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后果主义出发论证分配正义。

内容简介

当今的分配正义理论主要是义务论的。这种义务论分配正义理论一方面或多或少受到康德伦理思想的影响,强调某种性和不妥协性,无法纳入现实人性的限制;另一方面其证成又或多或少诉诸日常道德直觉,需要纳入现实人性带来的某方面的限制。由此,这种义务论分配正义理论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动机困境。

作者认为后果主义分配正义具有考虑结果的本性,故而可以把现实人性的限制明朗化、具体化。在此认识基础上,本书形成了一种新的分配正义理论:既包含立足利他心的人道成分(人们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又包含立足自利心的公平成分(人们的所得与贡献应该大致匹配)。自我所有权、私有财产权、自由交易权等的证成整体性地有赖于此,对自由、平等、公平等概念的融贯理解也有赖于此。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言
  • 第一部分
  • 引言
  •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研究进路
  • 第二节 证成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安排
  • 第二章 正义的功能与性质
  • 第一节 正义的功能
  • 第二节 正义环境论说
  • 第三节 正义的客观环境与必要性
  • 第四节 正义的主观环境与可能性
  • 第五节 正义的性质
  • 第六节 现实人性与基本的道德直觉
  • 第二部分
  • 第三章 立足应得的分配正义观
  • 第一节 “应得”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应得与运气
  • 第三节 四种应得基础
  • 第四节 立足贡献的应得
  • 第四章 立足自由的分配正义观
  • 第一节 日常的自由概念
  • 第二节 从资格正义理论到自由至上理论
  • 第三节 何种自由的转移正义
  • 第四节 获取正义的自我所有权原则
  • 第五节 生活意义与比较基线
  • 第五章 立足平等的分配正义观
  • 第一节 平等概念
  • 第二节 平等的价值与狭义平等
  • 第三节 结果平等的主观主义价值困境
  • 第四节 机会平等的责任困境
  • 第五节 运气平等的动机困境
  • 第六节 结 语
  • 第六章 立足责任的分配正义观
  • 第一节 平等的尊重与关切
  • 第二节 资源平等的第一张面孔
  • 第三节 资源平等的第二张面孔
  • 第四节 结语:缘由分析
  • 第七章 立足公平的分配正义观
  • 第一节 证成方法
  • 第二节 基本的道德预设
  • 第三节 多重的人性设定
  • 第四节 差别原则应用的动机困境
  • 第五节 差别原则的帕累托困境
  • 第六节 正义原则的表面绝对性
  • 第七节 解决思路:现实人性
  • 第三部分
  • 第八章 后果主义的表述发展
  • 第一节 后果的考虑方式
  • 第二节 适用对象
  • 第三节 后果的实质性内容
  • 第九章 后果主义的三种一般性论证
  • 第一节 哈萨伊的合理选择论证
  • 第二节 黑尔的语言论证
  • 第三节 卡根的间接论证
  • 第十章 偏向性反驳
  • 第一节 康德式情谊观
  • 第二节 情谊的日常理解
  • 第三节 情谊行为的内在证成
  • 第四节 情谊行为的工具性证成
  • 第五节 新见解的含义与孝行
  • 第十一章 个人分立性反驳
  • 第一节 个人同一性假定及其蕴含
  • 第二节 帕菲特的个人同一性理论及其伦理蕴含
  • 第三节 个人同一性的新诠释
  • 第四节 个人同一性的重要性
  • 第十二章 人道与公平
  • 第一节 再分配的基本混淆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后果主义证成
  • 第三节 权利的后果主义证成
  •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乌托邦:人道与公平
  • 第五节 几点补充
  • 结语人性的约束与体现
  • 参考文献
  • 后记我的“中彩之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