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李鸿章,半部近代史。

内容简介

这套五卷本的长篇小说,分为五个阶段,讲述了晚清名臣李鸿章盛衰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李鸿章跟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都是晚清名臣,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这部出自名家肖仁福之手的《李鸿章》,写尽了这位近代名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又真实地还原了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风俗等情况。至于李鸿章的成败得失、是非功过,作者也有他的独到见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李鸿章·壹:遇贵人,崛起江淮
  • 自序: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 一、初涉战阵试身手
  • 二、吕贤基殉国
  • 三、荣升五品知府衔
  • 四、收复庐州城
  • 五、克巢县荣升三品衔
  • 六、上善若水与草木皆兵
  • 七、西归曾门献舆图
  • 八、明里换防暗抗旨
  • 九、左宗棠投奔曾幕
  • 十、江南大营覆没
  • 十一、祁门绝地遇险
  • 十二、妙解勤王危机
  • 十三、师徒负气分又合
  • 十四、鼎之轻重不可问
  • 十五、钱鼎铭哭求救兵
  • 十六、天降大任于斯人
  • 李鸿章·贰:上台阶,谋定东南
  • 一、军抵十里洋场
  • 二、虹桥首捷登高位
  • 三、见识洋人洋器
  • 四、该抗旨时得抗旨
  • 五、与吴煦过招
  • 六、四江口大捷
  • 七、圣贤与英雄
  • 八、临前敌太湖遇险
  • 九、策反汪安钧
  • 十、和平收复苏州
  • 十一、杀降事件惹风波
  • 十二、左宗棠巧取杭州
  • 十三、抗旨不争首功
  • 十四、天国灰飞烟灭
  • 十五、鸟未尽,弓难藏
  • 李鸿章·叁:接大任,手握乾坤
  • 一、成立江南制造局
  • 二、曾国藩剿捻无功
  • 三、接关防倒守运河
  • 四、歼灭东西二捻
  • 五、入京请训广结缘
  • 六、招摇离京安德海罪有应得
  • 七、曾国藩主办教案毁英名
  • 八、倭仁发飙骂死官文
  • 九、入主直隶和北洋
  • 十、曾国藩病逝两江任上
  • 十一、酒在人凋,女儿红改叫花雕
  • 十二、卷帘非撤帘,卷上去还可再垂下来
  • 十三、儿子立为皇储,父亲哭倒在地
  • 十四、破例晋升阁揆,不喜反悲
  • 十五、少荃巧应威妥玛,太后慷慨赐福字
  • 十六、声东击西转移视线,开矿采煤筹办机器
  • 李鸿章·肆:造时势,擘画中兴
  • 一、挟洋自重,窥窃神器
  • 二、身虚体弱,百病来侵
  • 三、夜梦无心,昼梦有意
  • 四、挺经不是每次都灵,缩经有时也会失效
  • 五、微臣好色原天性,只爱娥眉不爱官
  • 六、斯人不出,如苍生何
  • 七、盛宣怀巧设局,胡雪岩走麦城
  • 八、边关兵败如山倒,枢廷人事大变动
  • 九、沿海情势紧急,词臣上阵弄兵
  • 十、闽师全军覆没,左帅功德圆满
  • 十一、小百姓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 十二、翁师傅阴使手段,醇亲王赴津阅操
  • 十三、万寿山形似蝙蝠,昆明湖状如寿桃
  • 十四、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
  • 十五、以退为进假意请辞,获准筹造关东铁路
  • 李鸿章·伍:挽狂澜,天命难违
  • 一、相国喜迎七十大庆,太后归政光绪皇帝
  • 二、君欲摆脱女主制约,臣谋裁减海陆防军
  • 三、朝鲜戡乱无力,中日借机出兵
  • 四、战和系于一身,一人难敌两国
  • 五、文臣后方填词唱曲,武将前线节节败退
  • 六、海战损兵折舰传恶讯,朝臣奔走相告喜欲狂
  • 七、日军进逼津海危急,六十万寿草草收场
  • 八、忍辱负重东渡和谈,惨遭刺杀血浸袍服
  • 九、舍命换得和议成,回身满耳皆杀声
  • 十、强学会犯忌遭查禁,李相国起复游列国
  • 十一、勋臣失意赋闲于家,洋使得势大闹公堂
  • 十二、虎落平阳威犹在,维新变法起风云
  • 十三、康有为挤走翁同龢,谭嗣同密访袁世凯
  • 十四、变法失败鸡飞狗跳,东山再起赴任两广
  • 十五、太后受骗悍然宣战,八国联手进攻京师
  • 十六、甘冒千古骂名北上签约,舍命报效国恩死而后已
  • 结语:柱倒大厦倾
  • 后记:圣贤与英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新华先锋出版科技

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以“启迪智慧,传播文化”为企业宗旨,弘扬优秀文化,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努力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