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越来越多的人在读木心,就是从这一本书的诞生开始的。

内容简介

“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晚年编订的首部简体中文版作品,收入《九月初九》《竹秀》《空房》《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颇具木心行文风格的作品13篇。2006年初版亮相,就获《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关注,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从而引发这一年将是“木心年”的读书界讨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辑
  • 九月初九
  • 童年随之而去
  • 竹秀
  • 空房
  • 论美貌
  • 遗狂篇
  • 同车人的啜泣
  • 带根的流浪人
  • 两个朔拿梯那
  • 林肯中心的鼓声
  • 哥伦比亚的倒影
  • 明天不散步了
  • 下辑
  • 上海赋
  • 从前的从前
  • 繁华巅峰期
  • 弄堂风光
  • 亭子间才情
  • 吃出名堂来
  • 只认衣衫不认人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4年第二十本

    时隔很久才重复读了此书。意难平,却无语。自以为看个旧上海的大写意,却欣赏了夹杂着皴染手法的工笔画。一百年前的大上海,烟火气似乎甚于改革开放后的东方明珠。文字带给我的感受。一个意识流镜头扫过去,一百年前人们衣食住行纤毫毕现,眼前出现了人头攒动的场景。远处看,黑压压一片分不清;近处看,形形色色各不同。弄堂里的缙绅瘪三,名伶暗娼,洋人国人活在世外桃源深处。抗战时期的炮声隆隆,抵不住上海黄浦江畔的笙歌侬语。百年后,依旧。木心步履从容的举止,文人气质,很令人神往。阅读木心这娓娓道来的记叙文字,犹如在江南朦朦之中,隔窗欣赏《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女子,那聘婷,那婀娜。文字中流露出的从容之美,心向往之,读来令人沉醉。看一看吧,在这喧闹平台里,有一处静谧的 “亭子间”。属于安静的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将思辩逻辑性隐藏于流动跳跃的文字之下,于一事、一景、一人中展现文学与哲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57 本)#2023 年精读作家(8)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大家好!本周开始我们阅读木心,木心 (1927 年 2 月 14 日 - 2011 年 12 月 21 日), 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 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11 年 12 月 21 日 3 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 84 岁。著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 画集《木心画集》等;口述作品《文学回忆录》等,2015 年 11 月,木心美术馆开馆。今天阅读木心先生的第一本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越来越多的人在读木心,就是从这一本书的诞生开始的。“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哥伦比亚的倒影》, 是木心晚年编订的首部简体中文版作品,收入《九月初九》《竹秀》《空房》《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颇具木心行文风格的作品 13 篇。2006 年初版亮相,就获《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关注,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从而引发这一年将是 “木心年” 的读书界讨论。2、阅读难度:3 颗星这本书是我读过很特别的散文小说,作者的思维之跳脱,涉猎之广泛都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对于向来读传统散文的人而言刚开始不太友好,因为文章写的确实太散,就像是作者飘渺的脑海,不断浮现一幕幕画面。然而不经意间,作者已然透露出来自己的价值观。我总得直起身来,满脸赧颜羞色地接受这宿命的倒影,我也并非全然悲观,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 起风了,河面波瀫粼粼,倒影潋滟而碎,这样的溶溶漾漾也许更显得澶漫悦目 —— 如果风再大,就什么都看不清了。3、精彩段落:①童年随之而去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出许多至今也未必能解脱的困惑来。不满十岁,我已知 “寺”、“庙”、“院”、“殿”、“观”、“宫”、“庵” 的分别。当我随着我母亲和一大串姑妈舅妈姨妈上摩安山去做佛事时,山脚下的 “玄坛殿” 我没说什么。半山的 “三清观” 也没说什么。我怕作文章,出来的题是 “大勇与小勇论”,“苏秦以连横说秦惠王而秦王不纳论”。现在我才知道那是和女人缠足一样,硬要把小孩的脑子缠成畸形而后已。我只好瞎凑,凑一阵,算算字数,再凑,有了一百字光景就心宽起来,凑到将近两百,“轻舟已过万重山”。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 —— 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欵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 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 —— 一脱手,碗飞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 —— 醒不过来了。“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 —— 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 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②美貌是什么?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例如悲哀等待怜悯,威严等待慑服,滑稽等待嬉笑。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其实美貌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爱。这个意思既蕴藉又坦率地随时呈现出来。拥有美貌的人并没有这个意思,而美貌是这个意思。美貌的人睡着了,后天的表情全停止,而美貌是不睡的,美貌不需要休息;倒是由于撤除附加的表情,纯然只剩美貌这一种表情,就尤其感动人,故曰:睡美人。人老去,美貌衰败,就是这种表情终于疲惫了。老人化妆、整容,是 “强迫” 坚持不疲惫,有时反显得疲惫不堪。老人睡着,见得更老,因为别的附加的表情率尔褪净,只剩下衰败的美貌这一种惨相,光荣销歇,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③哥伦比亚的倒影春日午后,睡着了又醒来了,想起可以喝咖啡,喝罢咖啡,想起早上只刷了牙,没有洗澡,洗完澡对镜,髭须又该刮了,都说胡子在美国比在中国长得快,我也就是因为这样才问别人的 —— 髭须之美妙在于想留则留,不想留则随手除去,除去之后又有懊意,过几天,鬑鬑颇有,髭须是这样,其他的,就不是如此容易取舍了。我的寓所是介乎水果铺子与哥伦比亚大学之间,如果面对哈德逊河,右向的一箭之遥,便是哥伦比亚大学,正门站着两尊石像,裂了,修补好了,始建哥伦比亚大学之际,美国文化的模式还面目不清,才立起这么两个似希腊非希腊的一男一女(不是麦可和珍妮),到了无可奈何时才产生象征,人们却以为象征是裕然卓然的事。眼看散居在各国的耽于沉思精于美食的朋友们,个个怨怼自身所隶属的世纪,是否我们在糟粕的浊浪滔滔而去之后,啜饮着几经历史蒸馏的酒,而将来也有人叹言,“还是二十世纪有味”,这个论点是不妙的,不景气的,看我能不能驳倒它,我需要找一本书,每次来哥伦比亚大学都是想找一本书,什么名称,谁著作的(如果见到了,就知道了),怡静的长岸似的书案,一盏盏忠诚的灯,四壁屹立着御林军般整肃的书架,下行的阶口凭栏俯眺,书这窀穸,知识的幽谷,学术的地层宫殿,我又讪然满足于图书馆的景色,而不欲取览任何一本单独的书了(想抽烟),已经形成了自我放牧的习惯。每逢旧货摊总有一番流连,人的伤感情调无不可厌,物的伤感情调却普遍可爱,旧货摊多半设在露天,布篷帐,好像时时有风吹着,摊主一声不响,模糊似剪影,罗列的是以小件为主,分类无法严明,能悬挂的都高高低低地吊起来,风吹着,轻轻碰触,所有物件无论如何都是色泽黯淡的,各有一副认命不认输的表情,仿佛说,“买不买是你的事,我总在这儿”。正牌大牌的哲学家政治家不仅从勿光顾而且绕道好望角似的绕过演说角,然而绕不过地球,人也就是这些人,俏皮话和老实话要说明的是一个意思,“一切都要过去”…… 大厅,巨镜,黑讲坛,不见了,草坪,石阶,全裸半裎的男女不见了,那是因为我自己已走到哈德逊河畔,风从树枝间吹来,我透了口气,摇摇头发(可不是吗),沿河南下,有一平平小岛,其上的自由女神正在接受大修理,明明是不修理不行了,自然界是存在和毁灭的循环,自然界是不事修理的,可不是吗?对岸什么都没有,整片蓝天直落地平线,匀净无痕,近地平线绀蓝化为淡紫,地是灰绿,岸是青绿,河水里,前前后后参参差差凹凹凸凸重重叠叠的倒影清晰如故,凝定如故,像一幅倒挂的广毯 —— 人类历代文化的倒影…… 前人的文化与生命同在,与生命相渗透的文化已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我们仅是得到了它们的倒影,如果我转过身来,分开双腿,然后弯腰低头眺望河水,水中的映象便俨然是正相了 —— 这又何能持久,我总得直起身来,满脸赧颜羞色地接受这宿命的倒影,我也并非全然悲观,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 起风了,河面波瀫粼粼,倒影潋滟而碎,这样的溶溶漾漾也许更显得澶漫悦目 —— 如果风再大,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