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千零一夜》主讲人梁文道、知名评论员何亮亮、知名主持人吴小莉带你从简单阅读到深入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凤凰书品主编,梁文道、何亮亮、吴小莉等人主持的凤凰卫视读书栏目《开卷八分钟》的书评集。通过每本书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他们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用简明的语言为读者开列出一份“私人化”书单。

梁文道等主讲人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将各种知识、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字句间是他们的博学与真性情。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主讲人介绍的每本书的大致内容和精髓,引导读者如何阅读与思考。

目录

  • 开卷:如何阅读一本书Ⅰ
  • 版权信息
  • 像一块滚石
  • 伟大在于掌握时代
  • 他不只是抗议歌手
  • 艺术家为什么会有反常的晚期风格
  • 破译视觉形象背后的密码
  • 为什么现代人看画不再哭泣
  • 艺术不是一个自律自主的独立王国
  • 美国梦为何不再诱人
  • 奥巴马最崇敬的作家的后“9·11”小说
  • 美国梦为何不再诱人
  • 从一桩凶杀案重构一段历史
  •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处世之道
  • 国家越强盛,越不怕崇洋媚外
  • 名画里的全球化贸易
  • 披着“探险家”外衣的强盗和间谍
  • 是中国还是外国,这是个问题
  •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处世之道
  • 拨开迷雾见杜甫
  • 跟着顾随在诗词领域跑野马
  • 汉学家品评盛唐诗
  • 拨开迷雾见杜甫
  • 爱国诗像爱情诗一样动人
  • 日本汉学家异口读杜诗
  • 家屋,自我的一面镜子
  • 城市功能分区问题丛生
  • 争议建筑往往成了经典之作
  • 贫民窟化的黑暗前景
  • 大城市逼迫国家放权的时代
  • 把社区的设计权还于民
  • 居住环境可以读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 家居空间是个承载着物体和意识的容器
  • 谁偷走了我的记忆?
  • 吸引人眼球的秘诀
  • 遗忘有时未必是坏事
  • 失忆是记忆在除草
  • 宽恕不等于忘记
  • 集体记忆的生与死
  • 开卷:如何阅读一本书Ⅱ
  • 版权信息
  • 分歧者
  • “少年法西斯”的自画像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
  • 无情无欲的世界是乌托邦吗?
  • 在情景模拟中突围人类生存困境
  • 遇见真实的自己
  • 人性的黑暗面会摧毁文明
  • 理想主义蜕变史
  • 达尔文的秘密花园
  • 一本改变了世界的科学经典著作
  • 演化论的孕育处
  • 绅士科学家的犹豫与不安
  • 打破生物进化的迷思
  • 基因是生物体的殖民者
  • 基因工具盒魔变万物
  • 达尔文主义的新老对手
  •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 人类为什么愿意合作与共享
  • 相信专家不如相信群众
  • 替裙带关系说好话
  • 礼尚往来是人类社会的通则
  • 中国人的关系学
  • 消费社会
  • 我消费,所以我存在
  • 衣服是身体和心灵的装饰品
  • 可预测的非理性
  • 拆穿奢侈品的光环
  • 拒绝品牌
  • 英语帝国
  • 拉丁文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符号
  • 英语的全球霸权地位代表着使用者背后的实力
  • 日本国语是民族主义的产物
  • 海外华人比国人更追求中文的纯正性
  • “她”字是中国现代化的结晶
  •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 规划接近死亡的时光
  • 用眼神写成的生命缠绵之书
  • 人生在世要趁早读生死学
  • 死亡是安全的
  • 记录迈向死亡的片刻
  • 被哀悼是一种做人的资格
  • 人类是如何发明死亡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9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评“黄金时代”的追忆

    《开卷》这两册书是梁文道《开卷八分钟》节目的精选集,所谓精选,就是剔除了许多如今难以公共讨论或者讨论已经过时的书目,按照主题分门别类整理而成的 “冷饭新炒”,各大电子平台(截止 2023 年)都能搜到早先出版的《我读》系列丛书,那一系列相比这两册更为庞大也鱼目混杂 —— 很多如今不好谈的书在那里也有,当然也有很多烂书散布其中。我个人认为《我读》系列更具有史料价值,而《开卷》系列适合闲散阅读以及学习书评风格。借着读完《开卷》两册的势头,谈一谈我对书评的观点与回忆。书评首先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首先是民众有广泛读书的需求,其次就是书的出版量太大而读者来不及阅读吸收,这才诞生了书评的市场。如今已经是短视频和互联网的时代,民众对于知识的需求(至少是心理需求)已经可以从书籍以外的渠道获得,加上出版业的改革更不上网络时代,很多出版物都强调营销而并没有社会意义,所以书的平均质量并不比从前高上多少。其次,写书评的人并不见得都是大知识份子或者专家,一来这些写作者的文字普通群众可能不能理解,二来这些高级知识群体的收入并不来自于平民媒体。因此即使在书评的 “黄金年代”,很多书评人也只是 “打工人”,《奥威尔合集》里有很大一卷整理了乔治。奥威尔所写的书评,几乎都是连载在报纸上的豆腐块文章,文中没有多少详细的思想讨论,很多都是对烂书的直接批评。我猜奥威尔假如有其他赚钱渠道,也不会选择把书评写成这样。我是千禧年后出生的一代人,《开卷八分钟》是我的通识启蒙,但在我看来也是 “文化热” 的回光返照。如今纵观全球,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的影响力正在下降,书评的黄金时代再无可能复制。写书评如今不可能改变世界,但在我看来,写书评还是有一些功利意义上的价值:书评可以帮助我们继续提问。一个人不提问,就停止了成长,对于自己身上的缺陷与苦恼也只能默默忍受。书评与短视频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只会没头没尾给出一个结论,我们除了接受就只有反对,结论的意义是脱离我们现实生活的;而书评则会通过书评者的视角对原书给出一整套概述与解释,我们有自由选择接受书评的某种观点,也有选择自己去阅读原书,自己发掘出新的问题。互联网的时代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通过书评快速搜索作者与作品,形成 “提问 — 阅读” 的良性循环。另外,书评还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在公共领域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现在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不一样,书评不能仅仅依赖简单的情绪或者特效吸引读者,而必须有一套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道德衡量。所谓内在的逻辑,就是一篇文章的前后段必须有关联,文章中的故事不能没头没尾,也不能随意黏贴原文或者作者生平敷衍了事,可以说,写作书评需要产品思维。而所谓道德衡量,就是一个人必须尊重自己讨论的主题,不能肆意借用他人的创作成果宣传自己的思维立场,夸赞要合情合理,批评要结合当下。我写文章结尾喜欢留思考而不下结论,也模仿书评留下的毛病 —— 因为如今立场与人身攻击先行,才是大众传播的主流。《开卷》两册书的编排也颇为有趣。第一册开头以鲍勃。迪伦获得诺奖为由头,阐述看待文化与艺术的不同角度与方式;第二册最后一章以临终关怀为开端,探讨人类对于死亡的看法以及生命意义的核心所在。理解世界与告别世界都是需要严肃对待的话题,对此,书评肯定不算完美的答案,但确实比如今的其他媒介优雅与从容许多。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凤凰壹力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于2011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