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4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寻国际秩序可能性的启发性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从融合政治哲学、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思维与方法的国际关系社会学视角出发,超越了传统上以“我们”为中心的权力、利益与文化考量,将国际关系的“社会间性”特征与行为体的“他异性”逻辑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了对“国际秩序”的另类思考。
本书以其独特而清醒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意识和后现代思维风格,为国际关系学界突破“美国重心”的理论范式束缚、摆脱并避免“智识懒惰”提供了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译者序
- 中文版前言
- 致谢
- 导论
- 第一章 旧秩序:从“势力均衡”到寡头俱乐部
- 主权、竞争与权力
- 寡头治理的优势与弱点
- 国际法的虚弱与过度军事化
- “国际体系无产者”的出现
- 苏维埃例外及其后续影响
- 第二章 两极、单极与多极
- 核现实与意识形态对抗
- 从二元对抗到二元政治
- 南方世界中的震荡:两极格局的缺陷
- 被“边缘性”冲突侵蚀的两极格局
- 共治的局限性
- 不结盟的抗议遗产
- 短暂的单极幻象
- 一个“无极”(apolaire)的世界
- 寡头俱乐部的回归
- 第三章 社会及其外交
- 社会与民族国家的悄然变革
- 当社会主导了地缘战略思考
- 两种全球化与本土性的报复
- 走向新的国际关系社会学
- 第四章 新世界概览
- 霸权的幻象与失望
- 美国反应的三个阶段
- 软实力的吸引力与局限性
- 俄罗斯:挫败的帝国
- 欧盟错失的良机
- 新兴国家受阻的崛起
- 中国:在低调与强硬之间
- 第五章 不合历史逻辑的大国
- 虚弱的国家与新殖民主义
- 看待南方世界的工具性视角
- 火山般的中东
- 毗邻性与文明的深度
- 新型冲突与“多层战争”(guerres à étages)
- 强权的失势与弱者的权势
- 第六章 法国,面对他异性挑战而受挫的抱负
- 从强大到“伟大”(grandeur)
- 寻求欧洲领导权
- 走向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主义
- 后殖民主义的矛盾
- “中等强国”的两难与选择
- 大转向
- 法式新保守主义
- 走出自我
- 11月13日之后
- 结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