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9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主编推荐语
重访日本遗孤的生命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耗时二十年,跨越中日两国,对包括日本遗孤、遗孤二代、留华遗孤、中国养父母在内的中日两国三代,共150人进行的生命叙事深度访谈一手资料解析。
书中探讨了在中日两国夹缝中生存的三代日本遗孤的生活现状及困境、自我认同、民族归属与代际差异等问题,揭示了日本法西斯发动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深重痛苦,颂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博爱精神和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仁爱之心。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前言
- 绪论 重访日本遗孤的生命价值
- 第一篇 遗孤由来与中日关注
- 第一章 日本遗孤的历史形成及社会背景
- 第二章 中日主流媒体中的日本遗孤形象剖析
- 第二篇 归日遗孤与身心窘境
- 第三章 抉择与方向:日本遗孤的归国选择
- 第四章 不安与抗争:日本遗孤归国后的生活
- 第五章 创伤与危机:日本遗孤的自我认同
- 第六章 归属与游离:遗孤二代的自我认同
- 第三篇 留华日本遗孤与浩荡养恩
- 第七章 徘徊与期待:身居异国‘故乡’的日本遗孤
- 第八章 恻隐与决绝:与中国养父母的羁绊
- 结语 鉴往知来 干戈化玉帛
- 附录 日本遗孤相关事件年表(1972年—2023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