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与公共治理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推动基层民主发展”(11&ZD029)和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家户制传统及其治理机制》的成果之一。本书以实证研究的个案分析方法为工具,采用家户主义分析框架,以家户为视角,主要回答“在当代村庄日常生活中,中国农民同公共治理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及其对公共治理的影响。在村庄日常生活观察的基础上,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包括农民基于家户利益的行为动机、理性模式以及结构形态。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家户主义为基础,研究农民家户主义同村庄公共治理的关系,包括村庄公共治理的过程以及目标价值。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 二 以“家户”为分析视角的提出
  • 三 家户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
  • 五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六 相关技术处理
  • 第二章 陈村概况及家户结构
  • 一 地理环境
  • 二 经济背景
  • 三 社会结构
  • 四 村庄家户结构及其演变
  •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农民行为动机
  • 一 个人之间的日常交往
  • 二 想象的村庄共同体
  • 三 仪式化的家族
  • 四 市场化、消费与货币理性
  • 五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家户利益的基本构成
  • 一 土地及其附属物
  • 二 象征性的身份
  • 三 神秘主义与风水
  • 四 货币收入
  • 五 隐藏的庇护关系
  • 六 小结
  • 第五章 治理过程中的家户主义逻辑
  • 一 文明创建的遭遇
  • 二 集体行动的失败
  • 三 精英治理的背后
  • 四 村庄何以不美丽
  • 五 农民的自治逻辑
  • 六 小结
  • 第六章 隐藏的农民家户主义政治形态
  • 一 家里要有个当官的
  • 二 真假“不知道”
  • 三 好政策与坏政策
  • 四 “民主化”的贪腐
  • 五 一个抗争事件
  • 六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农民行动单位与家户主义特征
  • 二 家户主义同家庭主义、新家庭主义的辨别
  • 三 家户主义、公共性与中国农村发展道路
  • 四 “家户—国家”:一个中国农民政治研究分析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陈村所在地区的农谚、方言与歇后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