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3千字
字数
2017-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的位置,并指出其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本质一致但时代不同。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马克思的时代分析方法,论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依次经历三个大的社会形态,由此形成三大历史时代,即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本书运用这个时代分析方法,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后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但有着时代的区别。当今时代世界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是在资产阶级政党执政条件下走出的“以资为本”的现代化道路;另一条是社会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序言
- 导言
- 上篇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 第一章 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劳动与生产力
- 第二节 生产力的技术性
- 第三节 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 第二章 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
- 第二节 自然分工的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经济的社会经济形式
- 第三节 社会自发分工的社会生产力和普遍商品经济的社会经济形式
- 第四节 社会自觉分工的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下的社会经济形式
- 第三章 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社会生产方式
- 第二节 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直接统一的社会生产方式
- 第三节 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异化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
- 第四节 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历史的统一的社会生产方式
- 第四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式
- 第三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 第四节 共产主义所有制
- 第五章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形成三大时代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形态的内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形态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下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 第六章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 第一节 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
- 第二节 探索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可能性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思路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地改变了
- 第七章 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初期探索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任务仍然属于现代民主革命
-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目标:建立中国特色现代社会
-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阶段论”
- 第四节 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大特色是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失误与教训
- 第一节 经验与失误
-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
- 第三节 从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第三节 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 第四节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