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6千字
字数
2020-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代国学宗师钱穆深入开讲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内容简介
本书为钱穆先生探讨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重要论著,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的养成史略。
先生对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深奥朦胧的难点,特别是对儒家、道家的思想演变历程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于“灵魂与心”这一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历史的思想路径中破解中华民族的信仰密码,本书将引领读者跟随钱穆先生一道,去追寻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出处。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灵魂与心
-
孔子与心教
-
中国民族之宗教信仰
-
论古代对于鬼魂及葬祭之观念
-
中国思想史中之鬼神观
-
儒释耶回各家关于神灵魂魄之见解
-
再论灵魂与心
-
重申魂魄鬼神义
-
漫谈灵魂转世
-
生命的认识
-
人生何处去
-
人生之两面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每日一书:《灵魂与心》。本书是钱穆先生探讨 “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的经典著作。全书共收录十二篇文章,体量虽小,但内容丰富,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于 “灵魂与心” 这一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其于解决此宇宙人生大问题,是否确当,余不敢言。然于余之浅陋愚昧,奉以终生,时加寻绎,乃若有一轨途,可以使余矻矻孳孳而不倦。偶有感触,于此问题,乃亦时有撰述。非敢谓于此宇宙人生之奇秘有所解答,实亦聊抒余心之所存想而止ō。 希腊与印度同属雅利安族,他们双方对于灵魂观与世界观,均有好许相似处,此等定有他更古同一的来源。这一种人生与世界的二元观,影响到希腊本土哲学。柏拉图的观念论,便从 “现象” 与 “本体” 之二元对立的观念下发展而来。伦理上之二元观,早为基督教宗教上之二元观导其先路。基督教之灵魂观念,同样是东方色彩,同样是灵、肉对立的二元观,因此可与毕太哥拉派、柏拉图、斯多噶派相融洽。从希腊思想转至基督教,其接榫处只在此。若人类生命根本只在此七尺肉体短促的百年之内,则人生之意义与价值究何在?此实为人生一最基本绝大问题。此文下面所拟提出者,即为东方人在很早时期早已舍弃灵魂观念而另寻吾人之永生与不朽。此一问题,实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思想史里面一最重要的纲领。明白了这一义,才可明白中国思想之特殊精神与特殊贡献之所在。看出当时人对人生不朽有两个见解。一是家族传袭的世禄不朽,一是对社会上之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这两个见解里,皆没有灵魂再世或超生的说法,可见中国人对灵魂观念在那时已不为一辈智识阶级所信守。此如朱子言理、气,理必附于气,但又不能专言气,故必理气分言,但又必理气合言。而理又是无造作,无运为的,一切运为造作皆在气。性属理,心属气,则一切运为造作皆属心。儒教与佛、耶、回三教之不同处,大端有二:一则佛、耶、回三教皆主有灵魂(佛教轮回说可谓是变相之灵魂),而儒家则只认人类之心性(或说良心)而不讲灵魂。二则佛、耶、回三教皆于现世界以外另主有一世界。在此另一世界里,则有上帝天神或诸佛菩萨。儒家则只认此人类之现世界,不再认现实世界外之另一世界,而在此现实世界中之标准理想人物则为圣贤。西方人的不朽在灵魂,故重上帝与天堂。中国人的不朽,不在小我死后之灵魂,而在小我生前之立德、立功、立言,使我之德、功、言,在我死后,依然存留在此社会、在此人群之中,故重现世与人群。两者相较,中国人的不朽观念,实较西方人的更着实,更具体,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更妥贴的观念。然儒家道性善,而仁孝忠恕莫非为群。耶稣言信仰,而赎罪得救各自为己。儒家教义之终极点,即在此人世大群之修齐治平,而以人类之性善为出发。耶教教义之终极点,不在此世,而在将来,不在大群之修齐治平,而在各人之赎罪得救,而以上帝之意旨为依归。故儒家教义必与政治相关涉,耶教则超乎政治而别成一宗教。中国古先圣哲以 “仁” 字作骨,以 “孝” 字立本,群己天人,融洽无间,不借径于逻辑,更无事乎征服。尼采又以怜悯为弱者道德,而唱超人之说,不知惟仁为勇,惟孝为强。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以此较之希腊思想与耶教道德,固遥为深透圆宏矣。近世彼中惟德儒好于人生作深思,恨不获告之以中国哲人之理想也。惟专据王充意言之,彼乃谓天地间有鬼,非由人死后仍有一种精神存留,而实由生人对死者之一番思念存想,而觉若其人精神之复活,是则王充实为别自阐明了鬼神之理之另一面,而王充之为显然主张彻底的无鬼论者更可知。《论衡・论死篇》又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中国古人,又有薪尽火灭之喻。谓体魄朽坏,则魂气游散也。故南朝梁臣范缜辟佛,有《神灭》之论。既主神灭,则死者魂气不复存在。然亦可言薪尽火传。此谓前薪虽尽,只要后薪接续,则火终不灭。犹如琴不常好,旧琴坏,重播新琴,而琴声亦终存在。长江后浪逐前浪,世事新人接旧人。浪花幻灭而江流不断。因此在中国社会上圣人、贤人死了,应没有灵魂转世之事。其他民族所抱的灵魂观,由中国圣贤看来,好像人生重担,只该由他一人挑,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绝不是 “克己复礼” 之道。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性,主要便在叫人能不忘。即如音乐,也必希望有 “余音绕梁,三日不忘” 之感。这些都要能深入我们心灵里去,变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之永恒即由此见。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物质人生,遇到这样的心情下,便全不足道。每一人,逢到喜怒哀乐真激动了此心,都会如此。
向钱穆先生致敬!
永远忘不了在书店角落里发现钱穆先生的书那个场景。回去一口气看完,我头一回觉得一本书应该沐浴斋戒跪着读。钱穆先生对历史、宗教、人文、经济、国际关系的解读,在我的认知里已经封神。特别是当中国文化被普遍质疑的年代,他坚定地站出来为国学正名,那一人便是千军万马的气势,令人叹服!如果有可能,我会向所有的年轻人推荐钱穆先生的书。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时代和环境,我们都应该深刻了解我们与祖国的关系,我们与历史的关系,生与死,精神与身体,中国与世界… 为自己的三观找到确定的出处,为不确定的未来找到确定的依据,钱穆先生的书是最好的指引,没有之一。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