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Oracle 12c新手指南:核心概念、安装、配置、管理、编程、备份、恢复、高可用性及SQL、PL/SQL语言。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Oracle新手所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展示了Oracle Database 12c强大的企业级数据库功能,内容包括Oracle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管理、编程、备份与恢复、高可用性等,另外还较为深入地介绍了SQL和PL/SQL查询语言,以便读者更好地管理大型数据库。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译者序
  • 作者简介
  • 本书合著者简介
  • 技术编辑简介
  • 致谢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Oracle Database 12c基础知识
  • 1.1 定义数据库
  • 1.2 熟悉数据库的特性
  • 1.2.1 共享
  • 1.2.2 存储
  • 1.2.3 数据一致性
  • 1.2.4 数据完整性
  • 1.3 了解何时使用数据库
  • 1.4 了解Oracle Database 12c的架构
  • 1.4.1 共享内存
  • 1.4.2 系统支持进程
  • 1.4.3 操作系统文件
  • 1.5 处理Oracle数据库中的对象
  • 1.5.1 表
  • 1.5.2 视图
  • 1.5.3 同义词
  • 1.5.4 存储对象
  • 1.6 在Oracle数据库中处理数据类型
  • 1.6.1 变长字符VARCHAR2
  • 1.6.2 数字
  • 1.6.3 日期时间
  • 1.6.4 CLOB/BLOB
  • 1.7 结合:对象和数据类型
  • 1.8 与数据交互
  • 1.8.1 SQL*Developer
  • 1.8.2 sqlplus
  • 1.8.3 PL/SQL
  • 1.9 了解Oracle Database 12c的新功能
  • 1.9.1 可插拔数据库
  • 1.9.2 应用开发
  • 1.9.3 可用性
  • 1.9.4 商业智能和数据仓库
  • 1.9.5 压缩和归档
  • 1.9.6 总体数据库功能
  • 1.9.7 网格功能
  • 1.9.8 可管理性
  • 1.9.9 性能
  • 1.9.10 安全
  • 1.9.11 XML DB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2章 安装Oracle
  • 2.1 研究和规划安装
  • 2.1.1 定义系统需求
  • 2.1.2 安装Linux
  • 2.2 安装操作系统
  • 2.3 熟悉Linux
  • 2.4 选择要安装的组件
  • 2.5 安装Oracle软件
  • 2.5.1 数据库配置助手
  • 2.5.2 验证安装
  • 2.5.3 小结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3章 访问和获取数据
  • 3.1 了解SQL语句的组成部分
  • 3.1.1 DDL
  • 3.1.2 DML
  • 3.2 使用基本的insert和select语句
  • 3.2.1 insert语句
  • 3.2.2 select语句
  • 3.3 使用简单的WHERE子句
  • 3.3.1 在WHERE子句中使用AND/OR
  • 3.3.2 在WHERE子句中使用NOT
  • 3.3.3 在WHERE子句中使用范围搜索
  • 3.3.4 在WHERE子句中使用搜索列表
  • 3.3.5 在WHERE子句中使用模式搜索
  • 3.3.6 WHERE子句:常用运算符
  • 3.4 使用基本的update、delete和merge语句
  • 3.4.1 update语句
  • 3.4.2 delete语句
  • 3.4.3 insert语句
  • 3.4.4 使用基本的merge语句
  • 3.5 对数据排序
  • 3.6 使用函数:字符串函数、数值函数、聚合函数(不分组)
  • 3.6.1 字符串函数
  • 3.6.2 数值函数
  • 3.6.3 聚合函数
  • 3.7 使用日期和数据函数(格式化和按时间顺序排列)
  • 3.7.1 日期函数
  • 3.7.2 特殊格式的日期数据类型
  • 3.7.3 嵌套函数
  • 3.8 运用连接(ANSI与Oracle):内连接、外连接和自连接
  • 3.8.1 内连接
  • 3.8.2 外连接
  • 3.8.3 自连接
  • 3.9 学习GROUP BY和HAVING子句
  • 3.9.1 GROUP BY子句
  • 3.9.2 HAVING子句
  • 3.10 了解子查询:简单子查询和带有相关比较连接的子查询
  • 3.10.1 简单子查询
  • 3.10.2 带有连接的相关子查询
  • 3.11 使用集合运算符:UNION、INTERSECT、MINUS
  • 3.11.1 UNION
  • 3.11.2 UNION ALL
  • 3.11.3 INTERSECT
  • 3.11.4 MINUS
  • 3.12 使用视图
  • 3.13 学习序列
  • 3.14 使用限制:联动到实体模型、类型、递延、执行、收集异常
  • 3.14.1 联动到实体模型
  • 3.14.2 类型
  • 3.14.3 延迟
  • 3.15 使用SQL*Plus格式化输出
  • 3.15.1 页和行大小
  • 3.15.2 页标题
  • 3.15.3 页脚
  • 3.15.4 格式化列
  • 3.15.5 将SQL*Plus输出写入到文件中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4章 数据库编程
  • 4.1 PL/SQL的定义和功能
  • 4.2 描述基本的PL/SQL程序结构
  • 4.3 定义PL/SQL数据类型
  • 4.3.1 有效字符
  • 4.3.2 算术运算符
  • 4.3.3 varchar2数据类型
  • 4.3.4 number数据类型
  • 4.3.5 date数据类型
  • 4.3.6 布尔数据类型
  • 4.3.7 varray数据类型
  • 4.4 在SQL*Plus中编写PL/SQL程序
  • 4.4.1 PL/SQL程序中的SQL
  • 4.4.2 PL/SQL游标
  • 4.4.3 游标FOR循环
  • 4.5 处理PL/SQL中的错误情况
  • 4.6 在程序中包含条件
  • 4.6.1 程序控制
  • 4.6.2 IF逻辑结构
  • 4.6.3 CASE语句
  • 4.6.4 LOOP循环
  • 4.6.5 WHILE循环
  • 4.6.6 FOR循环
  • 4.7 如何以及为何创建存储过程
  • 4.8 创建和使用函数
  • 4.9 调用PL/SQL程序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5章 数据库管理员
  • 5.1 了解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 5.2 执行日常运作
  • 5.2.1 架构与设计
  • 5.2.2 容量规划
  • 5.2.3 备份和恢复
  • 5.2.4 安全
  • 5.2.5 性能和调优
  • 5.2.6 管理数据库对象
  • 5.2.7 存储管理
  • 5.2.8 变更管理
  • 5.2.9 计划作业
  • 5.2.10 网络管理
  • 5.2.11 高可用性
  • 5.2.12 故障排除
  • 5.3 了解Oracle Database 12c架构
  • 5.3.1 模式
  • 5.3.2 段、区和块
  • 5.3.3 可插拔数据库
  • 5.3.4 逻辑模式结构
  • 5.3.5 存储结构
  • 5.4 Oracle Database 12c的操作模式
  • 5.4.1 操作模式
  • 5.4.2 启动容器数据库
  • 5.4.3 打开数据库的其他方法
  • 5.4.4 强制启动
  • 5.4.5 数据库和实例的关闭
  • 5.5 开始使用Oracle企业管理器
  • 5.5.1 实例配置
  • 5.5.2 用户会话
  • 5.5.3 资源使用者组
  • 5.5.4 其他工具
  • 5.6 了解数据库连接
  • 5.6.1 Oracle网络服务
  • 5.6.2 命令行实用程序
  • 5.6.3 连接
  • 5.6.4 维护连接
  • 5.6.5 定义位置
  • 5.6.6 连接描述符
  • 5.6.7 定义连接描述符
  • 5.7 管理数据库对象
  • 5.7.1 控制文件
  • 5.7.2 重做日志
  • 5.7.3 还原管理
  • 5.7.4 模式对象
  • 5.8 空间管理
  • 5.8.1 归档日志
  • 5.8.2 表空间和数据文件
  • 5.9 管理用户
  • 5.9.1 创建用户
  • 5.9.2 编辑用户
  • 5.10 管理数据库用户的权限
  • 5.10.1 授权
  • 5.10.2 授权的类型
  • 5.10.3 取消授权
  • 5.10.4 角色
  • 5.10.5 Oracle定义的角色
  • 5.10.6 创建并授予角色
  • 5.10.7 配置文件
  • 5.10.8 小结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6章 备份和恢复
  • 6.1 了解RMAN
  • 6.2 使用RMAN的理由
  • 6.3 了解存储介质
  • 6.4 检查RMAN的组件
  • 6.4.1 备份
  • 6.4.2 还原
  • 6.4.3 恢复
  • 6.5 调用RMAN
  • 6.6 了解RMAN命令
  • 6.7 RMAN通道综述
  • 6.8 检查RMAN配置
  • 6.9 探索备份命令
  • 6.9.1 数据库
  • 6.9.2 表空间
  • 6.9.3 数据文件
  • 6.9.4 控制文件
  • 6.9.5 服务器参数文件
  • 6.9.6 归档重做日志
  • 6.10 进行增量备份
  • 6.11 列出备份列表
  • 6.12 查看RMAN元数据
  • 6.13 使用RMAN还原
  • 6.14 了解RMAN恢复
  • 6.15 了解备份保留
  • 6.16 检查语法
  • 6.17 恢复表
  • 6.18 总结
  • 6.18.1 备份脚本
  • 6.18.2 还原和恢复脚本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7章 高可用性:RAC、ASM和Data Guard
  • 7.1 定义高可用性
  • 7.2 了解真正应用集群
  • 7.3 安装RAC
  • 7.4 测试RAC
  • 7.4.1 工作负载管理器
  • 7.4.2 ASM
  • 7.5 建立ASM实例
  • 7.6 创建ASM磁盘组
  • 7.7 使用ASMCMD和ASMLib
  • 7.8 将现有的数据库转换到ASM
  • 7.9 理解Data Guard
  • 7.10 解释Data Guard保护模式
  • 7.11 创建物理备用服务器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8章 使用和管理大型数据库
  • 8.1 学会识别超大型数据库
  • 8.2 使用数据分区的原因和方法
  • 8.2.1 使用数据分区的原因
  • 8.2.2 管理
  • 8.2.3 性能
  • 8.2.4 实现数据分区
  • 8.2.5 定义分区的索引策略
  • 8.3 压缩数据
  • 8.3.1 数据压缩
  • 8.3.2 索引键压缩
  • 8.3.3 自动数据优化
  • 8.4 使用并行处理提高性能
  • 8.4.1 并行处理数据库组件
  • 8.4.2 并行处理配置
  • 8.4.3 调用并行执行
  • 8.5 使用物化视图
  • 8.5.1 物化视图的用途
  • 8.5.2 查询重写
  • 8.5.3 何时创建物化视图
  • 8.5.4 创建物化视图
  • 8.6 使用SQL聚合函数和分析函数
  • 8.6.1 聚合函数
  • 8.6.2 rollup扩展
  • 8.6.3 cube扩展
  • 8.6.4 分析函数
  • 8.6.5 窗口函数
  • 8.6.6 其他函数
  • 8.7 创建SQL模型
  • 本章能力测试
  • 第9章 Oracle的工程系统:从数据库机到Exadata
  • 9.1 了解Oracle数据库机
  • 9.2 管理Oracle数据库机
  • 9.3 了解Exadata的主要组件
  • 9.4 了解Exadata存储
  • 9.5 利用存储分担加快大型查询
  • 9.5.1 智能扫描实践
  • 9.5.2 为什么可能不会发生智能扫描
  • 9.6 了解存储索引
  • 9.7 使用Exadata闪存缓存
  • 9.8 节省存储空间与混合列压缩
  • 9.8.1 混合列压缩实践
  • 9.8.2 使用DBMS_COMPRESSION估算压缩
  • 9.9 使用I/O资源管理启用数据库整合
  • 9.10 执行常见的Exadata管理任务
  • 9.10.1 Exadata存储服务器上的用户账户
  • 9.10.2 使用DCLI从存储服务器检索指标
  • 9.10.3 使用EXACHK验证Exadata配置
  • 9.11 使用Oracle企业管理器管理Exadata
  • 本章能力测试
  • 附录 能力测试答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