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7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言文太难读不懂?法家的权、术、势套路太深看不清?北大中文系教授字斟句酌,带你深度解读《韩非子》。
内容简介
《韩非子》一书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全部思想成果,构建了以任法、用术、重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被后人视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本书共选取《韩非子》一书中203个相对比较完整、叙事性较强的段落,归纳为十六个主题,每个段落的解读由四部分构成:1.原文;2.注释;3.译文;4.解说,注释细密,译文精准,解说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既具备古籍整理的专业性、严谨性,又突出着眼于古代文献的可读性、趣味性。
本书著者邵永海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钻研《韩非子》多年,专业素养深厚,希望通过这样的架构设计,尝试由正确理解古代字词的含义以及用法入手,顺达理解句义、篇义,再由此认识整个文献的架构体系、作者的思想倾向等,希望做一种正确的古文阅读示范,探索重新认识古代经典的方法和途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权力的涵义
- 1. 谁的江山?
- 2. 权力的快感
- 3. 家国权力格局中的父兄
- 4. 全是套路
- 5. 龙发大水冲龙庙
- 6. 卖国的资格
- 7. 空空荡荡的朝廷
- 8. 难产的太子
- 9. 活在恐惧里的王储
- 10. 止痛药、雄心与远方
- 11. 海里的大鱼
- 12. 神仙斗法
- 13. 沉默是金
- 14. 隔墙有耳
- 15. 卫嗣公的明察
- 二、 趋利避害的人往
- 1. 欲不欲
- 2. 一颗不存在的美珠
- 3. 卫人嫁女的启示
- 4. 富有涯乎?
- 5. 臣民是逐水草的鹿
- 6. 断发与断颈
- 7. 公仪休爱吃鱼
- 8. 禁止厚葬
- 9. 用爱杀人
- 10. 荣誉杀人
- 11. 操其利害之柄以制之
- 12. 报答
- 1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三、 雪臣关系的大义
- 1. 君臣论君臣
- 2. 疯狂的石头
- 3. 不为君主所用则死
- 4. 赵简子敢用阳虎的底气
- 5. 君主是怎样成为木偶的?
- 6. 王朝的掘墓人
- 7. 君主怎样才能享受喝酒的快乐?
- 8. 君臣之间无恩谊
- 9. 弥子瑕的贤德和他的罪
- 10. 祸从口出
- 11. 不必玩命
- 12. 驯服动物与驯服臣民
- 13. 国君做戏
- 四、 雪主的道术
- 1. 权势不可以借人
- 2. 仁慈是一种权力
- 3.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 4. 勤政爱民的燕君子哙亡国记
- 5. 韩宣王的叹息
- 6. 吃禾苗的小黄牛
- 7. 韩昭侯的破裤子
- 8. 请不要爱我
- 9. 英明的君主无爱
- 10. 韩昭侯的小把戏
- 11. 无所逃隐的君心
- 12. 不受蒙蔽的权术
- 13. 没有底儿的玉巵
- 14. 南门外的牛粪与权术
- 15. 全知全能的王
- 16. 装神弄鬼
- 五、 为臣之道
- 1. 五壅
- 2. 两头蛇的故事
- 3. 贤能的奸臣
- 4. 同床异梦
- 5. 近臣的影响力
- 6. 借势
- 7. 春申君杀子
- 8. 外市
- 9. 国中饱
- 10. 国有鼠灾
- 11. 男人的嫉妒
- 12. 兼官
- 13. 各司其职
- 14. 可怜的美人
- 15. 警惕投己所好的下属
- 六、 信赏必罚
- 1. 守法之臣
- 2. 咱家的法
- 3. 精美的丝带与被休的妻
- 4. 一个囚犯与一座城市
- 5. 十仞之城与千仞之山
- 6. 怎样处理往街道上扔垃圾的人?
- 7. 乱世用重典
- 8. 法与情的冲突
- 9. 请托
- 10. 孔子救火
- 11. 分谤
- 12. 严酷的法与仁慈的心
- 七、 用人原则
- 1. 薄疑的洞见与困境
- 2. 管仲识人
- 3. 西门豹治邺
- 4. 卖房“治学”的中牟人
- 5. 乐羊食子
- 6. 温柔敦厚秦西巴
- 7. 偏心的伯乐
- 8. 赶走伯乐
- 9. 礼贤下士之祸
- 10. 酒酸的秘密
- 11. 管鲍之交的主流解读
- 12. 孤掌难鸣
- 13. 孔子在宋国求官何以失败?
- 14. 杀乱臣与防巧臣
- 15. 什么是最可靠的用人原则?
- 八、 国与国的阴谋与阳谋
- 1. 内乱
- 2. 根除人才
- 3. 国际政治中的利益计算
- 4. 被坑了
- 5. 远水不救近火
- 6. 打什么旗号很重要
- 7. 为民诛之
- 8. 争于腠理
- 九、 政治与诚信
- 1. 信任的条件
- 2. 诚信的力量
- 3. 诚信教育的范例
- 4. 为政者信用破产的代价
- 5. 诚信与战争
- 6. 吴起表信
- 7. 忠信和诈伪的选择困境
- 8. 流言的威力
- 9. 夔为何只有一只脚?
- 10. 无中生有的白马
- 11. 乐正子春的信用
- 十、 语言的艺术
- 1. 说话之难
- 2. 说话有风险,开口须谨慎
- 3. 说话之难,难于上青天
- 4.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之一)
- 5.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之二)
- 6.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之三)
- 7.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之四)
- 8. 该怎样说话?
- 9. 官场语言之妙与君臣关系之窍
- 10. 说谎成癖
- 11. 听话的偏见
- 12. 过度包装
- 十一、 做人的道理
- 1. 自胜之谓强
- 2. 做人要低调
- 3. 心不在焉
- 4. 善抱不脱
- 5. 为道义还是为利益?
- 6. 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 7. 不与恶贯满盈者同归于尽
- 8. 三虱争地
- 9. 要命的端庄
- 10. 是是非非如何评说?
- 11. 不可得罪小人
- 12. 狗为什么吠主人?
- 13. 抱团取暖
- 14. 树人
- 十二、 韩非的幽默
- 1. 吹牛
- 2. 卜太太的故事(之一)
- 3. 卜太太的故事(之二)
- 4. 恬淡恍惚的卖猪人
- 5. 难以理喻的郑县人
- 6. 尽信书不如无书
- 7. 守株待兔
- 8. 怎样识别骗术?
- 9. 不死之药
- 10. 向东跑的疯子
- 11. 好心办坏事
- 12. 神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 13. 利益不同者不同心
- 14. 身边人
- 十三、 生活的智慧
- 1. 巧匠无用武之地
- 2. 画鬼容易画马难
- 3. 大蛇、小蛇与主仆
- 4. 郢书燕说与六经注我
- 5. 墨子的木鸢
- 6. 得失之间
- 7. 大鼻子与小眼睛
- 8. 傲慢与自尊
- 9. 毁树容易种树难
- 10. 烈马为什么不踢人?
- 11. 钓名
- 12. 君子不言人之恶?
- 13. 看清大形势
- 十四、 政治的味道
- 1. 过家家与宏大叙事
- 2. 举国化一者亡
- 3. 韩非的大葫芦
- 4. 纣王的象牙筷子
- 5. 无处可逃
- 6. 名义问题
- 7. 圣君商汤逼死贤士务光
- 8. 自见之谓明
- 9. 厉怜王[1]
- 10. 心里有事
- 11. 娴静如处女的为政者
- 12. 子产听声破案
- 13. 难得糊涂
- 十五、 跟韩非读《老子》
- 1. 上德不德
- 2.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 3.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 4. 仁义与公义
- 5. 六亲不和有孝慈
- 6. 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 7. 重积德则无不克
- 8. 礼繁者,实心衰也
- 9. 美丽而愚蠢的前识
- 10. 治大国若烹小鲜
- 11. 大象的形象
- 12. 道可道,非常道
- 13. 祸莫大于不知足
- 14. 伟大的雕刻家与煞风景的列子
- 15. 慈母之勇
- 16. 学不学
- 十六、 韩非的心声
- 1. 许由的尴尬与韩非的痛苦
- 2. 堂谿公给韩非讲做人的道理
- 3. 苟利国家生死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