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1世纪太平洋战争史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军事史的巅峰”。海军史专家十余年打磨的巨著,全景还原历史真相,文采与深度兼备。

内容简介

《燃烧的大洋:1941—1942,从突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役》:

1941年12月7日清晨,习惯了军事演习的火奴鲁鲁居民,像往常一样从嘈杂的炮火声中醒来。他们并未意识到,一首赌上国家命运的宏伟交响曲已然奏响……

不可一世的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珍珠港的两列巨舰烈焰腾空,永不沉没的传说消失在高耸入云的黑烟中。日军随后势如破竹。铺天盖地的太阳旗成为浩瀚大洋上的死神使者,日本战士则被对手视同怪物,留下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日军的“胜利病”给了美军机会。日本舰队试图将美军主力诱入圈套,一举歼灭,全然不知动向已被美军掌握,最终参战航母在中途岛全部葬身海底,战略主动权也拱手让人。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前所未有的激烈海战摇撼着参战国的根基。这六个月的战况,不仅决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走向,更是左右了整场二战的局势。此间历史的天平移动分毫,我们熟知的世界便会彻底不同。

《燃烧的大洋》书写的便是太平洋战争这扣人心弦的最初阶段。我们从中既可以领略罗斯福与丘吉尔谈笑风生背后的运筹帷幄,山本五十六目空一切的豪赌,又可以体会九死一生的飞行员面对阵亡战友遗物时的怅惘,舰队司令刚刚发出命令就收到不利情报时的绝望。当我们伴随书中的人物一同浮沉,历史不再遥不可及。

《征服的怒潮:1942—1944,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

1942年6月初,求胜心切的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损失惨重,速战速决的愿望彻底破灭,太平洋战争自此转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阶段。

盟军吹响反攻的号角后,风光怡人的太平洋诸岛,从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到马绍尔群岛,都变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罗场。盟军为夺取这些战略要地,发起了史上不曾 有过的大规模两栖登陆战。一望无际的舰队如汹涌的怒涛,冲击日军的岛链防线。有些岛屿只有不到十个守兵,而更多的岛屿不仅是天然的堡垒,更有重兵把守,固若金汤。明知生还的机会渺茫,无数士兵仍然怀着复杂的心情,投入了惨烈的战斗……最终,一路向北推进的盟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从此东京时刻面临空袭威胁,日本多条海上要道也岌岌可危,任何战术成败都不会再撼动大局。

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双方长达两年的岛屿争夺战中,揭示了真正左右全局胜负的深层因素。在《征服的怒潮》中,伊恩·托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凭借强大稳定的资源供给、军工产量和后勤保障,在这一阶段逐渐取得压倒性优势,到战争末段已是稳操胜券。然而,日本国内和军中不断宣扬和美化“玉碎”,要求部队甚至平民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战斗到底,至死方休。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日本统治者丧失斗志之前,还有无数军人和平民会丧命……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为了减少伤亡和速战速决,美国人绞尽脑汁,而日军考虑的却只是如何“光荣赴死”。

在“七生报国”的心态驱使下,从莱特湾战役起,日军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万岁冲锋”。无论是以“神风”为代表的特攻部队,还是前所未有的海上巨无霸“武藏号”和“大和号”,通通走上了不归路。日本媒体将一场场惨败美化为大捷,在东京遭遇伤亡超过十万人的空袭后只强调皇宫完好无损,天皇安然无恙。日本政府则要求民众展示“大和魂”,为国家做出更大牺牲。连妇女儿童也被训练用竹枪迎战,准备“一亿玉碎”。而在马尼拉,自知行将毁灭的日本兵,展现出人性至深的黑暗面,犯下罄竹难书的兽行。

在美军攻克硫黄岛与冲绳岛,获得了登陆日本本土的基地后,一部分日本领导人开始暗中推动停战,先前的好战论调反成阻碍。即便蘑菇云已在广岛与长崎上空腾起,依然有人试图以武装叛变阻止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在全日本播出。然而,日方代表最终还是登上“密苏里号”,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太平洋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我们今日熟知的亚太格局也开始形成。

作为“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卷,《诸神的黄昏》延续了前两卷的特色,逼真还原了战争末段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带领读者走进华盛顿和东京的决策地,品鉴各方领袖在战略和外交层面的重大决议。它不仅给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画上了完满的句号,更将军事史写作推向了新的巅峰。

目录

  • 燃烧的大洋:1941—1942,从突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役
  • 版权信息
  • 开战在我,终战在彼(代序)
  • 一幅太平洋战争的全景画卷(代译序)
  • 序章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尾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征服的怒潮:1942—1944,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
  • 版权信息
  • 序章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尾声
  • 作者说明及致谢
  • 参考文献
  • 诸神的黄昏:1944—1945,从莱特湾战役到日本投降
  • 版权信息
  • 推荐赞誉
  • 作者自述和致谢
  • 序章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尾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史诗

    读完第三卷,用了近五十个小时,能够毫不费力的读完这么长的非虚构作品,这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很难的。1、二战为什么吸引我?战争,人类历史中最残酷、记录最完全的战争,距离当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深刻影响当前世界格局与人的意识形态的一次战争 。对于一个男性,也许天然就会被他所吸引。2、太平洋战争为什么吸引我?相对于欧洲的战史,千头万绪得不象一个故事,而太平洋战争发生在海上,可以用一条时间线把全部战事联接起来。更符合普通的故事叙事逻辑。太平洋战争符合一个英雄故事的要素,英雄受挫,英雄反击,英雄成长,英雄回家。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人被更强大的美国教训,获得一点复仇快感。3、本书为什么吸引我?记得最早读过的相关书籍是一本国人写的《世界第一大海战》,约三四百页,只是简单的从战争本身描述战争。本书的不同在于,揭示了二战时期是人类历史当中多么特殊的时代,它有着众多的参与方,作者深挖了史料,让我看到在极端情况下,人、组织,而且不仅仅是将军与政客,还包括了众多的普通士兵与民众,他们面临的处境与他们的选择。用简单的概括就是,这本书还原了一个时代,只是借用了一次战争作为主线。比如:麦克阿瑟怎么全用他的小心思,换取他想要的一切;一位日本自杀飞机航空兵司令的日记,是怎么记录下这个视角下的痛苦;硫磺岛上,一个普通美国大兵眼里的世界末日;同样,我们甚至可以钻进冲绳岛日本守兵的身体,体察在极致环境里的绝望与愤怒;我们了解到原子弹的制造与投放细节,看到这个决策中杜鲁门即想炫耀又惧怕承担历史责任的复杂心理我们还看到了一系列战争以外的事:美国战时的工业是如何的繁荣,民众轻易从萧条中走出来 —— 以至于到战争末期,一位女工说,我希望自己攒够冰箱钱以后,战争才结束。。。;而战争结束后,一个个普通日本人与美国人的变化总之,独一无二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景太平洋战争

      伊恩托尔用全景沉浸式写作方式,再现了历时四年距今不到八十年的一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 太平洋战争。用后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非常好,数据非常的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二战时的太平战场,强烈推荐。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