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赵汀阳从哲学角度与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的思辨通信集,探讨了一神论思维方式对当下时代的影响, 从过往的哲思中获得面对未来的思维方式。

内容简介

赵汀阳是中国的优秀哲学家之一,阿兰·乐比雄是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欧洲跨文化研究院主席,两人多年前在卢浮宫的一次对话,促成了本书的诞生。在这本通信集中,两位作者以跨文化论辩的形式,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一神论形塑的西方思想模式及其对现代性的影响,并延伸探讨了中西文化从分化到融合的可能性。一神论是关于世界、生活和历史的具有诗意的传统解读之一,但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一神论和普遍主义的结合对文化多样性越来越是一种威胁。中国的思想传统在此困境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海内存知己
  • 第一封信 你是利玛窦那样的人吗?
  • 第二封信 跨主体性和别人的真理
  • 第三封信 天何言哉?
  • 第四封信 丢掉影子的人
  • 第五封信 文化的边界
  • 第六封信 那个教堂的歌声
  • 第七封信 宗教外的神性
  • 第八封信 我悲伤,我希望
  • 第九封信 上天的选票
  • 第十封信 我们需要一个麦基洗德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要的是信服,而不是说服

    一神论也好,天下观也罢,这个世界斗来斗去,斗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几十万年,说到底,还不都是从骨子里认为自己的这一套就是高人一等,自己就是了不起,人家就是不如自己,就得听咱的,就得向自己靠拢,向自己看齐。但凡在这个世界总是要服从规律的,做为人也概莫能外。我们一边劝导人家要按规律办事,但是自己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干违反规律的事情。试问这能让人家信服吗?不如把争论放在一边,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想必,到时候悦近远来便是自然而然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文明的冲突”到“文明的合取”

      赵汀阳在中国名气似乎不太大(我也是最近几年才知道他),但在欧洲特别是法国,他是让欧洲人非常重视的中国哲学家,也因此与法国文化界的交流颇多。有时候现场交流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尽兴,便有了这本与人类学家阿兰的书信往来集。交流的起点来源于阿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 跨文化悬搁。虽然书名叫《一神论的影子》,但书中探讨的问题却是多元的。在此梳理几个主要问题,作为了解他们思想观点的引子。01 文化的跨主体性是可能的吗?       两人的探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一方面是全球化和多元化,一方面是不同文明的对抗和冲突,甚至同一文明内部的撕裂和碎片化。二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希望在不同人、不同文化之间找到一个据点,来达成心的认同,从 “文明的冲突” 走向 “文明的合取”,由此探讨全球背景下重塑 “存在的新秩序” 的可能性和方式。    阿兰认为,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除开文化的特殊性,必定 “有一些未被分配的特质是属于双方共通的”,也许可以称之为共识。同时,主体虽然拥有自我封闭的基因,如果意识到人类文明的自我毁灭是比国家间的竞争更为紧迫的问题,那么对抗的情绪也许会得到改善。共识加共同的危险,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阿兰用发生于亚历山大缪斯神庙中发生的犹太学者翻译《圣经》的故事,说明这是一次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功融合,这样的融合又到了可以再来一次的时机:即东西方文明的融合。阿兰这个浪漫的提议目前仅仅落实到西方正在加强对东方(特别是中国)书籍的翻译和引进,借助他正在实施的跨文化互惠人类学项目来缓慢开启。     不同于阿兰的乐观,赵汀阳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更悲观,如果世界史都是欧洲史,文化融合就更需要作为强势文化的西方首先走出第一步。阿兰是难得能够抛弃西方的傲慢,拥有接纳其他思想心胸的西方人,并且愿意为此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不过像阿兰这样的西方人并不是主流。赵汀阳认为文化的夸主体性存在可能性,但是能否实现并不乐观。     跨文化交流的目标并非是排除相异性的彻底融合,而是保持各自独立的前提下取得理解继而达成共识。其实相比于文明的冲突,失去文化的独立性是另一种危险。如此,即使困难重重,阿兰和赵汀阳都还存着希望,并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02 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两人的分歧比较大。     两种文化相遇,不外乎三种可能:一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或者毁灭,就像欧洲人对阿兹特克文明一样;一种是两个势均力敌文化的直接对抗;还有一种是两种文化的彼此吸纳和融合。从历史看,真正的交流的空间非常狭窄。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说除非外星人入侵,否则中美不可能放弃对抗。最近新的段子出来,关于中国男足的命运中美可能达成新共识。      与中国不同,西方文明深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其文化根基是从宗教的 “一神教” 迁延到思想观念的 “一神论”,这是基督教文明的底色。即使现今的西方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但这个深刻的烙印无法抹去,转身成为一种新型宗教。     阿兰心中有个美好的蓝图:世界像一个乐团,不同国家演奏不同的乐曲,为和谐的音乐贡献力量。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奏出和谐的乐曲正是跨文化交流努力的方向。但现实是这个世界乐团有几个演奏大音量乐器的,掩盖了其他乐器的声音,并且毫不在意其他乐器是否能发声。     赵汀阳认为跨主体性交流的前提是打破自我文化的限制,以他者视角理解其他文化,共同进入一个更广大的思想空间,把外在的他者文化内在化,就像中国文化无数次融合其他文化一样。他呼吁的 “内在化” 需要有主体的对等为前提,而阿兰的 “跨文化悬搁” 在一神论的前提下,虽然很美好,但却没有实现的途径。      阿兰的乐观或许是建立在他代表了强势文化的西方,强势的一方如果有姿态,交流还是有望发生。对此,赵汀阳乐见其成,并对阿兰的努力表示由衷的赞赏。03 一神,多神还是无神?     两人都承认某种超越性的存在,也就是人的意志之外无法掌控的力量。他们的分歧在于阿兰认为这个超越的存在是基督教万能的上帝,而赵汀阳则认为这个超越存在可以是任何一个被命名的神祇,并非是某个确定的存在,因为此种超越的存在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人类能够接收到的信息来证明其存在。不同的民族都感受到这种超越性的存在,于是都有自己的神,但是 “一神论” 排斥任何其他名字的神。也许阿兰看来,泛神论是对一神论的亵渎,因而不是虔诚的思想。记得早年读庞龙的《宽容》时,我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经遭受迫害的基督教最终也走向了更严酷的不宽容?事实是一神教从来就没有宽容的基因。     赵汀阳对一神论显然持批评态度,而阿兰觉得他的基督教一神论并不是赵所理解的那样。即使如阿兰和赵汀阳这样的知识精英,在跨文化交流时依然存在诸多误解。我想他们如果用同一种语言会达成如下共识:每个文明的上帝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信仰。阿兰的 “一神” 并非赵汀阳的 “一神”,阿兰不排斥信仰什么,但他关注虔诚,并从这种虔诚中获得精神的慰藉、思想的指引。从某种程度上阿兰忽略了 “一神论” 的排他性造成的压制或者迫害,或者他刻意回避了。      一神论的问题在于不具有普遍性,神恩只笼罩某些群体,但却要普世性的推广。   赵汀阳总结孔子的 “关系理性” 有可能成为一神、多神或无神之间分歧的一个理论解。也就是从 “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再到 “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化与哲学

        值得读读,至少要翻翻。很多说法很有趣。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