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出路分化的原因和对策,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内容简介
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
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致谢
- 导论
- 难以回避的名校学子之叹
- 走进高等教育过程的黑箱
- 关于本书
- 正文章节介绍
- 第一章 迷宫
- 游戏规则
- 扩招背景下的大学生求职市场
- 全球竞争中的大学生出国潮
- 中国特色大学治理模式下的校园生活
- 迷宫的出口
- 第二章 视角
- 打开黑箱
- 来自高等教育学的洞见——能动性的重要性
- 来自教育社会学的洞见——社会结构的力量
- 来自文化社会学的洞见——价值信念的作用
-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 研究方法
- 田野点的选取
- 个案的选取
- 访谈设计与资料分析
- 本人对研究的潜在影响
- 第三章 家境
- 两种实践模式
- 模式的养成
- 大相径庭的中学教育经历
- 父母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
- 选报专业
- 大学初体验
- 第四章 努力
- 掌控目标
- 学业投入:学以致“用”的策略
- 社会性投入:锚定职业目标的关键环节
- 依赖直觉
- 学业投入:“绩点无用论”背后的优等生惯性
- 社会性投入:被习惯性忽略的宝藏
- 转变者
- 文化移入与意义感的重组
- 行动策略的充实化
- 第五章 方向
- 意义感的来源
- 家本位的传统观念:为地位保障/家庭责任而工作
- 崇高追求的学校话语:为家国理想/社会价值而工作
- 消费社会的新潮理念:为个体趣味/自我表达而工作
- 选择与被选择
- 优势的分化
- 成我所愿:“自主驱动者”的追梦之路
- 莫谈情怀:“机会主义者”的成功之道
- 路在何方:“迷失无从者”的困惑之境
- 跟从主流:“价值归顺者”的逆转之机
- 第六章 余论
- 当工具理性遇到价值信念
- 文化障碍的二重性
- 寒门学子能做什么?
- 附录一 个案描述
- 附录二 被访者基本信息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第一部分:个人生活史
- 第二部分:大学就读体验
- 第三部分:人生价值与工作
- 后记
出版方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是一家历史悠久、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出版机构。出版社长期秉承“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以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图书为主,出版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上海三联书店自1986年复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海三联书店坚持以优秀人文社科著作、大众文化、专业工具书等为图书出版方向,着力打造“中国学术名社”,先后策划推出了“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上海三联思想与社会文库”等学术文化出版强势品牌,深受学界和读者好评。 近年来,上海三联书店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自2014年起,上海三联书店连续获得“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从2015年开始,上海三联书店开始涉足图书零售行业,陆续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办了多家实体书店和24小时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