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挚交、损友、亲人、对头爆料马尔克斯的幽默人生。

内容简介

多年以后,说起加西亚·马尔克斯,老友们将会回想起与他初相识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加博还一文不名,眼圈乌黑,不修边幅,胳肢窝夹着他的破稿子,跟大家一起胡扯。

《百年孤独》正在酝酿之中,加博穷得丁零当啷,到处借钱补贴。他像个疯子,除了写作,什么事都不做。

绝望的作家经历了十八个月的孤独与陪伴。当他的妻子梅塞德斯终于凑齐了稿子的邮费,她说:

“现在就差这本小说成为一坨屎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百年孤独》
  • 1967年的地震
  • 《百年孤独》之前
  • 路易莎·圣地亚加与加夫列尔·埃利希奥之子
  • 由老人抚养
  • 海岸准备发声
  • 最初也是最后的朋友
  • 《百年孤独》中的段落
  • 扯淡还是写作
  • 再来一瓶威士忌
  • “摇摆”
  • 巴兰基亚有什么?
  • “这家伙在那件事上很执着”
  • “卡查科”与“科龙乔”
  • 天鹅之颈
  • SADEG——援助加比托友人会
  • 神圣的鳄鱼
  • “那份共产主义报纸”
  • “再讲一点”
  • 孤独与陪伴
  • “有一道强光”
  • 地理课
  • 爆炸
  • 加博是形容词、名词、动词
  • 《百年孤独》之后
  • 名利双收
  • 死过五个国王
  • “对不起,您叫什么名字?”
  • 不受欢迎的人
  • 来点新的
  • “见鬼,他死了”
  • “我不想一个人待在斯德哥尔摩”
  • 教座权威
  • 破损的货物
  • 权力之梦
  • 重重一击
  • 鳕鱼肝油
  • 起点
  • 后记:一觉醒来我们都老了
  • 主要口述者简介
  • 插图列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诚邀你一起参加马尔克斯的八卦宴

    什么人具有如此魅力,在不在场的情况下,一群人对其有说不完的八卦,甚至能变成一本书?刚读完的《孤独与陪伴:挚友、损友、亲友、对头讲述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是这样一本书。如果你喜欢他的作品进而想要了解这个人,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一本绝佳的下酒菜,它比任何权威的传记都美妙的多。不过在我阅读时,却还是遇到了困难,而这种困难似乎总是发生在与马尔克斯有关的事情上。我隐约记得中学时摊开《百年孤独》,因为人名太多了而丢在一旁。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少见,希腊神话之类的不也是这样吗?甚至在看《秦腔》时也有这种状态发生。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懒惰的阅读者,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我会把书丢开,要么我会假装没有那么多角色,用一种大体审视的眼光,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 ——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必须坦言《孤独与陪伴》也是如此,谈马尔克斯的人太多了,搞不清一个也就搞不清很多,以至于放弃搞清楚他们谁是挚友、谁是损友、谁是死对头,反正就是当一份偶然发现的下酒菜,为了衬托酒的醇香把它吞下了。之后的感觉是 —— 哈哈,还不错。因为从中只看到了我喜欢的部分,那些与马尔克斯有关的阅读、写作的内容。比如,他最吸引我的特质 —— 自律。事实上,我认为这种特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中带着的,而关键的原因并不是大家表面看到的自律,而是他是真的热爱写作。虽说我这种只写了一本书并感到卖书特别难的作者与伟大的作家马尔克斯无法相比,但我很能理解他的这种 "自律",是一种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状态,不是别人羡慕却又做不到苦哈哈。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在于 —— 真正的热爱。如果没有人打扰,是可以持续写很久,让自己享受文字通过打字机器蹦到纸面上的快乐的。马尔克斯年轻时候经常夹着他的作品上下班,他和他真正的热爱是永远不分家的。正如我上下班也会带着我的便携键盘和手机。确实时代进步了,我们所用的工具不同,但对于 "自律",我们有差不多的诠释,只是未经实践或不曾像我们一样喜欢写作的人不知道它的本质不是坚持的苦楚而是热爱的快乐。其次,我印象颇深的是马尔克斯闷骚的性格。虽然书中谈论者并没有用这个词形容他,但他们其中有人提到的:他其实是个不擅长交际的、腼腆的人。他的确给我这样的感觉。私下里他很讨人喜欢,拥有奇妙的幽默感。不过在他年轻时,他被人看作是 "蜥蜴" 大体类似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感兴趣但他都很想融入的那种。我想逐渐地文字越来越在他的生命中绽放魅力,让他变成一个以文字通道为出口的不够健谈的 "健谈者"。从他们眼中的,马尔克斯是个扯淡者,变成了马尔克斯是个讲述者。现在他们的想法形成这本书,以扯淡者的身份讲述,有点像呼应纪念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其实或者又何尝不是为了扯淡呢?另一方面,他的 "蜥蜴" 特性应该是他能成为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作家的基础。他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信息,而他也确实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可以说,某些职业的特性会塑造人,哪怕这个人本身是羞涩的,但一旦到了适当的情境中,换一种状态达到目的是不成问题的。我自己也是闷骚型,过去比现在典型得多,大抵是过去不写作,所以只能在熟人面前释放我的思想和存在,现在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通过语写表达出来,就抹去了一些这种类型在身上的厚重感。一个人写作写得好,用马尔克斯的话说:好作家指的是那些写出一句话就能让读者好奇下一句是什么的人。马尔克斯有这样的能耐,在于他年轻时用 "蜥蜴" 特性收集信息,用 "满满的害羞" 沉淀消化信息让它们变得富有想象力。他的这种有想象力的表达比比皆是。和外公下棋的人去世了,他说:他再也下不了棋了。家中一个女人消失了,他想到最后一次见她是她在晾晒床单,于是他想:她被床单卷走了。合情合理又充满意外,在我看来就是他所谓的让读者好奇的法宝。小说家需要如此,但如果是写我写过的这种成长类书籍的人,这种表达体现在把你认为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提炼出本质原理,让你感到 "一语中的"。这是闷骚者擅长琢磨的事情,而结合了写作的能力就变成了写作者最好的表达。最后,八卦让人看到了他的很多不一定好但有特色的状态,这让我意识到,或许某种程度的与众不同才是思想具有独特魅力的前提,是成为伟大作家的一小部分因素。例如,他也迷信,不愿接触任何死者,除了参加过父亲的葬礼,其他人的一律找借口不参加,哪怕是珍视的母亲和弟弟,或许在他看来:你要在你爱的人还活在世上的时候给他一切,而不是在他死后让他不得安宁。更有趣的是在罗马入住皇家套房,他忽然意识到这是某个国王死去的房间,于是整晚不归拖着同行者散步。次日退房他谈到此事。酒店的人说:“对不起,先生,可是这家酒店里死过五个国王!” 最初他是记者,后来把记者的敏锐和写作能力结合在一起逐渐写出了有自己风格的成名作,自然他的读者会越来越多,他也非常喜欢别人能认得他,似乎这也是他的爱好之一,以至于有一次化名出游与一女孩跳舞,他会认为女孩认出了他的身份。女孩突然问他:“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加博说:“我不卖关子了。我叫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什么问我的名字?” 她说:“因为你他妈跳得太好了!” 事实上也确有多次被认出索要签名的经历,或许你也听说过,他拒绝了服务员要求他在白纸上签名的事,而是自信的告诉对方附近随便一个书店买自己的书后给签名。顺带要提的是,他非常喜欢和女性相处,会觉得和女性相处比男性更舒适。这让他也更加了解女性,同时也更加了解男性,作品也因此更能洞悉两性的不同特点。不过他也并不是没有自信要通过别人认识自己来肯定自己,他对自己其实是有清晰的认识的。他就像某种矛盾体,他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感到一些不安,但他同时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他清楚自己是个怎样的作家。说到底,他是一个普通人,但因借着对天赋发挥和热爱以及训练有素,借着拉丁美洲文学的势头走到了文坛的制高点。至少加博的确达到了某个目标…… 我知道他会成为大人物的。是的,我总是认为他会成名,但不是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当时世界已经开始关注拉丁美洲正在进行的文字创作,所以人们可以投身写作,将其作为事业。加博赶上了这个好时候,搭上车出发了。因此,一个人的成功也需要一点好运。这些八卦让我看到了他的普通和独特,共同组成了一名伟大作家道路。不过我也说了,我这种读法只看到了自己想看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马尔克斯的八卦宴会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参加,听你喜欢的那些八卦,这也算我这样的试听者的一份邀请。虽然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可能被别人开八卦宴会,但我觉得,如果你想八卦一下我,也可以从我的书《长期主义者的 101 个基本》开始,看看我关于成长,有没有洞悉到一些本质能帮助你的。或许未来可以成为八卦我的读者友人。购买《长期主义者的 101 个基本》纸质书请视频号搜索 “朱笋笋” 进入商品橱窗直接下单,感谢你对我的这份支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新经典文化

    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096)。先后与马尔克斯、奈保尔、川端康成、东野圭吾、保罗·柯艾略等上千位全球一线作家建立起良好且稳固的合作关系,曾历时7年引进《百年孤独》,创造了中国版权引进史上的奇迹。引进《窗边的小豆豆》在2017年占据全国书市1%的份额,创造了图书年销量的世界奇迹。为国内2亿人次以上的读者带来了包括《解忧杂货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多部大师代表作。这些作品常常以超越母语版本的业绩,深受作家、版权经济、业界同行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