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教育公平的道路筚路蓝缕,画卷波澜壮阔,成就普惠全民,经验贡献世界。

内容简介

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70周年的献礼作品。全面系统总结共和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艰苦卓绝、成就辉煌地推进教育公平的理念、政策、举措和经验,展现在全世界中国独树一帜的教育公平道路。著作注重思想性、历史感、国际比较,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讲中国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导论:教育公平的中国模式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世界意义
  • 一、教育的外在价值
  • 二、教育的内在价值
  • 三、教育的社会凝聚力价值
  • 第二节 以为民理念引领教育公平
  • 一、学校向工农开门,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
  • 二、立足国情,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
  • 第三节 以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 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 二、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 三、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四、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
  • 第四节 以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 一、倾斜政策
  • 二、资助政策
  • 三、对口支援政策
  • 第五节 以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 一、依法治教,为教育公平奠定法律基础
  • 二、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三、建立督导问责制度,保障教育公平切实推进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观
  • 第一节 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 一、建国之初向工农兵开门办学,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 二、改革开放后以改革发展促公平,提高教育公平的质量
  • 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优质均衡的教育
  • 第二节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 一、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 二、立足社会公平,解决教育公平的中国问题
  • 第三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全面发展的教育公平
  • 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三、面向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 第一节 教育公平国家政策的形成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从面向工农大众到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 二、改革开放之后: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均衡发展”
  • 三、21世纪以来:正式提出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 第二节 教育公平国家政策的制度含义
  • 一、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第一原则
  • 二、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
  • 三、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长期目标
  • 四、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强制行动
  • 五、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全面指南
  • 第三节 教育公平国家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 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 三、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四、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点是扶持困难群体
  • 五、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 六、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 七、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 第四章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 第一节 扩大资源破解“入园难”
  • 一、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 二、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
  • 三、优化布局,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 第二节 提升水平寻解“入好园难”
  • 一、全面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
  • 二、注重保教结合,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 三、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着力普惠化解“入园贵”
  • 一、加大政府投入,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二、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 三、规范发展民办园,遏制过度逐利行为
  • 第五章 艰苦卓绝地普及义务教育
  • 第一节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一、明确目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二、两条腿走路,实现“一无两有”
  • 三、宪法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 第二节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一、决心如磐,迎难而上定大计
  • 二、重点突破,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
  • 三、基本普及,实现历史性跨越
  • 第三节 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
  • 一、攻坚克难,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
  • 二、实现免费,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三、提高质量,控辍保学,树立第一人口大国的义务教育丰碑
  • 第六章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大
  • 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大
  • 三、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生源差距大
  • 四、弱势群体难以享受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
  •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
  • 一、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二、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压实省级政府职责
  • 三、高度关注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 四、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五、启动国家义务教育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级政府统筹
  • 一、制定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
  • 二、明确各省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
  • 三、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 四、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 五、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教育对口支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 第四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级政府行动
  • 一、优化县级政府各部门协同履职
  • 二、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改造,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 三、加强教师交流与培训,缩小校际师资差距
  • 四、体制机制创新,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五节 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迈进
  • 一、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呼唤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 三、未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间表
  • 第七章 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
  • 第一节 面向人人职业教育的政策形成
  • 一、逐步追求职业教育发展面向人人的价值(1949—2009)
  • 二、政策文件中正式出现“面向人人”概念(2010—2016)
  • 三、逐步深化面向人人发展职业教育(2017—)
  • 第二节 面向人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
  • 一、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大幅度扩大了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 二、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广泛地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 三、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渗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四、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得到确认,提升了劳动者的尊严
  • 第三节 面向人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 一、依托产业经济,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
  • 二、协调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充分发挥双方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 三、以规模发展、质量提升服务全体学生,关注每个人
  • 第八章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 第一节 从人民助学金到多元资助体系
  • 一、人民助学金制度的建立和调整
  • 二、改革开放后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的结合
  • 三、多元学生资助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奖、助、勤、贷、免”实现“应助尽助”
  • 一、奖学金体系
  • 二、助学金体系
  • 三、勤工助学体系
  • 四、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 五、学费减免体系
  • 第三节 学生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 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空前完善
  • 二、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快速增加
  • 三、学生资助内涵不断丰富
  • 四、学生资助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
  • 五、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 第九章 实现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
  • 第一节 从慈善到权利: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机会
  • 一、探索:特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949—1977)
  • 二、起步:特殊教育突破普及初等教育最薄弱的环节(1978—1990)
  • 三、追赶:特殊教育“同步”实施义务教育(1991—2000)
  • 四、普及:特殊教育面向95%以上的残疾儿童(2001—)
  •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健全特殊儿童教育体系
  • 一、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
  • 二、以普通学校为主体
  • 三、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
  • 四、两头延伸,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 第三节 从隔离到融合:提高特殊儿童教育质量
  • 一、随班就读的磨砺前行
  • 二、融合教育的发展攻坚
  • 三、未来展望
  • 第十章 “两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 第一节 “两为主”政策的背景
  • 一、制度排斥:上不了学
  • 二、经济排斥:上不起学
  • 三、文化排斥:上不好学
  • 第二节 “两为主”政策的出台
  • 一、控制阶段
  • 二、接纳阶段
  • 第三节 “两为主”政策的完善
  • 一、完善“两为主”政策:攻克制度排斥的最后堡垒
  • 二、全纳教育: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新思路
  • 第十一章 保障女童平等受教育权利
  • 第一节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 一、平等接受扫盲教育和小学教育(1949—1976年)
  • 二、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977—1989年)
  • 第二节 平等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
  • 第三节 平等接受终身教育
  • 第四节 平等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 第五节 为女童平等接受教育创造有利环境
  • 一、把性别主流作为关注点
  • 二、把促进性别平等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
  • 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提供法律政策制度保障
  • 四、尊重女童特点,为女童接受平等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 五、实施女童、妇女教育项目
  • 第十二章 重点支持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一节 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 一、设立民族教育专门工作机构
  • 二、完善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三、支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 四、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优惠政策
  • 五、增强教育对口支援实效
  • 第二节 聚焦重点难点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 一、科学稳妥地推行双语教育
  • 二、提升内地民族班办学水平
  • 三、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
  • 四、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
  • 五、加快推进民族教育现代化
  • 第三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一、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 二、加强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
  • 三、培养民族地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 第十三章 指向公平的高考改革
  • 第一节 指向权利公平、标准公平的制度设计
  • 一、权利公平和起点公平:报考条件和照顾政策
  • 二、高校大扩招,增加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 三、清理、规范高考加分政策
  • 四、统一考试、统一录取让“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深入人心
  • 第二节 指向程序公平、机制公平的措施落实
  • 一、以规范操作严格遵守招生纪律,保证程序公平
  • 二、以“阳光工程”、信息公开助力高校招生公平
  • 三、以平行志愿实现“优绩优录”、结果公平
  • 第三节 指向城乡公平、补偿公平的政策保障
  • 一、定向招生和农村专项计划扩大农村和基层学生的录取机会
  • 二、对残疾考生的照顾
  • 三、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 第四节 指向更加公平的新高考改革
  • 一、三位一体:选人功能、育人功能和社会公平守护功能的结合
  • 二、两翼齐飞:新高考改革在“科学”选拔和“公平”选拔上同步发力
  • 三、新高考改革对更加科学的公平的追求
  • 第十四章 深入校内的教育公平追求
  • 第一节 制度建设保障校内公平
  • 一、把校内公平写进国家法律
  • 二、校内公平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基本价值取向
  • 三、推进校内公平的地方表达
  • 第二节 学校改革让内部公平落到实处
  • 一、学校章程建设中的支撑机制
  • 二、教学管理中的差异性公平
  • 三、从“单一”走向“多样”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 四、班级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 第三节 因材施教把握校内公平关键
  • 一、教师行为影响学生的公平感
  • 二、从“一视同仁”到“因材施教”
  • 三、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
  • 第四节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启校内公平新征程
  • 一、学生发展:让“特点”成为“亮点”
  • 二、让学生学会选择
  • 三、学习科学引领下的学习改革
  • 第十五章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
  • 第一节 信息化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工具
  • 第二节 促进教育公平的信息化措施越来越精细
  • 一、网络:从“校校通”“班班通”到“人人通”
  • 二、资源:从大课、微课到自适应资源
  • 第三节 均衡·优质·个性的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强化
  • 一、均衡层面:学校开齐课
  • 二、优质层面:学校开好课
  • 三、个性层面:服务学生适性发展
  • 第四节 信息化适宜性方法多路径并进
  • 一、多种方式建设优质资源,促进普及共享
  • 二、多种形式开展扩强扶弱,实现全国均衡发展
  • 三、多个角度探索有效路径,坚持试点与示范先行
  • 第五节 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二、通过多种信息化方式助力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 结语 努力让14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