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教育学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性、中国风格的教育学。

内容简介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教育学样态包含自身的学科定位、价值取向、基本内涵、关键特征等。中国教育学面临着学科自觉性、自主性、原创性不足,基本理论研究薄弱、学科成果转化乏力、世界话语权有待提升等事关学科性、中国性、世界性的问题。

为此,要加强中国教育学构建策略研究,以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中国教育学发展方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优化中国教育学基本架构,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中国教育学理论创生,以数字技术助推中国教育学范式创新,最终使中国教育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贡献人类文明的智慧力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教育学的背景、内涵及价值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的背景研究
  •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人类社会转型之期冀
  • 二 民族复兴伟业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要求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 四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
  •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的内涵研究
  • 一 中国教育学的定位
  • 二 中国教育学的独特概念
  • 三 中国教育学的核心命题
  • 四 中国教育学的自主体系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的价值研究
  • 一 中国教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相互作用
  • 二 加快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 三 助力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四 为人类贡献中国式教育文明新形态
  • 第二章 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嬗变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的确立时期(1949~1956年)
  • 一 中国教育学的新生
  • 二 中国教育学的改造
  •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
  • 一 教育学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 二 中国教育学的曲折发展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的再建时期(1976~2000年)
  • 一 中国教育学的恢复
  • 二 中国教育学的调整
  • 三 中国教育学的前进
  • 第四节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 一 中国教育学的丰富
  • 二 中国教育学的深化
  • 第三章 中国教育学的现状与省思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现状
  • 一 中国教育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成效初显
  • 二 教育学的中国特色日益凸显
  • 三 教育学学科体系日益繁荣、日趋完善
  • 四 中国教育学学术体系逐渐形成
  • 五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逐渐显现
  •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困境
  • 一 中国教育学应对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政策问题
  • 二 中国教育学学科自觉性和自主性亟待提升
  • 三 中国教育学的学术风格和精神品质的困惑
  • 四 中国教育学的世界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省思
  • 一 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二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 三 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完善学科体系
  • 四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中国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的原创性研究
  • 五 构建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和世界性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
  • 第四章 中国教育学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与美国教育学的比较与启示
  • 一 特色创新的教育学学科
  • 二 学科基础的文化性与本土化
  • 三 学科体系的多元性与学科规模的差异化
  • 四 学科质量的稳定性与学科影响的多样化
  • 五 择善而从: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
  •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与德国教育学的比较与启示
  • 一 自主独立的教育学学科
  • 二 找准学科理论渊源,探索实践差异化发展
  • 三 多元化学科体系,多样的学科规模
  • 四 综合性的学科质量与学科影响力
  • 五 和而不同:两国教育学的对话与交流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与英国教育学的比较与启示
  • 一 放眼世界的教育学学科定位
  • 二 学科基础的差异性
  • 三 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不均衡的学科规模
  • 四 学科质量与创新并驱,提高国际影响力
  • 五 互鉴共融:启迪未来教育之路
  • 第四节 中国教育学与法国教育学的比较与启示
  • 一 中法教育学的学科特性与文化脉络
  • 二 理论视角下的中法教育学基础架构与演进
  • 三 中法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规模
  • 四 中法教育学的学术质量及国际影响力的战略评估
  • 五 融合创新:中法教育学比较研究的洞见与启示
  • 第五章 中国教育学的建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思想引领:以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中国教育学发展方向
  • 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二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 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
  • 第二节 文化铸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性
  • 一 深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 二 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 三 持续推动中国教育文明的发展与创新
  • 第三节 理论强骨: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优化中国教育学基本架构
  • 一 加快完善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
  • 二 加快完善中国教育学学术体系
  • 三 推动健全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
  • 第四节 实践助力: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中国教育学理论创生
  • 一 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展中国教育学
  • 二 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中国教育学
  • 三 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改进中国教育学
  • 第五节 技术赋能:以数智技术助推中国教育学范式创新
  • 一 组织开展中国教育学数字化转型研究
  • 二 重点加强中国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
  • 三 着力推动技术支持的教育科学研究
  • 第六节 开放升维:以更加开放姿态借鉴人类文明智慧与力量
  • 一 坚持优质资源引进与对外传播推介相结合
  • 二 坚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相结合
  • 三 积极构建人类教育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一 经典文献
  • 二 中文著作
  • 三 中文期刊
  • 四 中文报纸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