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4-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消费伦理探讨,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消费伦理这一中心议题,将理性理论、企业善因营销、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奖惩、产品伤害危机等与消费伦理密切相关的主题结合起来,从基础理论和中国实证等两个不同层面系统揭示消费伦理特征。本书汇集了笔者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全书共包含十五章内容,其中基础理论和中国实证等两大研究主题通过五编十四章内容得以体现。
目录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出版说明
- 前言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编 理论定位:理性理论与消费伦理
- 第一章 经济理性:弊端、改进及替换
- 一、经济理性的假设体系及其缺陷
- 二、经济理性的改良和替代研究
- 三、理论评述
- 四、什么是理性
- 五、本章结论
- 第二章 规范理性及二元理性模型
- 一、规范理性及其特征
- 二、规范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共生性
- 三、规范理性—经济理性二元理性模型的结构性
- 四、规范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协同性
- 五、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消费伦理理论的理性本质
- 一、消费伦理理论源起:伦理与伦理标准
- 二、消费伦理理论的哲学基础:目的论与本体论
- 三、消费伦理的实证研究前提:理论模型
- 四、消费伦理理论的理性本质
- 五、本章结论
- 第二编 实证基础:研究现状与实证工具
- 第四章 消费伦理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消费伦理研究现状
- 二、西方消费伦理研究现状
- 三、现状评述
- 四、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消费伦理的实证研究工具:M-V量表
- 一、M-V量表的测量目标
- 二、M-V量表的具体内容与基本建构
- 三、M-V量表的研究路径和理论定位
- 四、M-V量表的实际用途与实践价值
- 五、M-V量表的局限性及其启示
- 六、本章结论
- 第三编 实证之一:消费伦理现状调查
- 第六章 基于普通样本的伦理现状调查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五、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基于学生样本的伦理现状调查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1:高校学生的消费伦理信念现状调查
- 三、研究2:高校学生与中学生的比较
- 四、本章结论
- 第四编 实证之二:消费伦理的影响因子
- 第八章 文化元素对消费伦理的影响
- 一、研究模型与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三、数据分析
- 四、本章结论
- 第九章 社会奖惩对消费伦理的影响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五、本章结论
- 第十章 道德哲学变量对消费伦理的影响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分析
- 四、本章结论
- 第十一章 出生地对消费伦理的影响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1:出生地与消费伦理信念的关系
- 三、研究2:出生地与非伦理消费行为的关系
- 四、本章结论
- 第五编 实证之三:消费伦理应用研究
- 第十二章 善因营销响应与消费伦理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五、本章结论
- 第十三章 消费伦理视角下的网上偷菜
-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二、研究1:道德强度与偷菜意愿
- 三、研究2:物质主义与偷菜意愿
- 四、研究3:伦理判断与偷菜意愿
- 五、研究4:影响相对性比较
- 六、本章结论
- 第十四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理论贡献
- 三、研究启示
- 四、研究局限
- 五、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