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1千字
字数
2023-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让我们作为“在地者”相互结盟,重拾周遭生活地域的创生之力。
内容简介
地球危机下,政治朝向何方,众生回归何处?
近五十年来,全球似乎进入了“大倒退”时代:一面是难民潮、民粹崛起、贫富不平等加剧等政治经济危机,另一面是气候恶化、病毒入侵、生态巨变等人类生存危机。人们试图在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找寻安身立命之所,在早已失去共同愿景的迷惘中探求方向所在。
本书中,当代西方思想巨匠、科学社会学领军人物、法国著名学者布鲁诺·拉图尔浓缩行动者网络、重置现代性、盖亚学说等毕生理论精华,在今日世界经历的不同事件(气候变迁、去管制化、移民、不平等现象暴增等)之间建立起了关联,厘清了看似混乱、实则极为自洽的全球情境,为新世纪的关键议题做出了有益的思考和展望。
在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幻梦破灭、“人类世”危机愈发凸显之际,他提醒我们发现“在地”与“临界区”的丰富性与重要性,由“生产系统”转向“生成系统”,把自然、环境、生态纳入政治考量,摆脱传统的二元对立政治僵局,重新定位理解当代政治的坐标系统。对于希翼让政治回归现实、脚踏实地,在超越现存边界与身份的新领土着陆的现代人而言,本书提供了显明透彻的行动宣言。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一个政治虚构的假设:不平等的激增和对气候突变的否认是同一现象
- 第二章 由于美国退出气候协议,我们终于清楚地知道它已经宣战
- 第三章 移民问题现在关系到每个人,展现出一种全新却糟糕的普遍性:“被剥夺土地”
- 第四章 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要把加—全球化与减—全球化混为一谈
- 第五章 支持全球化的统治阶级如何逐步摆脱团结的负担
- 第六章 放弃“共享世界”,导致对事实的怀疑
- 第七章 第三个吸引子的出现颠覆了“全球”与“本土”之间的现代性的典型定位
- 第八章 “特朗普主义”的发明使我们能够确定第四个吸引子,即“离地”
- 第九章 通过“在地”吸引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方向
- 第十章 为什么生态政治总是不能够应对挑战?
- 第十一章 为什么生态政治难以摆脱左/右派的对立?
- 第十二章 我们如何确保生态运动接下社会抗争的棒子?
- 第十三章 阶级斗争正在成为地理—社会位置的争夺战
- 第十四章 科学史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概念如何“冻结政治立场”
- 第十五章 有必要解开左/右对立的现代观点施加的“自然”魔咒
- 第十六章 由物体组成的世界与由行动者组成的世界,并不具有同样的抗争模式
- 第十七章 临界区科学的政治功能与其他自然科学的政治功能不同
- 第十八章 生产系统与生成系统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
- 第十九章 按“陈情书”的模式,恢复对生活地域的描述
- 第二十章 为旧大陆辩护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6月,是以出版整理、研究传统文化和艺术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建社以来,曾影印出版了《申报》、《良友画报》、《道藏》、《四部丛刊》、《明实录》、《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民国丛书》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部头出版物,在读者中有一定的声誉。 20世纪90年代,出版社着力调整出版结构,逐步将重点转向历史记述和美术。共有80余种图书获国际、国家各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