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旨在较为系统地勾勒、梳理百年以来清史研究的基本线索,揭示其突出的问题意识和主要关切,总结其研究成绩。

内容简介

清代经济史跨越古代和近代,并且晚清时期更增加了大量古代经济史所未有的新内容,从而使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超历代。

然而,如果不拘泥于过于细化的具体领域,而从研究思路和解释框架上来观察,则纷繁芜杂、数量庞大的清代经济史研究成果,其实大致不出三种范式的笼罩: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指导下、以生产关系为基准的革命史范式,其二是以生产力为指归的现代化范式,其三则可以称为是以内部视角为指引的“中国中心观”范式。这三种范式虽然兴起有先后,但在研究实践上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也不意味着后起者一定优于先起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言 清代经济史研究的范式与范式转换
  • 第一章 清代经济史研究的发端及其早期发展
  • 第一节 清代经济史研究的发端问题再考察
  • 第二节 社会史论战时期的清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三节 全面抗战后清代经济史研究的进展
  • 第二章 以生产关系为主线的清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一节 封建经济论
  • 第二节 资本主义萌芽论
  • 第三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论
  • 第三章 现代化范式主导下的清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一节 市场经济论
  • 第二节 产业经济论
  • 第三节 经济现代化论
  • 第四章 “中国中心观”取向与清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学界的“中国中心观”及其基本理路
  • 第二节 中国学界对清代经济内在发展线索的追寻
  • 余论 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经济社会史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