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国魏玛古典文学的巅峰,包含席勒诗歌、小说、戏剧作品集。

内容简介

席勒的创作充满了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贯穿着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歌颂,在世界文学史和思想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译文出自张玉书、钱春绮、章鹏高、朱雁冰等翻译家之手。共六卷,第一卷为诗歌、小说;第二至五卷收入《强盗》《阴谋与爱情》《唐·卡洛斯》《华伦斯坦》《玛利亚·斯图亚特》《奥尔良的姑娘》《图兰朵》《威廉·退尔》等剧作;第六卷收入《人的美学教育书简》等理论作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摧毁精神巴士底狱的战士——席勒
  • 第一卷
  • 前言
  • 诗歌
  • 傍晚
  • 赫克托耳的告别
  • 布鲁图斯和恺撒
  • 阿玛莉亚
  • 卢梭
  • 斯宾诺莎
  • 致春天
  • 世界之大
  • 来自地狱中的一群
  • 斗争
  • 忍从
  • 欢乐颂
  • 希腊的群神
  • 见面
  • 诗歌的力量
  • 孔夫子的箴言
  • 轭下的飞马
  • 理想和生活
  • 理想
  • 赛伊斯的蒙着面纱的神像
  • 散步
  • 大地的瓜分
  • 诗人的告别
  • 警句诗
  • 摇篮中的婴儿
  • 俄底修斯
  • 播种者
  • 哥伦布
  • 宙斯对赫拉克勒斯说
  • 不死
  • 神的显现
  • 可敬者
  • 危险的研究欲
  • 青春之泉
  • 希望和实现
  • 共同的命运
  • 价值和尊贵
  • 有赠
  • 现在这一代
  • 锁钥
  • 智慧和明智
  • 一致
  • 我的信仰
  • 朋友和敌人
  • 康德及其解释者
  • 科学
  • 玩耍的孩子
  • 人生的把戏
  • 异国的姑娘
  • 酒神颂歌
  • 五谷女神的悲叹
  • 信仰的金言
  • 妄想的话
  • 希望
  • 光与热
  • 广与深
  • 纳多维西族人的挽歌
  • 挽歌
  • 大钟歌
  • 德国的缪斯
  • 新世纪的开始
  • 向往
  • 谜语
  • 两只吊桶
  • 羊群和牧人
  • 奥尔良的贞女
  • 苔克拉
  • 瞬间的恩惠
  • 给友人们
  • 在巴黎的古代艺术品
  • 潘趣酒之歌
  • 溪边的少年
  • 旅人
  • 山之歌
  • 德意志的伟大
  • 叙事歌谣
  • 潜水者
  • 手套
  • 波吕克拉忒斯的戒指
  • 托根堡骑士
  • 伊比库斯的鹤
  • 锻铁厂之行
  • 厄琉西斯的祭典
  • 屠龙大战
  • 人质
  • 赫洛和勒安德尔
  • 卡珊德拉
  • 哈布斯堡伯爵
  • 凯旋大会
  • 高山猎人
  • 小说
  • 忍让
  • 受侮辱的罪犯
  • 命运的捉弄
  • 招魂唤鬼者
  • 第二卷
  • 前言
  • 强盗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斐耶斯科的谋叛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阴谋与爱情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第三卷
  • 前言
  • 唐·卡洛斯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华伦斯坦
  • 华伦斯坦的军营
  • 皮柯洛米尼父子
  • 华伦斯坦之死
  • 第四卷
  • 前言
  • 玛利亚·斯图亚特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奥尔良的姑娘
  • 人物
  • 序曲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图兰朵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第五卷
  • 前言
  • 墨西拿的未婚妻
  • 人物
  • 威廉·退尔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德米特里乌斯
  • 人物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六卷
  • 前言
  • 理论
  • 论剧院作为一种道德的机关
  • 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
  • 悲剧艺术
  • 论激情
  • 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
  • 人的美学教育书简
  • 附录(1)
  • 《人的美学教育书简》导读资料
  • 附录(2)
  • 席勒年谱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