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6千字
字数
201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美国公众的良心”苏珊·桑塔格代表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的经典著作,还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
作者深入地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
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在柏拉图的洞穴里
-
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
-
忧伤的物件
-
视域的英雄主义
-
摄影信条
-
影像世界
-
引语选粹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论摄影
作者认为摄影本质是超现实的,并非摄影采取了超现实的表达方式,而是超现实就隐藏在摄影的表象里。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企图取代真实的世界。而躲在取景器背后的拍摄者,即影像的拥有者,便是拥有实际经验的错觉。作者还认为,拍照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需要由照片来确认现实的经验,这是一种美学消费。成像的工业化使民众了乐此不疲的患上影像瘾,这是最难以抗拒的精神污染形式。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从影像中获得快感,这也是摄影的侵略性所在。最终,拥有一次经验,等同于给这张经验拍了一张照片。旧时,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可从书中找到经验。今天,一切事物的存在,得以在一张照片中终结。“拍照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也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方式 —— 也即仅仅把经验局限于寻找适合拍摄的对象,把经验转化为一个影像、一个纪念品。旅行变成累积照片的一种战略。拍照这一活动本身足以带来安慰,况且一般可能会因旅行而加深的那种迷失感,也会得到缓解。大多数游客都感到有必要把相机搁在他们与他们遇到的任何瞩目的东西之间。他们对其他反应没有把握,于是拍一张照。这就确定了经验的样式:停下来,拍张照,然后继续走。这种方法尤其吸引那些饱受无情的职业道德摧残的人 —— 德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使用相机,可平息工作狂的人在度假或自以为要玩乐时所感到的不工作的焦虑。他们可以做一些仿佛是友好地模拟工作的事情:他们可以拍照。”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论摄影》之《在柏拉图的洞穴里》。洋洋洒洒的文字和极具敏锐的思维是桑塔格的评论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想起她曾与约翰・伯格就 “讲故事的人” 的节目谈话,惊讶于她的思维、理性、逻辑以及深邃的眼神。书中的六篇摄影论述,个人觉得最后一篇 “影像世界” 最佳,经前五篇对摄影星星点点(历史、艺术、形式、观念、社会等)的论述,最后在影像世界中完成对影像文化的综述,即社会学视角上对 “影像” 这文化现象的批评,影像对现实主义的侵蚀,对意识形态的服务,摄影的美学化和工具化的两种态度,当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以影像为基础的文化时,社会变革被影像变革所取代。桑塔格的这种思辨性观点在如今依旧适用,相比七十年代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加泛滥、细微、渗透进日常的泛影像时代。桑塔格并没有像柏拉图那样贬低影像为现实的 “影子”,而是用更加开放、殷切的姿态来迎接一种影像的生态学。摄影本身是一种事实,但并不是记录现实,这是一种碎片之美,在微观、抽象的地方,拣取了其中的一个碎片,让我们换个视角去看,也即桑塔格所说的 “视域的英雄主义”。 摄影会让我们以为照片就是现实,这有点传播媒介向人们提示的现实让人们误以为是真的现实,即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桑塔格谈论摄影文化的价值,并不因一些矛盾的意见而降低。当新闻摄影或 “人道主义” 摄影、继续与资本消费逻辑互通款曲,当摄影愈加成为遮蔽、简化或美化复杂真实的利器,当照片变本加厉地作为权力、监控、或景观化当代社会的刽子手,或者,在人手一数字相机 / 手机、随时随地几近 “反射性” 之拍照行为愈见泛滥的今日,《论摄影》里的诸多观察或思考,四十年后依然暮鼓晨钟。《论摄影》的思想性与批判力,仍可以是所有困惑却无法脱身于当代影像魔咒的读者,藉以反思、检视自己与影像社会的基础材料。在这本书中一直围绕着一个问题,摄影是否为艺术,在书中我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答案,作者写的洋洋洒洒,但我看到了一段书评中具有概括性的回答,这里摘引过来,摄影是否为艺术,在于摄影在很长一段时间承担着现代主义的角色。现代主义的胜利强加给摄影一种艺术的身份。其实对于这个争论,摄影师们也不再关心结果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获得巨大的威望来源于长期以来摄影和艺术之间的争论。摄影师不承认摄影不是在创作艺术,或许是摄影的观念与艺术的观念并不在一条线上。有些人依然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不同于普通的观看标准,摄影的价值并不逊于绘画。摄影的本质是一种混杂的观看形式,并在有才能的人手中创造媒介。一位技术好的摄影师通常拍摄出来的照片都是好看的,以至于摄影和艺术一直处于一种争吵的状态。
2024.6.5
很值得认识的一个作者,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很有观点。很给我带来启发。我突然觉得,不论是摄影还是绘画,都不能够用一个概念来直接概括。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作品的绘画过程。额。是这样的:画好了一副人像,然后用一根长木条从一遍刮向另一边,不断地刮。原来挺好的一个人像就变得特别抽象模糊。很难说后面的创作过程又多么大的意义,更多体现的感觉也就是不一样罢了。这样的画作,感觉在艺术馆其实不少。看到这样的话,经常我都也会去思考探寻背后的意义。可是细想如果是这样创作的,那又有什么多大的意义呢。至少没有我看到这幅画下意识想要搞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没有这个念头的意义大。
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让人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力的关系。第一次掉进异化的例子现已臭名昭著,就是使人们习惯于把世界简化为印刷文字。据认为,这种异化催生了浮士德式的过剩精力和导致心灵受摧残,而这两者又是建造现代、无机的社会所需的。但相对于摄影影像而言,印刷这一形式在滤掉世界、在把世界变成一个精神物件方面,似乎还不算太奸诈。如今,摄影影像提供了人们了解过去的面貌和现在的情况的大部分知识。对一个人或一次事件的描写,无非是一种解释,手工的视觉作品例如绘画也是如此。摄影影像似乎并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断,它们是现实的缩影,任何人都可以制造或获取。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