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丧服礼制的规范与实践、母子于生活中的互动实态、文化理念对母职典范的形塑等多重面向,考察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从东晋于氏据“礼”抗争、上表争子的例子出发,揭露母职经验对女性自身的特殊意义,以及可能引发的对父系制度的根本挑战,勾勒中古女性在一妻多妾的士人家庭中因身份变化扮演的不同角色。

真正的“女性史”立场可以为史学研究开启何种视野?史学研究又能够为现实的生命经验提供何种参照?本书给出了一个充满锐气的答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绪论:从东晋于氏上表谈起
  • 第一节 楔子——于氏的故事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检讨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父系观点下的母子人伦:以丧服制度为主的考察
  • 第一节 丧服制度所表现的人伦关系
  • 第二节 亲生母子间的服丧规范分析
  • 第三节 非亲生母子的服丧规范分析
  • 结论
  • 第三章 孝子观点下的为母服丧
  • 第一节 魏晋时期庶子为生母服丧的变革
  • 第二节 魏晋时期子为出母服议
  • 第三节 汉晋间与嫁母服相关的礼议
  • 结论
  • 第四章 荣辱与共的母子关系
  • 第一节 嫡庶之辨
  • 第二节 母子一体
  • 第三节 父命与贵嫡对母子人伦的影响
  • 结论
  • 第五章 儒家文化下的母恩子孝
  • 第一节 生我劬劳
  • 第二节 贤母之教
  • 第三节 母命难违
  • 第四节 母子情长
  •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为母经验挑战父系制度
  • 第一节 双刃之剑——母职的力量
  • 第二节 一个母亲的观点:养为己子
  • 第三节 父系制度对母职的控制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是台湾学者郑雅如的硕士论文,为早期探索魏晋时期亲子关系的前期拓展之作。郑雅如指出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在母子情感与父系制度之间有着微妙复杂的融合与对抗。母亲为家族诞育子嗣、培养贤子,将父系文化的价值观念灌输在儿子身上,也将自己的生命实践寄托于儿子的功成名就。继承家主的孝子为母伸情,儿子跻登贵位或成就大业,亦往往 “母以子贵”,抬高了母亲被压抑的地位,松动父系制度对母子关系的控制。但是父亲的至尊地位并未动摇,母子即使情感深厚,也抗拒不了父命的绝对权力,这在父命母出及儿子奉父命出继的事例中最清楚不过。父系家族对母职的控制,借由礼制刻意压低母亲的地位;在生育文化的压力下,“强迫” 女性必须生育,性别分工将养育子嗣的责任交给母亲,并借由史传称扬塑造理想的母亲形象,利用女性的母职为父系家族传承服务。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凤凰出版社

    江苏凤凰出版社有限公司,原名江苏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3月,是一家以整理出版中国文、史、哲古籍及其研究著作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出版期刊两种:《古典文学知识》《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耗时十七年的大型元代文献总集《全元文》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2007年,宋代“四大书”之首的《册府元龟》(校订本)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8年,陆机文本研究的最新成果《陆士衡文集校注》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2010年,江苏学人文集整理项目《赵翼全集》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1年,《台湾简史》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2年,《宋代文学编年史》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13年,《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16年,《文心雕龙解析》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2018年,又获第二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2018年,《李太白全集校注》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1年,《文选旧注辑存》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