国首辅
  • 四、狠心治国:不换思路就换人的成化皇帝
  • 五、文官堕落:社会精英的利益集团化
  • 六、成化犁庭:进剿建州女真
  • 七、奇袭威宁海:直捣鞑靼王庭的奇功
  • 八、帝国铁骑:冶金技术与中原王朝的盛衰
  • 九、英雄末路:汪直获罪与明宪宗晚年怠政
  • 第七章 “儒家圣君” 盛世因何而结束?
  • 一、尧舜之君:弘治皇帝的人生理想及其破灭
  • 二、以德治水:弘治年间治理黄河的教训
  • 三、以德制夷:鞑靼入贡与王越之死
  • 四、叶淇变法:政商结盟与“开中法”的废弃
  • 五、千年一问:财富都去哪儿了?
  • 六、党争误国:开拓西洋与征讨安南的搁浅
  • 七、清理门户:文官精英利益集团化的再加强
  • 八、“虞台岭之败”:拉开明朝大变革的序幕
  • 第八章 治乱得失 帝国如何走向盛世?
  • 一、三大“圣君”: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施政得失
  • 二、儒家理想:人性中的善恶与政府治理的首要任务
  • 三、“武周革命”: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国方略及其效果
  • 四、“雄猜之主”:朱元璋、武则天、汉武帝的铁腕治吏及其效果
  • 五、景武霸业:汉景帝与汉朝酷吏政治的发端
  • 六、仁不秉政:“仁宣之治”与明朝衰落的开始
  • 七、盛世基业:大繁荣的政治基础与潜在的危机
  • 尾声
  • 附录 重述伟大中华史
  • 一、从汉武帝“晚年悔过”事件的真伪说开去
  • 二、司马光为什么对野史小说感兴趣?
  • 三、儒家文官的崛起与道统观念的强化
  • 四、东林党人对明朝历史的扭曲和丑化
  • 五、研究历史有什么意义
  • 六、《汉书》中的《轮台诏》原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史明智

    杨士奇在内阁任职长达 40 余年,其中担任首辅 21 年。内阁在他的领导下,养成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非翰林不能入阁。因为杨士奇和杨荣都是从翰林院提拔起来的,所以就喜欢提拔自己在翰林院的门生弟子。慢慢地,内阁就形成了这么一套规矩:内阁主要成员都在翰林院兼职,内阁首辅一般会担任翰林院的一把手,然后就会从翰林中挑选优秀的人来当自己的 “学生”,形成师生关系。这就建立起了比较稳固的利益同盟。然后首辅就会任用自己的学生做官、入阁。这样,辅臣退下来之后,他们的学生还在,就可以继续照顾他的利益,保持他的影响。这就有了 “非翰林不能入阁” 的传统。这个传统极大地加强了科举精英的利益集团化,用师生之间的裙带关系来取代任人唯贤和政绩考核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封闭了地方上实干派官员的晋升之路。一个人考中进士之后,最重要的不是到地方上历练,而是赶紧到翰林院混日子,等着被首辅大人或者其他阁臣相中,当他们的 “学生”,然后就可以平步青云,等着入阁拜相了。为什么喜欢提拔翰林而不喜欢提拔基层实干派官员呢?因为翰林没有政治资本,是否被重用全凭领导的 “眼光”,受到提拔任用就必须向领导个人效忠,报效 “知遇之恩”;实干派在地方上有资历、有政治资本,出了成绩晋升是应该的,提拔上来后未必买领导的账。所以用翰林更有利于扶植私人势力。这样,在明代最有名的 “三杨内阁” 主持下,内阁大臣带头贪污;带头纵容子女违法犯罪;带头拉帮结派,提拔亲信,又互相袒护;共同劝诫皇帝要宽厚仁慈、不要随便处罚犯了错误的官员或将领。他们这样做,当然被官僚集团交口称赞,视其为大贤臣。但是,整个国家的官僚体系,腐化堕落的速度大大加快了。看起来,明朝是亡在女真手上,实则亡在大明自己,亡在皇帝,更亡在文官利益集团。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为帝制唱赞歌

      这本书如果 10 年前出版,肯定会被骂死,现在出版也让不少人不舒服,和湛旭彬的观点正好是两极(《活在洪武时代》《秦制两千年》)。前三分之一讲中国大一统的必然性和优越性,这些观点已经慢慢让大众接受,可读。后面重点讲明史,就有点翻案性质的论述,从这里也可出,中国学者写史,文字流畅易读,故事性强,但也参杂太多个人倾向,最好两边观点的书一起读,帮助自我修正。现在基本已经明晰西方古代是 “封建模式”,中国是 “帝国模式”,按照帝国政治设计,官僚集团应该和地主富豪阶级脱钩,也就是说做官的就不应该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或财富,当地主富豪就不应该做官。只有这样,政治权力才能制衡经济权力,保障社会公平。如果官员不能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通过被动受贿,或者主动出击强取豪夺别人土地等形式,变成了大地主、大富豪时,慢慢地,他们的利益就跟地主富豪一致了,掌握大量土地和财富的人同时也掌握政治权力,也就是恢复了 “封建制度”。打击和分化 “贵族” 是帝国长期的任务,黄仁宇分析明史,除了皇族,外戚都不能传三代。帝国通过科举模式完成阶层跃迁,但如何制衡官员,明朝是依靠 “东西厂” 的宦官来监察平衡。本书还主要抨击宋朝的官贵民贱(官员俸禄很高,百姓税负高),而明朝民间税负低,官员薪俸也是最低的。王朝的衰落,还是统治者从小深锁禁宫,不接地气,读的都是书本知识,儒家经典属于君子理想状态,治国安邦需要灵活的身段和现实的手段。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的农耕人口在汉朝时期就达到了五六千万人。北方的匈奴以游牧为主,能够养活的人口也就几十万,再英明的君主也没办法突破这个人口供养的上限。这点儿数量的人口进入中原,就好像河流汇入大海,不管河水有多么浑浊,哪怕像黄河一样全是泥沙,流进来之后泥沙也会冲散、消失。稳定的农耕生活远比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过着舒服,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以后很快就会放弃游牧,改为农耕。因此,尽管中原政权多次因为自身的腐朽而被北方游牧民族击败,但中原农耕文明仍长盛不衰,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人口数量还一直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增加。汉民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情况,在中华帝国 2000 年的历史中也始终没有发生过变化。

          1
          评论
        • 查看全部72条书评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