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0千字
字数
201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小诸葛”白崇禧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白崇禧极为重要的一部著作,被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列为“口述历史访问计划”中的重点,白崇禧也是被访问的国民党将领里军阶极高的。
这部口述自传是整套“口述历史丛书”中资料极为完备、准确、具体的,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近现代军事史和国共战争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原版前言
- 第一编 早年生活
- 一、 家世
- 二、 家庭状况
- 三、 早年之教育
- 四、 参加北伐学生敢死队
- 五、 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军校
- 六、 志愿请求分发至新疆见习
- 七、 第一次未去成新疆
- 八、 回广西见习
- 九、 剿匪与禁烟
- 第二编 统一广西与北伐
- 一、 统一广西
- 二、 两广统一
- 三、 赴湖南劝唐生智参加革命军
- 四、 誓师北伐
- 五、 奉调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
- 六、 克服杭沪
- 七、 龙潭战役前国内政治军事之回顾
- 八、 龙潭战役(1927年8月26至31日)
- 九、 西征
- 十、 率师北上
- 第三编 抗日前情势
- 一、 抗日战前敌我情势之分析
- (一)抗战前敌方之情形
- (二)抗战前我方之情形
- 二、 向编遣会议提出军队实边之建议
- (一)案由
- (二)实施要点
- 第四编 抗日战争
- 一、 抗日
- (一)抗日战争之近因
- (二)对日战争之指导
- (三)对日作战之准备
- (四)战时中日两国兵力之比较
- 二、 淞沪会战
- (一)淞沪会战之经过
- (二)双方战斗序列
- (三)淞沪战役之检讨
- (四)战场杂记
- 三、 南京保卫战
- (一)军事防守会
- (二)南京弃守
- (三)蒋委员长之训示
- (四)检讨
- (五)南京之形势
- (六)南京保卫战敌我兵力之比较
- (七)战场杂记
- 四、 徐州会战
- (一)敌我兵力之分析
- (二)敌我之战斗序列
- (三)会战经过概述
- (四)徐州会战之检讨
- (五)战场杂记
- 五、 武汉会战
- (一)会战形势
- (二)武汉会战之经过(分长江南北两岸叙述)
- (三)武汉会战之检讨
- (四)战场杂记
- 六、 五战区游击战
- (一)鲁东地区
- (二)苏北地区
- (三)大别山之形势
- 七、 第三战区游击战
- 八、 华北战场诸战役
- (一)平津战斗
- (二)平绥路方面作战
- (三)平汉路北段作战
- (四)津浦路北段战事
- (五)冀省游击战(指平汉津浦两路北段而言)
- (六)平汉路北段、津浦路北段各战役检讨
- 九、 太原会战
- (一)太原会战之概况
- (二)太原会战之检讨
- (三)战场杂记
- 十、 国军第二期作战
- (一)国际局势
- (二)军委会在二期抗战中敌我兵力之估计(1941年4月中旬)
- (三)第二期陆军作战经过概要
- 十一、 南昌会战
- (一)敌我部署
- (二)作战经过
- (三)南昌会战检讨
- 十二、 随枣会战
- (一)会战经过
- (二)随枣会战检讨
- 十三、 五战区游击战
- 十四、 长沙会战
- (一)第一次长沙会战
- (二)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上旬,10月上旬)
-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 (四)第二、三次长沙会战之检讨
- (五)战场杂记
- 十五、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中旬至1940年2月下旬)
- (一)敌攻南宁、昆仑关
- (二)国军反攻南宁、昆仑关
- (三)敌反攻昆仑关
- (四)收复南宁
- (五)柳州会议
- (六)桂南会战之检讨
- (七)战场杂记
- 十六、 远征军作战(1942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
- (一)远征军作战经过
- (二)远征军驻印军与敌作战之总检讨
- (三)战场杂记
- 十七、 抗战期间全面攻势中之冬季攻势
- (一)冬季攻势之概况
- (二)冬季攻势之检讨
- 十八、 枣宜会战(1940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
- (一)会战前形势
- (二)战斗经过概述
- (三)枣宜会战之检讨
- 十九、 常德会战(1943年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
- (一)战斗概要
- (二)常德会战检讨
- 二十、 豫中会战
- (一)会战概要
- (二)豫中会战检讨
- 二十一、 长衡会战(1944年)
- (一)战前形势
- (二)战斗概述
- (三)长衡会战检讨
- 二十二、 桂柳会战(1944年9月上旬至12月中旬)
- (一)战前形势与双方兵力部署
- (二)战斗概述
- (三)桂柳会战之检讨
- 二十三、 湘粤桂边区作战(1945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
- (一)战斗概述
- (二)湘粤桂边区作战检讨
- 二十四、 湘西会战(1945年4月上旬至6月上旬)
- (一)战斗概况
- (二)湘西会战之检讨
- 二十五、 桂柳反攻作战(1945年4月下旬)
- (一)战前形势与双方兵力
- (二)战斗概述
- (三)作战检讨
- (四)附:反攻广东作战计划
- 二十六、 八年抗战中之游击战
- (一)游击战概论
- (二)游击战经过概述
- (三)抗战中游击战之总检讨
- 二十七、 抗战中海军作战经过概要
- (一)前言
- (二)海军抗战概况
- (三)海军在抗战中作战经过
- 二十八、 抗战中空军作战
- (一)空军作战概要
- (二)日本空军兵力之判断
- (三)我空军兵力
- (四)重要空战
- (五)第二期作战敌我空军概况
- (六)第二期抗战中我空军作战概略
- (七)敌我空军之检讨
- (八)我对空军建设的三个建议
- (九)防空作战
- 二十九、 后方勤务概要
- (一)第一期抗战之后勤设施概要
- (二)第二期抗战后勤设施概要
- 三十、 中美合作
- (一)中美外交事略
- (二)中美军事合作
- 三十一、 日本投降
- (一)日军在远东战场之失利
- (二)《波茨坦公告》
- (三)日军向中国战区之投降
- (四)战后复员
- 三十二、 抗日战争之总检讨
- (一)日军
- (二)国军
- 第五编 军训八年
- 一、 概论
- 二、 概论(续)
- 三、 军事教育之先决条件
- (一)政治
- (二)经济
- (三)文化
- 四、 战场需要决定军事教育之内容
- 五、 基本教育
- (一)体格之锻炼
- (二)精神与军纪
- (三)基本武器之使用
- (四)武器之爱护与保管
- (五)常识之讲授
- 六、 战斗教育
- (一)迅速
- (二)攻击之重要
- (三)方法
- 七、 协同教育
- 八、 特种战的教育
- 九、 教育组织与方法
- (一)教育的组织
- (二)军官教育的重点
- (三)预备军官的养成
- (四)职业军士制度的确立
- (五)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十、 国民教育的改进及军官、军士教育的树立
- (一)职业军官的养成
- (二)召集教育
- (三)预备军官的养成
- (四)职业军士制度的建立
- (五)军训部的组织
- (六)军训部职掌概要
- 第六编 战后来台
- 一、 台湾简介
- 二、 宣抚台湾的经过
- 三、 台湾事变的处理
- 四、 台湾省行政工作
- (一)民政(周一鹗)
- (二)财政(严家淦)
- (三)教育(范寿康)
- (四)交通(任显群)
- (五)工矿处(包可元)
- (六)农林处(赵连芳)
- (七)专卖局(陈鹤声)
- (八)贸易局(于瑞熹)
- 第七编 广西的地理概要
- 一、 广西的地理概要
- 二、 广西各民族在历史上的演变
- 三、 广西少数民族之来源及分布
- (一)僮族
- (二)瑶族
- (三)侗族
- (四)苗族
- (五)回族
- (六)水族
- (七)仫佬族
- (八)毛难、倮倮、仡佬等族
- 第八编 广西的建设
- 一、 人物介绍
- (一)李宗仁
- (二)黄绍竑
- (三)黄旭初
- (四)马晓军
- (五)李品仙、廖磊、叶琪
- (六)马君武
- (七)夏威
- (八)张淦
- (九)俞作柏
- (十)伍廷飏
- (十一)梁朝玑
- (十二)吕焕炎
- (十三)钟祖培
- (十四)周祖晃
- (十五)黄鹤龄
- (十六)韦云淞
- (十七)张任民
- (十八)王瓒斌
- (十九)徐启明
- (二十)苏祖馨
- (二十一)吕竞存
- (二十二)陈恩元
- (二十三)海竞强
- (二十四)雷殷
- (二十五)苏希洵
- (二十六)盘珠祁等
- (二十七)黄子敬等
- (二十八)刘士毅
- (二十九)俞星槎
- (三十)贺维珍
- (三十一)刘任
- (三十二)刘斐
- (三十三)吴声镐
- (三十四)林伟成
- (三十五)邱昌渭
- (三十六)黄季陆
- (三十七)黄荣华
- (三十八)李四光
- (三十九)徐悲鸿
- (四十)汪士成
- (四十一)黎国培
- (四十二)王仍之
- 二、 从光绪末年到辛亥年的广西
- (一)张鸣岐的时代
- (二)沈秉堃与辛亥革命
- 三、 陆荣廷统治下的广西
- 四、 马君武当广西省长时期
- (一)概述
- (二)马君武先生的教育事业
- 五、 统一广西
- (一)养疴广州默察时局
- (二)把三民主义带回去
- (三)首获梧州初订宏谟
- (四)破藤县收濛江下江口会师桂平
- (五)桂平开会力争袭南宁
- (六)两翼并进取南宁
- (七)精诚团结勿火并
- (八)柳城、东泉之役
- (九)庆远、宜山之役
- (十)肃清左右江
- (十一)讨陆战事胜利结束
- (十二)讨沈缘起
- (十三)讨沈计划
- (十四)讨沈通电
- (十五)信贺、桂岭之役
- (十六)太平、均常、水秀、栗木之役
- (十七)武宣之役
- (十八)良丰之役
- (十九)桂林附近攻略
- (二十)回救柳州
- (二十一)两江、义宁之役
- (二十二)讨沈军作战敌我检讨
- (二十三)讨唐缘起及对策
- (二十四)讨唐双方兵力比较
- (二十五)沙浦之役
- (二十六)庆远、怀远之役
- (二十七)对滇军唐继虞部作战检讨
- (二十八)南宁战役
- (二十九)南宁之围检讨
- (三十)驱熊之役
- (三十一)会师南路
- 六、 北伐(以广西对北伐之重要贡献为中心)
- (一)推动北伐
- (二)北伐军战斗序列
- (三)北伐战略及部署
- (四)两湖之战
- (五)赣北各役
- (六)肃清江西
- (七)康定浙沪
- (八)渡江北伐
- (九)龙潭之战
- 第九编 参加“国民大会”
- 一、 主张先剿共后行宪
- 二、 制宪国民大会
- 三、 选举的纠纷
- (一)国民党与友党对名额之争
- (二)国民党的内争
- (三)副总统之争
- 四、 李德邻竞选副总统成功的分析
- 五、 对但衡今等弹劾的答复
- (一)关于经费
- (二)关于武汉军事责任部分
- 六、 三十七年年底两封电报
- 七、 和谈前后
- 八、 “总统”复职
- 九、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
- 十、 我劝陈“副总统”养体养望
- 十一、 增订“动员战戡临时条款”
- 十二、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
- 十三、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四次会议
- 十四、 对“国民大会”回忆之总检讨
- 第十编 广西军政时期
- 一、 北伐后全国军政概况
- 二、 编遣会议
- 三、 武汉事变
- 四、 李济琛被扣后的广东
- 五、 护党救国军的成立
- 六、 护军第一次入粤作战
- (一)双方情势
- (二)双方战斗序列与作战部署
- 原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78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是以出版百科全书和其他工具书为主,同时出版各种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的国家级大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