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真正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

内容简介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积极配合还是消极抵触?如果你喜欢的一位明星或KOL热情地向你推荐一款产品,你会立即下单还是深思熟虑?如果你的老板要求和鼓励你“996”甚至“007”,你会配合还是拒绝?

我们生活在嘈杂、喧嚣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和媒体兜售的观点,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即使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

《学会提问》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对问题深思熟虑,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情感操纵时,世界在你眼中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和坚定。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前言
  • 第1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 我们生活在嘈杂、混乱的世界
  •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得住
  • 靠大脑理性思考
  •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 价值观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 让对话有效进行下去
  •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描述型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 寻找论题
  • 寻找结论
  •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
  •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 为什么相信这个结论
  • 通过提示词寻找理由
  •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 找准关键词
  • 检查有没有歧义
  • 判定歧义
  • 根据上下文找出真正含义
  • 字典里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
  •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第5章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 到哪儿去找假设
  •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选择哪一个
  •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 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 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方法
  • 了解其他人的价值倾向的价值
  • 价值观与相对性
  • 找出描述性假设
  •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
  •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 找到假设的线索
  •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第6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 用提问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
  • 从假设中寻找谬误
  • 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
  •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 论证谬误小结
  •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
  • 第7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 事实还是见解
  • 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
  • 证据的来源
  • 以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 以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
  •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 第8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 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 有偏差的调查和问卷
  • 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 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吗
  • 测量方法可靠吗
  •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
  •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 可能存在替代原因
  •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
  • 寻找替代原因
  •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 警惕“确认偏误”
  •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 混淆“在此之后”与“因此”
  • 解释单个事件或行为
  • 评价替代原因
  • 替代原因与你的表达和交流
  •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 识别不知来历和有偏差的数据
  •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 测量误差
  • 错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 通过省略信息进行欺骗
  •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
  •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 找到省略信息的益处
  •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
  • 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
  • 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
  • 负面视角的重要性
  •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
  •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 二分式思维: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 灰度思维:两面还是多面
  • 条件的重要性
  • 解放思维
  •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
  • 第13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
  • 思考过快
  • 刻板印象
  • 背叛我们的思维习惯
  • 自我中心
  •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 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为理性更正确?

    我们经常说要 “学会倾听”,其实,“学会提问” 更重要, 因为你只有问对了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那么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为理性更正确呢?大家可以这本书,是哈佛等 300 多所高校的必读书目,也是我最近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的好书,五星。学会提问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非常不容易:第一、我们从小生活的教育环境和竞争环境是不鼓励提问的,人们普遍认为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更优秀,而不是经常提问的人更优秀。但一个高水平的问题背后,必定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蕴藏着提问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智慧。第二、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写文章、提建议或者作决策,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就很容易相信一段文字而被误导,像个墙头草,随风飘摇。想要激发自我批判性思维,就需要不断地向自身提问,达到客观的判断,升级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看破事物本质的能力。《学会提问》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提升提问技巧和能力的实用书,读后绝对让人受益匪浅。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会提问》

      “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是很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很棒,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提问。” 确实有很多人在谈论学习或教授批判性思维,而且这些人知道批判性思维有赖于系统性地提问。但是他们并未言明:该问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促使人们对他人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和公平允正的评价的呢?针对这些疑问,我们专门撰写了本书,目前这已是本书第 12 次修订了。只有公众都能独立思考和判断,社会才能高效地运转。如果我们经过批判性问题的层层考验后才形成决定和信念,我们就会更加自信。如果任何东西在进入我们的头脑之前都接受特定标准(这些标准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者所尊重)的检验,我们将为此备感自豪。格式引文:[美] 尼尔・布朗,[美] 斯图尔特・基利著,许蔚翰,吴礼敬译.【学会提问(原书第 12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2021:6.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lrjXbj2tDgsTvBT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这本书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方法,帮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和评估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思考质量,避免陷入思维误区。书中提到的批判性思维的三个关键要素 —— 论题、论据和结论,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逻辑谬误、含糊不清的词语、欺骗性的数据和被省略的内容,都是非常实用的指导。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沟通。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断地练习和反思。通过不断地提问、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成为一个更加独立、清晰和有说服力的思考者。正如书中所说,批判性思考者的基本价值观包括自主决断、好奇心、谦恭有礼以及对好的论证的尊重,这些都是我们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时应该秉持的态度。如果你对批判性思维有更多的兴趣,或者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可以尝试阅读《学会提问》这本书,或者参加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同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比如在阅读新闻、社交媒体内容或者参与讨论时,有意识地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原则,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1
          2
        • 查看全部121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