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纳粹研究名著,读懂纳粹绕不开的书。四次重版,首度汉译。

内容简介

《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展示了纳粹独裁政权如何通过宣传手腕巧妙地超越民主制度,并且夺取权力。

威廉·谢里登·阿伦依靠当地报纸、期刊、报告、预算信息、犯罪统计数据、采访当事人以及法律记录,解剖了诺特海姆这个德国小镇,用显微镜般的视角精确地描绘了一个昏睡小镇向纳粹据点的转变。在这一有力的分析中,阿伦认为,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希特勒在国家层面上掌权的普遍看法是一种误解,与此相反,希特勒如果没有地方上的狂热支持者,第三帝国永远不会出现。

阿伦的研究展示了纳粹能够利用尖锐而精细的宣传手段来发掘群众的弱点,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研究,也是对人性的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版序言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部 民主之死(1922年—1933年1月)
  • 一 背景
  • 二 城镇结构
  • 三 加入纳粹(1930年,春夏)
  • 四 开拓胜利(1930—1931年,秋冬)
  • 五 政权统一(1931年,春夏)
  • 六 大萧条的深渊(1931—1932年,秋冬)
  • 七 政治高潮(1932年,春)
  • 八 分崩离析(1932年,夏)
  • 九 最后的寒冬(1932—1933年,秋冬)
  • 第二部 引入独裁统治(1933年1月—1945年5月)
  • 十 最后一次选举(1933年2—3月)
  • 十一 选举成功的用处(1933年,春夏)
  • 十二 恐怖系统(1933年,春夏)
  • 十三 煽动热情(1933年,春夏)
  • 十四 社会分化(1933年,春夏)
  • 十五 积极的方面(1933年,春夏)
  • 十六 反应和反抗(1933年,春夏)
  • 十七 从狂热到例行公事(1933年,夏—1935年年初,冬)
  • 十八 伟大的理由(1933年,夏—1935年年初,冬)
  • 十九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5—1945年)
  • 二十 结论
  • 附录
  • 注释
  • 译名对照表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组织的成长覆灭史

    透过一个小镇,看纳粹组织的成长覆灭。不过瘾,就去看《第三帝国》。提及纳粹德国,一定有很多人记得那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的墓志铭:“当纳粹要对付共产党时,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犹太人时,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在诺特海姆,走马灯般上演的也是这样的事实。—— 译者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希特勒的疯狂

      各国历史上都会迎来各种各样的决定性时刻。即将到来的投票并不只是一场选举,而是两个世界之间的抉择 —— 国际主义的世界和真正德国精神的世界。人们必须在被阶级、党派、宗教分裂的德国和拥有一种意志、一个目标的德国之间做出抉择。过去的 13 年带来了痛苦、毁灭。本没有人能摧毁国家财富,创造数百万的失业者。所有的成分都有他们的党派,只有德国人民没有。但是国社党永远不会放弃斗争,因为只有国社党拥有勇气,并且愿意采取行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国社党(纳粹)在一个小镇上台记

        这是美国高校德国史指定读物,通过一个德国普通小镇 1922-45 年的政府政党变迁,试图揭示纳粹是如何上台和统治的。本书的优点还是沿袭西方史学资料的细节严谨,1 万人的小镇,已经有详细的档案,本书详细记录了小镇的背景,经济情况,从 1930 年开始各种竞选过程,一直到纳粹党通过竞选上台统治到二战结束。小镇的选举主要是在国社党(纳粹)和社会民主党之间进行,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认为是社民党的僵化没有关心底层民众,让纳粹煽动民族主义上台。但不足之处也是西方对纳粹问题的通病,就是只是把纳粹当成一个邪恶的符号,并没有解析他的纲领和主要主张,因为这样就变成宣传了。因此不能让人信服的解释纳粹的反犹反共的原因,也不能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德国被纳粹统治,而马克思主义革命在苏联成功,特别是二战纳粹为何进攻苏联,两线作战自取灭亡?这些问题单纯看西方的教材是给不了答案的,过去认为西方在社科领域没有禁区,但现在来看,关于意识形态还是都有禁忌的,纳粹兴起时期,德国人口民族单纯,流动性不大,小镇的犹太人只占 1%(120 人),国社党纲领规定 “凡是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这样自然就是反犹的。而主张工人当家作主,打击卖国贼,高利贷,投机商这些都是对底层的动员和共产党主张相似,但纳粹用民族主义把共产党逐出并重点打击。因此此书一般,只能当成参考资料闲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5条书评

        出版方

        格致出版社

        2007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原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图书分公司正式更名为格致出版社。格致出版社秉承世纪高教的出书风格,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开拓适用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企业培训、公众教育各个层面,以经管、社科人文学科领域为特色的教材教辅,并兼顾知识大众对学术、文化图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