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25千字
                       字数
                        2017-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考察世界历史的演变过程,勾勒世界通史的结构和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共辑入世界古代史上有一定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记述55篇,起自公元前4000年纪后期古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迄于公元1000年中期日耳曼人大迁徙。大体按照事件发生的年代先后,以古代埃及、西亚、印度、希腊和罗马的顺序依次编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再版说明
 - 初版说明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形势
 - 七月事变
 - 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苏维埃政权在全俄的建立
 -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的俄国形势
 - 莫斯科起义和在全俄建立苏维埃政权
 - 苏维埃政权在民族地区的胜利
 -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 苏维埃俄国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
 - 布列斯特和谈的开始
 - 党内在和约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 和约的签订
 - 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
 - 反对捷克军团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叛乱
 - 粉碎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进攻
 - 打退波兰的武装干涉
 - 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意义
 - 战时共产主义在苏俄的实施
 - 实行企业全盘国有化、管理集中化和劳动军事化
 - 实行余粮收集制
 - 实行贸易国家垄断和必需品的定量配给
 - 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 俄国社会革命党由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堕落为反革命
 - 社会革命党的建立及其在1905年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的社会革命党
 - 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形成及其对十月革命的贡献
 - 社会革命党——反苏维埃武装叛乱的组织者
 - 左派社会革命党的结局
 - 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
 - 托洛茨基挑起公开争论
 - 围绕不同纲领的各派争论
 -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 远东共和国的建立
 - 特殊条件下的特殊策略
 - 特殊类型的缓冲国
 - 艰辛的战斗历程
 - 光辉的历史一页
 - 苏联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 出现严重的危机
 - 历史性的转折
 - 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的发展
 - 新经济政策的中止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 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制定的民族政策
 - 各民族共和国联合的进程
 - 成立苏联问题的提出
 - 斯大林的“自治化”方案
 - “再建一层新楼”——列宁的主张
 - 苏联的正式成立
 - 列宁逝世前后俄共(布)党内的斗争
 - 党内民主问题争论的起因
 - “新方针”引起的争论
 - “列宁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的争论
 - 俄共(布)党内托季联盟的出现及其失败
 - “新反对派”的出现
 - 新老反对派的联合
 - 托季联盟的活动及其失败
 - 奥匈帝国的崩溃
 - 奥匈帝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
 - 大战加剧了奥匈的社会矛盾
 - 战争后期奥匈帝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 革命的爆发和帝国的崩溃
 - 德国十一月革命
 - 革命的开端
 - 社会民主党各派对革命的态度及其演变
 - 柏林的一月战斗
 - 革命的余波
 - 波兰的复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的波兰
 - 独立国家的重建
 - 建国初期的内外政策及面临的问题
 - 巴黎和会的召开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 列强的分赃计划
 - 协约国对和会的操纵和控制
 - 建立国际联盟
 - 苛刻的对德和约
 - 策划武装干涉苏俄和匈牙利革命的大本营
 - 围绕中国山东问题的斗争
 - 对奥、匈、保、土和约的签订
 - 建立在火山上的凡尔赛体系
 - 共产国际的成立
 - 十月革命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筹备建立共产国际
 - 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 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 革命前夕匈牙利社会和经济概况
 - 1918年“秋玫瑰革命”和卡罗利政权
 - 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
 -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 国内的改革和建设
 - 反对协约国的卫国战争
 - 后期的形势和结局
 -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与九国公约的签订
 - 列强在远东的角逐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 《四国条约》和《五国海军协定》
 - 《九国公约》和“门户开放”
 - 热那亚会议的召开与《拉巴洛条约》的签订
 - 协约国的戛纳决议
 - 苏俄准备赴会
 - 各国在会上的初次交锋
 - 亚尔培别墅的僵局
 - 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 热那亚会议的结束
 - 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成立
 - 第二国际的复活
 - 第二半国际短暂分立
 - 第二国际与第二半国际的合并
 - 鲁尔事件始末
 - 英、法联合榨取德国赔偿
 - 英、法在赔偿问题上的分裂
 - 法国武装占领鲁尔和德国的“消极抵抗”
 - 美国的干预和鲁尔事件的结束
 - 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
 - 鲁尔危机和战债问题
 - 美国的干预和道威斯计划的问世
 - 道威斯计划的实施
 - 赔偿问题上的新争吵
 - 杨格计划的制订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杨格计划的夭折
 - 《洛加诺公约》的签订
 - 德法矛盾和安全保证问题
 - 关于德国同西邻关系的条约
 - 关于德国同东邻关系的条约
 - 关于解释《国联盟约》第16条的联合照会
 - 战争的祸根并未消除
 -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独裁统治的确立
 - 法西斯政党的建立
 - 向罗马武装进军
 - 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确立
 - 英国1926年总罢工始末
 - 爆发总罢工的历史背景
 - 总罢工的前夜
 - 两个阶级的较量
 - 可耻的背叛
 -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签订
 - “非战”运动的由来和发展
 - 美法谈判
 - 美国与英法的争斗
 - 签署·批准和生效
 - 公约的“实施”和影响
 - 魏玛共和国的演变及其解体
 - 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的成立
 - 魏玛共和国初期的窘境(1919—1923)
 - 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与右翼势力的抬头(1924—1928)
 - 魏玛共和国的解体(1929—1933)
 - 共产国际初期和中期的活动
 - 扩大和巩固共产主义队伍
 - 争取群众大多数
 - 推行布尔什维克化方针
 - 争取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英联邦的形成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帝国内部关系的变化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初期自治领的成长
 - 英联邦的最后形成
 - 小协约国的建立和瓦解
 - 反对修改《特里亚农和约》
 - 防范德、意侵略
 - 对抗大国主宰
 - 小协约国的瓦解
 - 日本米骚动
 - 日本社会的深刻矛盾和米价暴涨
 - 米骚动的爆发与经过
 - 寺内政权的垮台和米骚动的结束
 - 朝鲜三一运动
 - 深重的殖民压迫
 - 爱国运动的酝酿
 - 汹涌澎湃的全民抗争
 - 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 1919年阿富汗独立战争的胜利
 - 独立战争前的阿富汗社会及政治力量的变动
 - 独立战争的发展过程
 - 独立战争的最后结果
 - 1919—1922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爆发民族解放运动的前提
 - 反对《罗列特法案》的斗争与阿姆利则惨案
 - 蒙塔古—契姆斯福改革与哈里发运动
 - 公民不合作运动的全面展开
 - 不合作运动的结束
 -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胜利
 - 爆发革命的社会背景
 -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驱逐外国占领军
 - 建立共和国
 - 1919年埃及反英起义
 - 英国殖民占领下的埃及
 - 华夫脱的建立与谋求民族独立的活动
 - 反英起义及其结局
 - 1921—1926年里夫民族解放战争
 - 解放战争爆发前的摩洛哥及其里夫地区
 - 里夫解放战争的爆发与“里夫共和国”的建立
 - 法西联合进攻与里夫解放战争的失败
 - 1925—1927年叙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 法国对叙利亚的委任统治
 - 民族解放战争的爆发
 - 民族解放战争的失败
 -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建立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伊朗的局势
 - 1921年二月政变
 - 新王朝在权力斗争中诞生
 -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
 - 20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
 - 阿卜杜·阿齐兹统一内志、哈萨和阿西尔
 - 阿卜杜·阿齐兹统一汉志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成功的原因
 - 1926年印度尼西亚人民反荷起义
 - 荷兰对印尼的殖民掠夺和压迫
 - 民族主义组织的产生和印尼共产党的建立
 - 反荷武装起义的组织准备
 - 反荷武装起义的爆发和经过
 - 起义失败的原因和起义的历史意义
 - 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武装斗争
 - 美国对尼加拉瓜的入侵
 - 反美武装斗争的爆发,桑地诺游击队参加“护宪战争”
 - 桑地诺游击队独立开展反美武装斗争
 - 桑地诺游击队的失败
 - 20世纪20年代南非工人运动的兴起
 - 南非工人阶级的状况
 - 南非工人运动的兴起和20年代初期的斗争
 - 20年代后期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
 - 越南义安、河静的苏维埃运动
 - 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客观前提
 -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共产党的建立
 - 1930—1931年的革命高潮和义静革命运动的兴起
 - 义静的九月风暴和乡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殖民当局的镇压和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失败
 - 20世纪头30年的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 古典物理学的矛盾和危机
 -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
 - 物理学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 20世纪初西方先锋派文学的兴起
 - 未来主义
 - 表现主义
 -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