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除了对死亡的悲伤和畏惧,也许我们应该对死亡多一些通达的认知,让生变得更为平静与美好。

内容简介

一本探讨人类历史上关于死亡的观念的书。作者运用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工作方式,探讨如何一直以来是如何解释死亡的。让我们见识到了史前人类的死亡观点。他特别强调了伟大的哲学和西方的科学传统,不相信来世以及丧亲之痛,形成了古代世界关于死亡的新观点和主要的宗教信仰,作者还特别研究了基督教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作者深入探讨了死亡的三种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回到人类最初的形态 祖先们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死亡的
  • 史前时代
  • 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
  • 在西方之外
  • 冲突、意识形态和过早死亡
  • 原始的愿望
  • 第2章 对死亡的哲学反思 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
  • 希腊学说
  • 物质问题
  • 一种新的自然观
  • 科学、身体和文化
  • 重回雅典
  • 第3章 来自宗教的诠释 我们死后将去往何处
  • 百家争鸣
  • 西方之外的情形
  •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人格主义
  • 第4章 人类生存的艰辛 导致人类死亡的几大元凶
  • 大自然的冷漠
  • 补救措施的限制
  • 来自自然界之外的危险
  • 危险行为
  • 第5章 无人知晓之邦 我们对死亡的再思考
  • 长寿及其缺憾
  • 自主权和尊严
  • 自杀
  • 现代社会的死亡业务
  • 近年来处理死亡的方式
  • 结语 对生命旅程最恰当的解读 我们在开始与结束之间构建着意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高学历更重要的是对死亡有高超、清醒的认知,基于宗教、哲学和世俗 - 科学的生死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类唯一能认识到的绝对知识就是永恒的虚无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现实只是暂时的、自我构建的。我们自认为我们的艺术和文化、道德准则和法律是宏伟而永恒的存在,但其实它们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中。我们生活中所说的现实,大部分是一种幻觉,或者至少是一种主要由我们的感觉塑造的对现实的认知。宏伟而强大的意识体验并不是某种脱离于物质世界的超凡品质,而是一种由我们神经元内部和神经元之间的数以万亿次的电活动和化学活动所引起的感觉
大脑的神经系统怎样唤起我们的体验呢?我们看见翠绿色,尝到水果的酸甜味,嗅到泥土的气息,这些感知是怎么来的?科学告诉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它丰富的色彩、质感、声音和气味,全都是幻觉,是大脑为你安排的一场演出。如果能感知到现实的本来面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没有颜色、没有气息、没有味道、全然寂静的。在大脑之外,无非是能量和物质。经过数百万年的演进,人类的大脑变得善于把这些能量和物质转变成对于外部世界的丰富的感官体验。我们所体验到的所有东西,所有画面、声音和气息,都不是直接体验,而是黑暗剧场里的电化学表演康德教导我们,我们被固定在自己对时空的感性直觉里,只能根据我们有限的人类理解力的先天范畴来组织和概念化这个世界。超越人类视角,获得上帝观察事物的直接而非视角性的方式,这是一个无法追求的梦想。这个世界本身究竟是什么样的,就像上帝所知道的那样,我们永远没有希望看到。我们只能知道我们自己的经验的结构和内容。知识的基本范畴或先验范畴(空间、时间、类等),这些范畴是大脑中固有的结构,而我们用它们来构造我们的经验,即存在一系列先天的知识范畴,并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康德认为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内在的分类或范畴能力,与不断变化的现象之间相遇的结果在康德的分析里,空间是外感官的直观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所谓外感官和内感官,简单讲,前者的感知对象是万事万物,后者的感知对象是我们的内心,但是,后者不仅是心理现象的直接条件,还是外部现象的间接条件。所以,无论是马路对面的猫狗大战,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私自一闪念,都被我们与生俱来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加工处理过了,被安置在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里来让我们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并非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中,时间和空间只是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先天认知结构中我们从一出生就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而无论我们怎么闭上眼睛,堵上耳朵,照样还能感觉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都是主观的。空间和时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 或者说先天的 —— 认知形式,在万事万物当中,只有那些能被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接收并处理的,才能被我们感受和理解;那些无法被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接收并处理的,我们就感受不到,理解不来。而我们能感受,能理解的那些事物,我们感受和理解的并不是它们的真实模样,而是它们在我们的先天认知模式这个背景上呈现给我们的模样。换句话说,物自体不可知,可知的只有现象,而现象一概都被我们的先天认知模式加工处理过这便是康德在他的天书《纯粹理性批判》里对「现象」和「物自体」的划分:我们凭借理性所获得的知识仅限于经验的范围,而仅凭借感性知觉,我们只能经验到现象的世界。现象世界是显现的世界,或我们用感觉所经验到的世界。我们的知识既受制于现象,又受制于心灵整理经验的原始材料的方式,因此,我们不可能「认识」自我或自在之物;最好的说法是,我们关于这类事物的知识,受制于这两个原因。我们关于自在之物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关于自我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是本体世界或形上世界的所有组成部分,关于它(他)们的知识是不可信的。科学研究的领域是现象世界,而不是本体世界我们可以把世界反推为漆黑的空间,乱飞的原子云,这是科学家告诉我们的唯一真实的世界。但同时,我们与我们的祖先感知的,并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是从中抽取的,从同一个混沌中,不同的意识产生不同的世界每个人有单独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主观意义上的「世界」:是我们主观感知的,并生活于其间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就像康德所说的「物自体」,是混沌不可知的,只有对我个人的意识有意义的部分,意识所能够及的,只是局部的世界 -- 组成个人世界 -- 即生物体感知到并且作为主体存在于其中的世界,而这个局部的世界,也只会被意识「符号化」作为心理表征符号而被感知到。因为人不可能直接面对「物质实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用符号表征世界,从而思考和谈论那个局部的世界人不再仅仅生活在一个物质宇宙中,人也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部分。它们是不同的丝线,编织了一幅符号之网,同时也是韦伯口中的意义之网,我们都栖身于此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