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5千字
字数
202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展现与陈忠实40余年真挚交往的回忆录,真实记录了陈忠实《白鹿原》编辑出版的历程,完整呈现了陈忠实生前与何启治的23封往来信件。
内容简介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诞生和推广,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息息相关,他是《白鹿原》的组稿人、责任编辑和终审编辑。
何启治与陈忠实交往了几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向陈忠实约写长篇,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
本书收录了何启治回忆陈忠实和《白鹿原》诞生的文章,《白鹿原》的审稿意见,以及关于它出版后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在附录部分完整呈现了陈忠实生前与何启治的往来信件23封,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插图
- 文前辅文
- 平生豪壮二编书(代序)
- 一、历练:磨难也是财富
- 二、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 三、胆识:多部小说出台
- 四、勤奋:创作的丰收
- 《白鹿原》是怎样诞生的?
- 永远的《白鹿原》
- 走近《白鹿原》
- 欣喜·理解·企盼
- 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
- 一、艰辛漫长的跋涉
- 二、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
- 三、《白鹿原》:撼人心魄的艺术高峰
- 四、一个真实本色的陈忠实
- 《白鹿原》档案
- 一
- 二
- (一)《当代》杂志审读意见
- (二)当代文学一编室意见
- 三
- 四
- 不期而遇濮存昕
- 我和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缘分
- 我与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
- 遇到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是我的幸运
- 在小寨街头约请陈忠实写长篇小说,他感到“完全是一种茫然”
- 《白鹿原》,我等了你整整二十年
- 编辑生涯中的唯一:我既是《白鹿原》的组稿人、终审人,还是它的责任编辑
- 东边日出西边雨,欢呼之外有杂音
- 如果《白鹿原》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那就不仅仅是这一奖项的悲哀,而是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悲哀了
- 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里,《白鹿原》该不该坐第一把交椅?它的重要贡献在哪里?
- 《白鹿原》在什么条件下诞生,并突破重重阻力而具有今天这样的巨大影响?
- 独开水道也风流
- 一、为了完成《白鹿原》的创作,陈忠实不知经受过怎样的心灵的煎熬和付出多少心血与牺牲。“写出这本书的人不累死也得吐血……不知你是否活着还能看到我的信么?”
- 《白鹿原》的诞生经历了漫长、艰难而又痛苦的历程
- 《白鹿原》,一座艺术高峰的崛起,几乎耗尽了作者的心血和能量
- 《白鹿原》在《当代》杂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得到了充分的、坚实有力的支持,获得了最高规格的待遇
- 二、啊,《白鹿原》,永远的《白鹿原》,具有惊人魅力的《白鹿原》,你是中国当代文学不朽的诗篇,你是千万读者心中永恒的歌
- 三、编者和作者,我和陈忠实的真挚友谊伴随着《白鹿原》奔突向前的步伐而确立、深化和发展
- 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里,《白鹿原》该不该坐第一把交椅
- “我这次到西安是来朝圣的”
- 永生的忠实
- 忠实已乘白鹿去
- 附录
- 陈忠实给何启治的十七封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新发现的陈忠实给何启治的六封信
- 第一封信
- 第二封信
- 第三封信
- 第四封信
- 第五封信
- 第六封信
- 高贤均给陈忠实的信
- 何谓益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文学依然神圣
- 赵凯:《白鹿原》改变了我的命运
- 陈忠实:我终于可以给何启治写信了
- 陈忠实:倒着走便倒着走,独开水道也风流
- 何启治:永远的《白鹿原》
- 自古青山遮不住
- 发现六封信的惊喜
- 陈忠实先生与何启治老师的深厚友谊
- 《白鹿原》的奇迹
- 后记:为什么会是这样?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