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中国哲学视角梳理儒家道德的起源,带我们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哲们是如何思考道德哲学问题的。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十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天人之辨、人禽之辨、仁义内外之辨、仁礼之辨、义利之辨、群己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义命之辨、王霸之辨以及儒法之辨的探讨,发掘儒家道德哲学的源头及其核心价值,分析其理论架构和逻辑特色,引导读者思考人的道德意识如何产生、演化并终实现德性生活的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天人之辨
  • 张力下的孔子的天人观
  • 天命人性:思孟学派的天人思考
  • 以分合之:荀子天人观的创造性
  • 第二章 人禽之辨
  • 孔子及孔门弟子:人当知所当止之处
  • 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 荀子:人而无礼,不亦禽兽?
  • “唯儒家”:道德哲学的构建
  • 第三章 仁义内外之辨
  • 何谓仁义内外之辨
  • 私德、公德的区分
  • 道德准则的根源
  • 道德实践的基础
  • 治理法则的来源
  • 第四章 仁礼之辨
  • 礼乐文明及其反思
  • 人而不仁,如礼何?
  • 荀子的“隆礼”观
  • 第五章 义利之辨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性善论
  • 性恶论
  • 第六章 群己之辨
  • 社群主义的群己观念
  • 比较视野下先秦儒家的群己之辨
  • 先秦儒家群己之辨的现代意义
  • 第七章 君子小人之辨
  • 君子小人之异
  • 何谓君子人格
  • 君子之养成
  • 第八章 义命之辨
  • 孔子:“知天命”
  • 孟子:“正命”
  • 荀子:“天职”与“人职”
  • 《易传》儒者:天人合一
  • 第九章 王霸之辨
  • 孔子羞言霸道
  • 王道乃民心所向
  • 王霸与制度
  • 第十章 儒法之辨
  • 荀子的“礼学”
  • 法家的“法学”
  • 重评荀子与法家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了更清楚地解析这一争论,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梳理下仁、义这两个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仁之内在有共识而义之内在还是外在产生分歧。所谓仁,是被先秦各家广泛接受的一个道德观念,其中儒家以之为最高之德和德之总名,而墨家、道家、稷下学派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它。之所以如此,在于仁的基本含义是 “爱人”(《论语・颜渊》),“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吕氏春秋・爱类》)。仁最初源自家庭血缘的亲人之间的相爱,如《国语》所载 “爱亲之谓仁”。它进而被推扩出非常丰富的含义:人与人之间的同类相爱,人自身之身与心的和谐。总之,它被普遍界定为一种描述人自身内部和谐和人类之间亲和的德行。显然,这样一种对仁的理解是任何人都难以完全反对的,如墨家即将兼爱等同于仁,认为 “兼即仁也”(《墨子・兼爱下》),从而认同仁的道德意义;而即使是后期对儒家采取决裂态度的道家,在他们那里仁也是仅次于大道的道德,比其他德目还要重要和高级得多。而在儒家自身这里,仁更是具有核心的地位,子思一系认为 “仁者,人也”(《中庸》),孟子更认为 “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显然,在思孟学派这里,仁既是人的根本属性,也是对人心的重要描述,所以仁和人实际上就是同义反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中宣部直属中国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公司定位于专业出版与专业教育出版,以科技书语言学原版影印、心理学、影视文化、外语学习、动漫绘本、人文社科为主要图书产品线。 成立以来,世图北京已累计从欧、美、日、韩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图书10000余种,专业期刊近2000种,与国际各大出版公司数十年的合作经验,使世图北京在国内出版社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版权优势。 世图北京与全国各类书店、学校、图书馆等机构有着深厚的联系,良好的发行和营销渠道为读者提供着优质且便利的服务,图书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年轻能干的编辑团队,扩大“世图”品牌影响力,凝聚了各领域最权威的作者力量。 世图北京将继续秉承“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出版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专注于出版精细化,为国际先进的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推广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