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诗言志新辨”探讨二十多个传统热门论题,涵盖“诗言志”本义、历史年代、文学独到特色等。

内容简介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也是中国文论的首要母题。本书以“诗言志新辨”为题,着重挑选了与之相关的二十多个传统热门论题,对它们进行逐一辨析。内容涉及多方面,如“诗言志”的本义;“诗言志”观念产生的年代;我国先民对“诗言志”之“志”合法性的打造;我国先民在“诗言志”之“言”的创造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诗言志”主导下的中国文学在抒情性与可感性上的独到特色等。“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也是中国文论的首要母题。本书以“诗言志新辨”为题,着重挑选了与之相关的二十多个传统热门论题,对它们进行逐一辨析。内容涉及多方面,如“诗言志”的本义;“诗言志”观念产生的年代;我国先民对“诗言志”之“志”合法性的打造;我国先民在“诗言志”之“言”的创造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诗言志”主导下的中国文学在抒情性与可感性上的独到特色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引论
  • 第一章 “诗言志”新说
  • 第一节 情志不同,志烈于情
  • 第二节 论“诗言志”观念产生于西周之初
  • 第二章 “《诗》三百”的成书与“诗言志”
  • 第一节 “诗言志”与春秋所称“逸诗”的属性
  • 第二节 “诗言志”与《商颂》作年
  • 第三节 “诗言志”与“孔子删诗”
  • 第三章 “兴”与“诗言志”
  • 第一节 “比兴”与“诗言志”
  • 第二节 “兴寄”与“诗言志”
  • 第三节 “情兴”与“诗言志”
  • 第四节 前人对“赋比兴”之“兴”的诸多误解
  • 第四章 《离骚》与“诗言志”
  • 第一节 “男女君臣之喻”与“兴”的发展
  • 第二节 “离骚”的涵蕴与“诗言志”境界的提升
  • 第三节 从两汉文人的屈原评价看其对“离骚观”的接受
  • 第五章 辞赋与“诗言志”
  • 第一节 释“辞”
  • 第二节 说“赋”
  • 第三节 曲终奏雅与宣情驰藻
  • 第六章 诸子文论与“诗言志”
  • 第一节 孔子的“兴观群怨”与“诗言志”
  • 第二节 孟子的“以意逆志”与“诗言志”
  • 第三节 老子的“自然无为”与“诗言志”
  • 第四节 韩非的“崇实尚用”与“诗言志”
  • 第七章 汉乐府与“诗言志”
  • 第一节 汉乐府之立与“诗言志”
  • 第二节 汉乐府之罢与“诗言志”
  • 第八章 “诗言志”观念在后世的深化
  • 第一节 “兴趣说”对“诗言志”观念的深化
  • 第二节 “文气说”对“诗言志”观念的深化
  • 第三节 “境界说”对“诗言志”观念的深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