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8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技术史的里程碑式作品。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何影响其接受新技术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
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
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最后几章将故事带入更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版前言
- 合著者说明
- 第一章 亚洲技术的时代,700—1100年
- 世界历史的平衡
- 水利工程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新城
- 印度洋贸易
- 佛教与技术
- 小结
- 第二章 基础技术的差异与杂合,1100—1260年
- 亚洲的冲突
- 纺车和绕线机
- 技术综合体和食物生产
- 精细技术
- 动荡年代
- 第三章 西方的动向,1150—1490年
- 伊斯兰世界与非洲
- 伊斯兰世界与欧洲
- 造纸
- 十字军与蒙古人
- 火药与火枪
- 技术的扩散
- 14世纪的分水岭
- 第四章 美洲及亚洲贸易中的农业生态学
- 独立的创造
- 生物资源
- 印度洋航运
- 秘鲁的白银和非洲的黄金
- 第五章 火药帝国
- 霸主土耳其
- 火药与社会
- 枪炮制造
- 织物与陶器贸易
- 日本的火绳枪
- 第六章 印刷、书籍与技术的理念,1550—1750年
- 印刷术的发展
- 闭塞的技术系统?
- 组织模式和机械化的种种概念
- 丝织厂的新发明
- 工厂与种植园
- 第七章 三次工业运动,1700—1815年
- 资源困境
- 蒸汽机、铁与煤炭
- 第二次工业运动
- 优质进口商品的挑战
- 第三次工业运动
- 去工业化
- 第八章 枪炮与铁路:亚洲、英国、美国
- 来自亚洲的启发
- 铁路的到来
- 铁路与工业化
- 造船业与印度的枪炮
- 美国制造
- 印度铣床和钢铁厂
- 第九章 铁路帝国,1850—1940年
- 俄国的轨道
- 日本技术
- 创新与对话
- 帝国主义层面
- 银色几何巨像
- 生产的象征
- 第十章 科学发现与技术之梦,1860—1960年
- 电力与化学
- 新的发动机
- 燕子笑着飞过
- 新世界之梦
- 原子和平
- 中国科技发展政策
- 微电子学
- 第十一章 健康、饮食及日常基本需求中的技术
- 对比鲜明的技术愿景
- 生态特殊主义
- 绿色革命
- 非洲的农业
- 温带地区的农林复合种植
- 非洲农村地区的家庭式创新
- 非洲创新的启示
- 第十二章 迈入21世纪
- 创新的浪潮
- 20世纪的技术——半导体和通信
- 光伏和其他创新
- 环境的极限
- 21世纪的工业革命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