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理论与模式图、简练叙述与影像资料一一对照的方式,增强图书的可读性,使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

内容简介

脊椎疾病影像学诊断属形态学范畴,目前国内出版的相关书籍一般以文字为主或以图谱为主。前者以文字描述为主,内容抽象且不适于形态学的学习,给初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带来困难。后者以图和病例为主,多有知识体系不系统和理论性不强的弱点。为弥补上述不足,本书立足于简练的理论叙述与图像对照相结合的直观表述形式。通过理论与模式图、简练叙述与影像资料一一对照的方式,增强图书的可读性,使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由于大量引入影像资料,书中所载与实际所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实际工作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第2版)主要编写人员
  • 主编简介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序
  • 第1版前言
  • 第一章 脊椎的胚胎发育及组织学
  • 第一节 脊索的形成
  • 第二节 体节的形成
  • 第三节 脊椎的形成
  • 第四节 椎间盘的形成
  • 第五节 脊椎的组织细胞学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脊柱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 第一节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脊柱的功能单位及力学性能
  • 一、椎体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 二、椎间盘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 三、椎弓及关节突的生物力学
  • 四、韧带的生物力学
  • 五、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生物力学
  • 第三节 脊柱的运动和动力学
  • 一、脊柱运动的特点
  • 二、脊柱的运动与脊髓的适应
  • 三、脊柱的动力学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脊柱的大体解剖
  • 第一节 脊椎骨的构成
  • 一、颈椎
  • 二、胸椎
  • 三、腰椎
  • 四、骶尾椎
  • 第二节 椎管
  • 一、椎管
  • 二、椎管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椎体和附件
  • 一、椎体
  • 二、椎弓
  • 第四节 椎间隙和椎间孔
  • 一、椎间隙
  • 二、椎间孔
  • 第五节 椎间盘及其正常老化
  • 一、椎间盘的形态
  • 二、椎间盘的血管和神经
  • 三、椎间盘的年龄变化
  • 四、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 第六节 脊柱的连接
  • 一、椎体间连接
  • 二、椎弓间连接
  • 三、寰枢关节和寰枕关节
  • 四、钩椎关节
  • 第七节 脊柱的运动
  • 一、前群
  • 二、外侧群
  • 三、后群
  • 第八节 脊柱的血运
  • 一、脊椎的动脉
  • 二、脊椎的静脉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脊髓的大体解剖
  • 第一节 脊髓的形态
  • 第二节 脊髓的内部构造
  • 第三节 脊髓节
  • 第四节 脊髓的血供
  • 第五节 脊髓的发育
  • 第六节 脊髓反射
  • 一、浅反射
  • 二、深反射
  • 第七节 脊髓的被膜及椎管内腔隙
  • 一、硬膜外腔
  • 二、硬膜下腔
  • 三、蛛网膜下腔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脊椎的影像学检查
  • 第一节 X线平片检查及正常表现
  • 一、正位片
  • 二、侧位片
  • 三、斜位片
  • 四、功能位片
  • 第二节 脊髓造影
  • 第三节 CR和DR检查
  • 第四节 CT检查及正常表现
  • 一、检查方法
  • 二、正常脊椎和脊髓的CT表现
  • 第五节 MRI检查及正常表现
  • 一、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
  • 二、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 三、磁共振图像的常见伪影
  • 四、磁共振对比剂的应用
  • 五、脊柱、椎管和脊髓MRI的正常表现
  • 第六节 脊椎的特殊造影
  • 一、椎间盘造影
  • 二、硬膜外造影
  • 三、椎静脉造影
  • 四、腰骶神经根造影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脊椎的断层影像解剖
  • 第一节 颈椎
  • 第二节 胸椎
  • 第三节 腰椎
  • 第四节 骶尾椎
  • 第七章 脊椎、脊髓发育畸形与发育障碍
  • 第一节 脊椎骨发育畸形
  • 一、寰枢椎畸形
  • 二、椎体融合
  • 三、移行椎
  • 四、半椎畸形
  • 五、脊椎裂
  • 六、裂椎
  • 七、脊柱侧弯
  • 八、骶尾椎不发育或发育不良
  • 九、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
  • 第二节 脊椎骨发育障碍
  • 一、软骨发育不全
  • 二、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 三、脊柱干骺发育异常
  • 四、贮积型综合征
  • 五、脊柱骨密度增高与减低性疾病
  • 六、短肢短躯干侏儒
  • 第三节 脊髓发育畸形
  • 一、神经管闭合不全
  • 二、过早分离异常
  • 三、马尾细胞团异常——脊髓末端畸形
  • 四、脊索发育异常——脊索裂畸形
  • 五、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脊柱外伤
  • 第一节 脊椎外伤机制
  • 一、过屈外伤
  • 二、过伸外伤
  • 三、轴位压迫性外伤
  • 四、旋转外伤
  • 第二节 颈椎损伤
  • 一、分类
  • 二、上颈椎损伤
  • 三、下颈椎损伤
  • 第三节 胸腰椎损伤
  • 一、屈曲压缩型损伤
  • 二、轴向负载型损伤
  • 三、屈曲牵拉型损伤
  • 四、屈曲旋转型损伤
  • 五、剪切力型损伤
  • 第四节 骶尾椎损伤
  • 一、骶椎骨折
  • 二、尾骨骨折或脱位
  • 第五节 椎间盘损伤
  • 第六节 椎体骨挫伤
  • 第七节 脊髓损伤
  • 第八节 硬脊膜外及硬脊膜下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脊椎退行性病变
  • 第一节 颈椎退行性病变
  • 一、颈椎退行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
  • 二、正常颈椎X线、CT、MRI影像解剖
  • 三、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发生机制和病理
  • 四、颈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症状
  • 五、颈椎间盘突出
  • 六、颈椎管狭窄症
  • 七、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八、颈椎黄韧带钙化症
  • 九、颈椎退变性滑脱症
  • 第二节 胸椎退行性病变
  • 一、胸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CT和MRI检查方法
  • 二、正常胸椎X线、CT和MRI影像解剖
  • 三、胸椎间盘突出症
  • 四、胸椎管狭窄症
  • 第三节 腰椎退行性病变
  • 一、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检查方法
  • 二、正常腰椎CT和MRI影像解剖
  •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 四、腰椎管狭窄症
  • 五、腰椎退变性滑脱症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关节病变
  • 第一节 关节损伤-寰枢关节脱位
  •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第四节 银屑病关节炎
  • 第五节 结肠炎性关节炎
  • 第六节 赖特综合征
  • 第七节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
  • 第八节 神经性关节病
  • 第九节 透析性脊椎关节病
  • 第十节 尿黑酸关节炎
  • 第十一节 致密性骨炎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脊椎与脊髓感染性病变
  • 第一节 化脓性炎症
  • 一、化脓性脊椎炎和椎间盘炎
  • 二、硬膜外脓肿
  • 三、硬膜下脓肿
  • 四、软脊膜炎
  • 五、软组织感染
  • 第二节 脊柱结核
  • 第三节 蛛网膜炎
  • 第四节 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
  • 第五节 肥厚性硬脊膜炎
  • 第六节 布鲁菌性脊椎炎
  • 第七节 骨化性蛛网膜炎
  • 第八节 真菌和放线菌感染
  • 第九节 术后椎间盘炎
  • 第十节 其他感染性疾病
  • 一、痛风
  • 二、骨关节梅毒
  • 三、骨雅司病
  • 第十一节 脊髓感染性病变
  • 一、脊髓炎
  • 二、髓内脓肿
  • 三、髓内肉芽肿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脊椎与脊髓肿瘤性病变
  • 第一节 硬膜外良性肿瘤
  • 一、骨软骨瘤
  • 二、骨样骨瘤
  • 三、脊椎血管瘤
  • 四、弥漫性骨血管瘤病和淋巴管肿瘤
  • 五、骨囊肿
  • 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第二节 硬膜外中间型肿瘤
  • 一、成骨细胞瘤
  • 二、骨巨细胞瘤
  • 三、动脉瘤样骨囊肿
  • 第三节 硬膜外恶性肿瘤
  • 一、软骨肉瘤
  • 二、骨肉瘤
  • 三、纤维肉瘤
  • 四、淋巴瘤
  • 五、浆细胞骨髓瘤
  • 六、脊索瘤
  • 七、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 第四节 髓内肿瘤
  • 一、室管膜瘤
  • 二、星形细胞瘤
  • 三、血管母细胞瘤
  • 第五节 髓外硬膜下肿瘤
  • 一、脊膜瘤
  • 二、神经鞘瘤
  • 三、神经纤维瘤病
  • 四、畸胎瘤
  • 第六节 转移瘤
  • 一、脊椎转移瘤
  • 二、硬膜外转移瘤
  • 三、硬膜下转移瘤
  • 四、髓内转移瘤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脊椎与脊髓血管性疾病
  • 第一节 椎管内血管畸形
  • 一、脊髓内动静脉畸形
  • 二、动静脉瘘
  • 三、海绵状血管瘤或海绵状畸形
  • 第二节 硬膜外血肿
  • 第三节 硬膜下血肿
  •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第五节 脊髓出血及梗死
  • 一、脊髓出血
  • 二、脊髓梗死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内分泌性骨病
  •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症
  • 第二节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第三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第四节 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 第一节 勒-雪病
  • 第二节 韩-薛-柯病
  • 第三节 骨嗜酸性肉芽肿
  • 第四节 尼曼-匹克病
  • 第五节 高雪病
  • 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
  • 第一节 系统性硬化病
  •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第三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营养代谢和中毒性骨病
  • 第一节 维生素C缺乏症
  •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症
  • 第三节 肾性骨病
  • 第四节 氟骨症
  • 参考文献
  • 第十八章 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贫血
  • 第二节 白血病
  • 第三节 原发性骨髓硬化症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骨缺血坏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椎体骺板缺血坏死
  • 第三节 减压性骨坏死
  • 第四节 椎体缺血坏死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章 寄生虫病
  • 第一节 包虫病
  • 第二节 囊虫病
  • 第三节 脊髓血吸虫病
  • 第四节 脊髓型肺吸虫病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一章 其他脊椎和脊髓病变
  • 第一节 脊髓空洞积水症
  • 第二节 脊髓萎缩
  • 第三节 脊髓多发性硬化
  • 第四节 斑痣性错构瘤病
  • 一、神经纤维瘤疾病Ⅰ型
  • 二、神经纤维瘤疾病Ⅱ型
  • 第五节 淀粉样变性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1. 跟我什么关系?答:为了理解 “bony protrusions” 阅读了本书关于脊柱突起的描述。2. 此书大体要义?答:脊椎为躯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许多疾病的好发部位,也是许多全身性疾病在脊椎有特征性表现。为此,研究脊椎及其附件的影像学改变,对减少脊椎疾病的误诊均有重大意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以往因检查方法及检查手段的局限性而延误诊断病例不少,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方法被淘汰,有的方法被更新,更有最新检查手段的出现,从纵、横观上提高了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更新了临床医师及影像学医师对某些脊椎疾病的概念,对临床提出治疗方案,预后观察,均起到较满意的效果。3. 关注哪些细节?答:脊柱相关的生物力学描述    “脊柱被稳定在一个静态平衡的功能位置,或被稳定在一个能发挥良好功能的动态平衡的功能位置,肌肉是维持其平衡、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靠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达到脊柱的静态、动态平衡。为了完成需要的体位的平衡和稳定,肌肉随时处在适应性变位状态中。肌肉的正常功能还有赖于支配该肌肉的神经的正常功能。另外,组成脊柱的关节、韧带、椎间盘等结构,不但帮助肌肉的正常功能发挥,也支持肌肉为稳定和平衡脊柱的正常功能而起作用。    脊柱直立位时,从冠状面观,系两旁诸组肌肉对称的正常功能所保持的中柱,如因某种原因造成两旁肌肉不对称时,即两旁肌肉不对称而出现脊柱侧弯。从矢状面观,脊柱的前、后组肌群是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的主要因素。当维持脊柱生理弧度的诸组肌肉失去平衡时,则可出现过伸、过屈或弧度消失、弧度加剧等异常状态。无论是从骨盆起止,或从胸部起止,或从脊柱起止的肌肉,都为保持脊柱稳定功能而发挥作用。    脊柱在直立、前屈、侧弯和后伸等位置时,其功能的完成除依靠脊柱周围的肌肉功能外,还要靠骨盆的正常位置而得到基础性稳定。脊柱除接受头颅重量的负荷外,还承受着双侧肩胛骨、锁骨和双上肢的负荷。另外,骨盆又起着支撑脊柱的稳定和平衡的作用,其原因是由于脊柱的许多肌肉是对称地起止于骨盆。骨盆位置如果有冠状面的不正或矢状面的倾斜,均可导致脊柱诸肌肉失衡和不稳。    骨骼和韧带所构成的关节是脊柱平衡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维护脊柱稳定的条件,其作用的发挥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4. 哪些额外思考?答: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纲举目张的把人运动有关的生物力学消化完全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