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九个焦虑的人,一场人质劫持,能解救他们的不是警察,而是彼此。

内容简介

究竟是何种程度的无奈和绝望,迫使一个中年人在新年来临前的早晨,用一把玩具枪抢劫一家无现金银行。行动失败的劫匪仓皇之中逃进一间位于大楼顶层的待售公寓,里面全都是正在看房子的潜在买家。由此开始,抢劫案变成了劫持人质案。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预料,没有警匪对峙、没有致命一击,漫长的一天过后,八名人质安然无恙得到释放,劫匪却完全不见踪影。警察对人质逐一展开讯问,却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抱怨和疑问,可是谁也说不清楚并且不关心劫匪究竟去了哪里。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尽管讲出不快,事与企盼有落差,请不必惊怕——我读《焦虑的人》

    一本叫《焦虑的人》的书开始竟然是一宗绑架案?因为焦虑所以抢劫、挟持人质?我正感叹这是多么 “无奈”。但是一宗这么简短的绑架案怎么撑起一本书?看下去才发现书里说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每个角色都很饱满。从人质,到警察,到绑匪,甚至到人质的心理医生,都是活生生有灵魂的个体。而这个故事就是在讲述这样一群毫不起眼,你每天都可以在人群中擦肩而过一百次而不会注意到一次的人,他们如何阴差阳错的相遇,他们内心实际上充斥着不为人知的焦虑彷徨。婚姻、工作、家庭、育儿、投资、医疗、人际关系,现如今的生活,任何事情都会引发焦虑,没有人敢说自己一点儿都不焦虑。我们都是辛苦又脆弱的小人物,一边吐槽,一边还在咬牙坚持过下去。小说《焦虑的人》关照的正是平凡的你我。这是一本写作目的很明确的书:前边就是为了让你心烦,后边就是为了把你治愈。你看着看着就会忍不住骂这群装疯卖傻的人,又会嫌弃作者怎么写的乱七八糟还扯一大堆没有用的废话,可是慢慢地你嘴角开始上扬,到最后你合上书,心里觉得真好。我想起有人说,为什么现代人那么焦虑?因为有了互联网,互联网放大了别人美好,让你相形见绌。这本书也说到了这个问题:“网上不断有人在以各种方式发问:你的生活像我的一样完美吗?嗯?怎么样?现在呢?” 那我们要怎么办,作者是这样说的:如果人们真的像他们在网上表现的那么开心,就不会把那么多该死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了,因为没有谁会在真正度过愉快的一天时,还能想着拿出半天的时间自拍。只要拥有足够的肥料,任何人都可以给生活营造虚假的光鲜氛围。所以,假如对面邻居家的草坪看起来更绿,很可能是因为那边的狗屎更多。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我都一样,柔软又带刺

      🧡巴克曼后劲太足马尔克斯笔下的画面有种让人合上书依然历历在目的魔力,而巴克曼不是。在新晋作家里,他的文字如此特殊,合上书很久,不会记得具体的文字,但阅读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冲击感一直萦绕心头直到睡前,使我必须写下来才能睡着。    🧡Anxious People 这本书我初翻时没读下去,最初的感觉是情节无厘头,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中午。再一次翻开,夜幕已徐徐降临,在落地窗前播着轻音乐。第 53 章,关于 Zara L 的交谈,太让我上头了。有些故事,有些文字,假使气氛不对,气温不对,注定只能错过。    🧡很多人说,Fredrick Backman 很暖,我却觉得,暖不足以概括他。他笔下的人物,外表是疏离的,甚至凶狠的。在他对 Zara 的描写中,我读到的洁癖,强迫症,实则敏感至极,感情饱满,但又口是心非,注定让大多数相遇都以遗憾告终,这样的矛盾,我太能体会了。    🧡我是一个理性而敏感的读者,喜欢有深度的内容,我不会随便看书看哭,而读这本书读到心口堵,也足以说明它的特别了。读着英文的微妙,也好奇中文版《焦虑的人》是否同样传递了巴克曼的文字风格,于是顺手翻了翻,可惜并没有,也并不意外。英文版带来的震撼,至少是中文的十倍。    🧡如果说 Midnight Library 吸引我的是故事,Tuesday with Morrie 是真实,那么 Anxious People 在以上两者都不出彩的情况下,我不得不说它是不故作煽情却让读懂它的人破防的那种类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生活中焦虑,在生活中救赎

        作者写故事的能力是极强的,他也是非常懂得如何跟普罗大众共情,包括他创造金句的能力都很能让读者看了之后啧啧叫好,所以,他写一本书就能够火一本。这本书叫焦虑的人,但实际上是看完书之后你反倒会没有那么焦虑,当你看到了桥梁工程师、高级分析师、警察、银行家、演员、心理医生、单亲妈妈、打工族等等这些不管任何职业、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有他们所需要面对的焦虑时,你好像也就没有那么焦虑的,毕竟面对生活,不止我一个人焦虑、是所有人都会产生焦虑,那么就显得我焦虑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所以,这是一本用焦虑对抗焦虑的书,作者刻画了那么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人所有的焦虑,故事的最后她们各自的焦虑好像都被解决了,但那不过是作者为了创作安插了一个好的结局罢了,他们各自的生活中还是会产生别的焦虑,但是作为读者来说,我们看到了一群普罗大众群像缩影的焦虑,这作为读者来说是极具代入感的,它会让我的焦虑感变得不那么孤独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跟我一样的焦虑,我好像也就不那么孤独了,而作者最后刻画的那个完美的结局是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那就是我的焦虑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沉淀也会慢慢像书中的那些人一样被完美的解决,我也配上一个好的结局。这是我觉得这本书给我们提供的最大的情绪价值。本书中也会有大量的金句,很多时候你看到作者创造的金句都会忍不住赞叹叫好然后划上线记录下来。有一句金句非常契合这本书的内容,那就是:留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但这并不是造船的目的。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没有绝对的确定性、也不会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然后我们去躺平,当然,你可以选择躺平,做一只留在港口的小船,但是你来这人间一遭,不去经历各种人间滋味那就太可惜了,人活的就是经历啊。我想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想躺平,但是我们没有勇气就此躺平,因为百无聊赖的生活你很快就会厌倦,你仍然会给自己的人生披上枷锁、带上发条,去在破碎的生活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生活是船,我亦是船,你不出发,永远也找不到你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以及你的乐趣所在,当然你出发的时候也会遇见许多风浪、感受许多焦虑,但谁不是一边在感受美好风景的同时一边在拼命抵御各种风浪的袭击,我们都是在生活中焦虑、也都是在生活中治愈,我们如此焦虑,但又如此坚强,生活不让我们做甩手掌柜,那我们就自己把生活支棱起来吧!

          转发
          1
        • 查看全部35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