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解读海子十部长诗,挖掘其诗学价值与文化抱负。

内容简介

我们认识的海子更完整的是海子“小诗”,即他的“抒情诗”的研究,很少关注他的长诗(“大诗”)写作,此书就学界忽略的海子生前十部长诗展开论述,结合海子抒情诗(小诗)、相关评论文字,建构了海子“大诗”诗学思想形成的精神轨迹,让时代重新认识海子的诗学价值及其文化抱负。此书不仅解读了一个诗人的海子,也解读出海子长诗中的思想对当代文化、理论建构的话语启示。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海子:文学符号/“大诗”谱系
  • 第二节 海子诗歌影响
  • 第三节 “大诗”:未完成的志业
  • 上篇(1984—1985)
  • 第一章 《河流》:“大诗”的端倪
  • 第一节 河流:“个人塑像”的诗意绵延
  • 第二节 河流:流向精神的大河
  • 第三节 早期“大诗”对晚期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传说》:从传统走向现代
  • 第一节 《传说》的结构
  • 第二节 《传说》的精神意蕴
  • 第三节 《传说》的审美话语与文化价值
  • 第三章 《但是水、水》:在东、西方文化间挣扎
  • 第一节 《但是水、水》的体例、主旨
  • 第二节 《但是水、水》的“东方”情结
  • 第三节 《但是水、水》的“西方”悖论
  • 下篇(1986—1988)
  • 第四章 《太阳·断头篇》:身体在场与大诗话语
  • 第一节 献祭身体的现代之维
  • 第二节 混沌、哲理的“大诗”情怀
  • 第三节 形而上学的“黑夜”:“与危机共存”
  • 第五章 《太阳·土地篇》:从母体孕育黑暗
  • 第一节 土地:秩序的生长
  • 第二节 大诗:走出“土地”
  • 第三节 土地:异质的大地
  • 第六章 《太阳·大扎撒》:未完成与大抒情
  • 第一节 以诗解诗
  • 第二节 黑暗的形而上学
  • 第三节 语言的进行时
  • 第七章 《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从幻象至错乱
  • 第一节 撕裂的超验
  • 第二节 幻象之墙
  • 第三节 醒来的黑夜
  • 第八章 《太阳·弑》:诗剧舞台的自我祭祀
  • 第一节 诗剧:仪式舞台
  • 第二节 乱与疯
  • 第三节 弑:祭祀与神性
  • 第九章 《太阳·诗剧》:未完成的灵魂搏击
  • 第一节 “灰烬”诗学
  • 第二节 “黑暗”的灵光
  • 第三节 终极之问:我是“谁”
  • 第十章 《太阳·弥赛亚》:巨石铺成的天空
  • 第一节 大诗:断裂的诗意
  • 第二节 太阳:“大诗”内核
  • 第三节 天空:“中间的空虚”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