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66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所探讨的“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名,特指兴起于当代英语国家并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以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思潮、智识活动与跨学科研究。
内容简介
文化研究旨在与时俱进地打开“文化”、扩展“文化”,关注文化的话语生产、大众消费、意义表征及文化政治等前沿问题。本书对“文化研究”形成的历史语境、思想谱系、发展历程、理论构型、批评实践及借鉴意义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对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科研与教学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其中,对“文化研究”知识形态的研究、对文化研究早期渊源的研究、对伯明翰学派三大领军人物的研究、对文化研究全球播撒和后现代转向的研究以及对文化研究理论范式的研究,为本书用力勤之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作为当代文化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
- 一 何谓“文化研究”?
- 二 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知识传统和思想来源
- 三 剑桥学派文学批评与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
- 四 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与主要议程
- 五 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危机与自我更新
- 六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与文化政治旨趣
- 第一编 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
- 第一章 英国近代文化精英主义:文化研究的先声
- 一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文化与文明”二元对立传统的形成
- 二 阿诺德主义:作为贵族知识精英对机械文明的文化反应
- 三 艾略特主义:作为大资产阶级文化精英对工业文明的文化反应
- 四 利维斯主义:作为小资产阶级文学精英对科技文明的文化反应
- 五 “英语学”的兴起与“英国文学研究”(英国文学批评)的学科化
- 六 大众文化批评话语:利维斯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精英主义的同声相应
- 第二章 马修·阿诺德与英国现代文化批评学科的先声
- 一 开创“文化与文明”对立的文化批评传统
- 二 率先以历史主义的眼光诊治英国近代文化病灶
- 三 首创“以文化代宗教”之说,树立文化的权威
- 四 最早表现出跨学科视野、大文学观念与文化批评意识
- 五 简要的结语
- 第三章 托马斯·艾略特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三个向度
- 一 “文化”释义:论作为社会生活整体的文化(或复合的文化观)
- 二 艾略特文化诗学批评的语言向度
- 三 艾略特文化诗学批评的古典学传统与基督教向度
- 四 艾略特文化诗学批评的文化向度
- 五 简要的结语
- 第四章 弗·雷·利维斯文化诗学批评的四个文化主题
- 一 弘扬少数人文化,抵御大众文明
- 二 培养文学阅读和认知,拯救传统有机社会的解体
- 三 确立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抵御技术功利主义
- 四 重视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高扬人文主义传统
- 五 简要的结语
- 第二编 文化研究的理论构型
- 第五章 伯明翰学派的诞生与英国文化研究的正式崛起
- 一 早期伯明翰学派三大奠基人物与“文化”的扩展
- 二 二战后英国大众社会的崛起与大众文化的兴盛
- 三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与工人阶级成人教育背景
- 四 英国新左派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超越
- 五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对利维斯主义等剑桥学派文学批评的突破与超越
- 六 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中心的成立与文化研究的体制化
- 七 霍尔领导下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英国文化研究的黄金时代
- 第六章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开篇
- 一 生平与思想:从“奖学金男孩”到大学英文教授
- 二 《识字的用途》:语境与结构
- 三 “传统的秩序”:二战前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工人阶级文化
- 四 “让位于新时代”:二战后大众文化对英国工人阶级文化的影响
- 五 《识字的用途》对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学术构型
- 第七章 威廉斯对当代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奠基
- 一 从“铁路信号员之子”到剑桥大学英文系教授
- 二 《文化与社会:1780—1950》与《文化是日常的》:打开文化,揭示文化的社会日常性
- 三 对1780~1950年英国文化观念变迁史的图绘与重构
- 四 《漫长的革命》:“漫长的文化革命”与文化的民主和扩展
- 五 《传播》:传播机制的民主化改造与文化的扩张
- 六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及其之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
- 第八章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对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理论构型
- 一 汤普森与英国文化研究的史学向度
- 二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早期学术经典
- 三 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对伯明翰学派工人阶级文化及通俗文化研究的理论形塑
- 四 简要的结语:汤普森——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史学之父
- 第三编 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
- 第九章 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理论范式
- 一 “文化主义”术语的提出及辨析
- 二 英国文化主义范式的知识母体:近代“文化与文明”对立的思想传统
- 三 伯明翰学派创立与文化主义理论范式的彰显(研究方法的开启)
- 四 文化唯物主义:欧陆马克思主义的挪用与文化主义的更新
- 五 文化主义理论范式的学术特色
- 六 文化主义理论范式的运用或批评实践
- 第十章 文化研究的结构主义理论范式
- 一 结构主义的“引入”与文化主义的“打断”
- 二 结构主义转向与第二代“新左派”
- 三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论
- 四 结构主义理论范式的学术特点
- 五 《银幕》杂志批评:结构主义范式的运用或批评实践
- 六 超越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争:走向葛兰西主义
- 第十一章 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和文化霸权理论范式
- 一 “葛兰西转向”的缘由:对结构与能动性之争的超越和综合
- 二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文化领导权)论及其理论优势
- 三 斯图亚特·霍尔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创造性挪用
- 四 威廉斯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吸纳及其创新发展
- 五 霍尔及其研究生们的青年亚文化批评转向
- 六 迪克·赫伯迪格的亚文化风格研究及其批评实践
- 七 约翰·斯道雷的大众文化研究及其文化霸权批评实践
- 第十二章 文化研究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
- 一 文化研究与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 二 解构与建构:拉墨后马克思主义的双层理论结构
- 三 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政治学
- 四 拉墨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基础(对新社会运动思潮的理论化)
- 五 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的主题转向
- 六 话语接合论是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的基本方法
- 七 霍尔对拉墨后马克思主义话语接合论的改造
- 八 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在文化研究中的运用及批评实践
- 第十三章 文化研究的全球播撒与后现代转向
- 一 复数化的“文化研究”:从伯明翰走向英国,进而走向国际化
- 二 “文化研究”在澳大利亚的播撒
- 三 “文化研究”在美国的播撒
- 四 “文化研究”在加拿大的播撒
- 五 文化研究的后现代转向
- 六 晚近文化研究的新动向
- 结语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与学术前瞻
- 一 “文化研究”与当代西方文论的“文化转向”
- 二 “文化研究”进入中国
- 三 “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关系的再思考
- 四 “文化研究”与“理论”的相互指涉
- 五 “后理论”时代文化研究的前瞻
- 六 从文化研究走向文化诗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